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  贴子
  |  

主题:轨道交通构建地下空间立体骨架

alan66

积分:70086    金币:14407
  |   只看他 楼主

2010年上海地铁形成有效地下空间156万平方米 网络建成后417万平方米
商报记者 刘思思


    随着上海轨道交通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地下空间的立体骨架正在逐步形成。记者昨天从中国市政工程协会、上海市政公路工程行业协会主办的2007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高峰论坛上获悉,目前上海地铁形成有效地下空间32万平方米,今年年底将达到68万平方米,2010年达到156万平方米,到基本网络建成时整个轨道交通网络形成的地下空间将达到417万平方米。这也是上海首次举办的国内规格最高的地下空间开发高峰论坛。

【方针】
形成地铁为主的客流中心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地铁车站站域地区的交通可达性将得到提升,从而地铁车站区域的城市功能将发生改变,并吸引更多的人流。
    为有效疏散车站地区的人流,可建设地下街连通地铁车站与站域地区的公共建筑,形成以地铁车站为原点的发散状的地下人流步行系统,可最大限度地改善车站地区的城市交通和人文、自然环境,在多种公共交通的集结点可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形成以地铁为主的客流换乘中心。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特别是市中心区域的地下线路建设,可将许多地下开发区连接在一起,各地下空间在平面上要统一规划协调,在竖向层次上也要周全考虑。这是因为网络化的轨道交通不仅可以带动城市带状发展,更可以使带状相连形成区域性的总体发展。

由静止状态转变为流动状态
    据统计,上海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已超过1600万平方米,约占上海600平方公里中心城面积的2.7%。申通地铁董事长应名洪表示,轨道交通网络的形成,增加了地下空间利用率,还连接原本孤立的各个地下空间个体,使得整个城市的地下空间由静止状态转变为流动状态。
    轨道交通网络不仅起到了构建地下空间骨架的作用,而且由于其流通性还盘活了整个城市地区的地下空间,使得各地下空间的功能和效用成几何级增长,同时带动了区域的协调发展。轨道交通开通产生的客流又孕育了巨大的商机,提升了地下空间的商业价值,为地下空间的一体化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
    网络建成后的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将形成“枢纽为点、隧道为线、网络为面”的点、线、面结合的地下空间体系,基本构建一个纵贯中心城区,连接各个地下空间的地下网络,这个地下网络的骨干部分就是中心城重要的地铁线路,由这些线路组成的网络使整个城市的地下空间形成一体化,而地下车站则成为联系与发展周边地下空间的核心,其中一些大型的枢纽站将会成为地下空间发展的热点区域。

【发展】
地下空间使用权出让价格应界定
    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黄融在论坛上认为,当城市或地区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就具备了有序化、规模化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经济基础。地下空间开发对于再造城市空间、发展城市交通、美化城市环境、繁荣城市经济方面具有很大的价值。
    据此他提出,应根据国家《人防法》、建设部关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在明确地下空间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对地下空间使用权及地下工程产权归属、地下空间使用权出让价格等问题予以科学界定。
    同时制定地下空间开发的环境保护技术规范、内部环境技术规范,防灾、安全技术规范以及心理对策等技术规范,指导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其次,地下空间的规划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近期与长远相结合、地上与地下相统一、专业与综合相协调的原则,注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科学预测城市发展的需要,根据地下空间在城市建设和改造中所承担的城市功能和集约化作用,提出发展目标和量化指标,使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与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实现人口、产业、资源、环境和设施的协调发展。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实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地铁线网规划、人防工程规划相协调,实现各种用途的地下工程之间相互连通,构筑连成网络的综合地下城及防空地下城。

完善开发利用投融资机制
    黄融表示,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需要超前的眼光,应坚持地上、地下一体化发展,使城市的地上、地下空间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互为补充。必须坚持突出重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应与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与地铁及轨道交通枢纽建设,与开发区、中央商务区、商业功能区、城市新区等大规模开发紧密结合,大规模、高标准地规划建设一批地下空间开发工程。必须坚持“平战结合”,兼顾设防。
    应重点建设地铁等快速地下交通网,综合型地下物资流通仓储网,地下商贸、娱乐、文体、办公等现代服务网及地下共同沟等市政设施网。
    最后他指出,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必须建立高效、协调、有力的工作体系和领导机构。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完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投融资机制等形式,促进全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健康、有序地发展。
    据悉,本次论坛吸引了上海、北京、天津、重庆、广州、南京、深圳等国内主要城市的专家、学者。与会代表就上海世博园区的地下空间开发、外滩通道、北京中关村地下空间开发、天津地铁1号线的经济效应、以及普遍关心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风险管理和法制建设等多方面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介绍和深入探讨。

案例分析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共17条线路,其中中心城区为地下线路,长度约480公里,共有地下车站200多个。围绕地铁车站周边,开发利用了大量地下空间,主要包括以交通功能为主的地下过街道、连接通道、换乘通道、地下车库;以交通和商业功能并重的地下商业街、地铁商场等。
    1、上海人民广场地区:人民广场是上海市的中心,也是最大的客流集散地,轨道交通在此形成1号线、2号线和8号线的换乘枢纽,三线通过站厅和换乘通道实现付费区直接换乘,并在南京路西藏路口设置了大型下沉式集散广场,以方便客流的集散以及与地面公交的衔接。广场地下开发至四层,分别是地下商业街、体育馆、游泳池、音乐厅、地下车库,均与地铁车站连通。
    2、上海世博园地区:为更好地体现2010年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该地区进行了统一规划,做到功能呼应。区域外围有良好的道路交通条件,经周边道路可以快捷的进入城市高架快速路系统,连接机场、铁路车站、港口码头、公路等对外交通设施。据分析,公共交通承担的客流量均超过70%,其中轨道交通则达到50%。将有四条地铁连接世博会园区内、外交通,在以轨道交通为核心,公共交通为主体的世博会交通网络中,地下交通枢纽将成为整个交通网络的锚固点,园区内大型展览馆将轨道交通作为其地下部分的延伸,成为展馆的一部分,乘客去乘坐交通工具的过程,和游客从出站口进入大型展馆的过程也是参观展览的过程。
    3、上海铁路南站地区:上海铁路南站地区正在进行改建,建成后的上海铁路南站是上海西南方向进出市区的门户,是一个多功能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汇集有R1、M3和L1三条轨道交通线、长途汽车站、近郊汽车站和公交枢纽站、出租车停车场等交通枢纽设施。上海南站广场地下空间除满足各种交通换乘功能,还结合地下空间进行商业开发以提高整个广场的综合效益。
    由于乘客在地下换乘、购物、停车及通行,吸引了大量人流至地下活动,使得地面人车混杂的问题得以解决,从而改善了地面环境。同时解决了火车客流、城市交通客流、商业、环境及城市防灾减灾等功能。解决好三条轨道交通线之间以及三条轨道交通线与铁路上海南站之间的换乘方式是工程实施的核心内容。改建后的地铁车站与明珠线、轻轨L1线形成工字形换乘,并实现了与上海铁路南站进行“零换乘”。

他山之石
    国外许多大城市也变得越来越拥挤,而地下空间开发是为了使地面空间更好的发展。
    美国的波士顿将原先的高架路“搬到”了地下,修建了一条地下道路,不仅缓解交通拥堵,降低城市12%的一氧化碳排放量,还可以使城市在许多方面受益,由于高架桥的拆除,可腾出近30英亩土地,3/4用于城市绿地和开敞空间的建设,在中心区种植2400株乔木6000多株灌木。现在从空中俯瞰,以往拥挤的景象没有了,看到的是长长的绿化带。巴黎卢浮宫广场上的玻璃金字塔,不仅仅是举世闻名的地面建筑杰作,也是地下空间的入口。寒冷的加拿大,为了让人们少挨冻,建筑物之间自发地建起了地下人行道。

---------------------------------------------------
ALAN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