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知道高管的三个信封的故事吧?一位退休的CEO交给其继任者三个编了号的信封。“如果你遭遇了觉得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在把问题提交给董事会之前,先打开这些信封。请相信我。”他告诉她。
其后不到4个月,公司的销售就出现了出乎预料地大幅减少。这位深感绝望的新CEO走向书桌,拿出了第一个信封,打开一看,上面写着:“责怪你的前任。”
所以,在与分析师通话时,她巧妙但强烈地指责自己的前任是销售额大幅降低的根源。华尔街和媒体对她的直言不讳做出了良好的反应。销售额重拾升势,问题就此解决。
大约一年以后,当公司一种重要的全球性产品不得不召回时,销售额再次下跌。这位CEO很快打开了第二个信封:“重组。”
重组很快完成,公司得以重振。
第二年,销售和利润双双增长。一项重大购并成功完成。公司股票价格扶摇直上。但是,一个不曾料到的个人危机威胁到了董事会对这位CEO的支持。她走进办公室,撕开了第三个信封:“准备三个信封吧。”
除了莞尔一笑以外,你的三个信封在哪儿呢?你会为自己的继任者准备些什么样的信息呢?不过,一个更好的情况是:当你升职的时候,等待着你的是什么样的信件呢?(你一直在升迁,不是吗?)
如果现在你必须写一个300字的便笺,留给明天将接任你职位的人,那么,你会说些什么呢?是透露你工作的更多信息,谈谈你的角色,聊聊你的同事和下属呢,还是说说你面临的挑战……或者写写你自己?
好了,现在我们给这个事情加点码:把你的便签内容贴到公司的内联网上会让你觉得心安理得呢,还是知道自己的“三个信封”里的内容将被公诸于众而被迫改写呢?
接下来,我们权衡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可能,你会看到谁的“三个信封”呢?同事的?做你想要的工作的那个人的?在你的工作环境中,“三个信封的透明度”对人们之间的互动和期望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呢?
随着人们承担的工作和责任越来越多,继任问题已经变得越发具有挑战性了,这种让人感到不快的现实导致了上述问题的出现。现在,几乎每个人的工作都更多了,承担的职责也更多了。在这样的环境中,继任规划也变得越发重要了。然而,我看到的情况则是,人们极大地低估了这样的现实。在工作评价和专业能力发展的投入方面,人们对个人及其业绩的关注程度,要远远高于对他们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对他们不断变化的职责的关注。这么做很糟糕吗?当然不。但是,对个人的强调却为领导者和经理人更好地传播他们的“隐形知识”(tacit knowledge,也称为“內隐知识”,是指存在于员工个体和企业内各级组织中难以规范化、难以言明和模仿、不易交流与共享、也不易被复制或窃取、尚未编码和显性化的各种内隐性知识,同时还包括通过流动与共享等方式从企业外部有效获取的隐性知识——译者注)制造了额外的困难,带来了额外的责任,而隐性知识则能让他们更有效地扮演自己的角色。探究并说明你在工作中如何成长,以及详述工作对企业的意义是一回事,而重新组织这些探索和阐释,使其成为有助于引导潜在继任者的指南则完全是另一回事。举例来说,事实表明,高管职位的入职过程——无论是内部提拔,还是来自组织以外——已经比以前更加困难了。
虽然很多人力资源专员和招聘主管的见解和建议大都令人赞赏,不过这些见解和建议只是补充,它们并不能取代为继任者准备的“三个信封”所提供的信息。能看懂地图,倾听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的讲解,以及基于多年的驾驶经验熟知乡村小路,这三者之间是不同的。人力资源部门能绘制地图,招聘主管是出色的导游。不过,坦率地说,从亲历过这个环境的人那里获取的“情境感知”(situational awareness)才是更宝贵的。我认为,很多人在走上新岗位或者扮演新角色时,之所以举步维艰、苦苦挣扎,一个原因就在于对这个角色的常规“认识”,与这个角色对战术和战略胆识的真正需要脱节。从前,考虑周全——或者随意——地共进午餐,是人们迅速进入新角色的首选方式。但是,今天这个令人紧张、错综复杂而且变化无常的工作环境则需要更加专注于沟通。
这也是我建议组织进行绩效评估以及制订继任计划时,为了启发灵感需要严肃对待三个信封的原因。可以让你的下属为他们的继任者起草一份备忘录,促使他们为他人——将要应对或者遭遇预料之中的挑战以及遭遇意外危机的人——清楚表述自己的建议。这是一个“没有输家”的练习,无论是你,还是他们,都会为你们的发现而感到惊异的。
虽然我在尽力推销这种方式,不过,我却没有能够让一家公司去把员工的“三个信封建议”做到“维基化”(wikify)或者“网络化”(webify),尽管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分享这样的信息可以提高组织内部的可见度,增进企业内部的和谐。我笃信不疑的是,在透明度上哪怕是很少的投入,也能在士气和效率上获得大得不成比例的报偿。哪怕只是能稍微提升继任的质量,哪怕只是能降低一点继任的风险,这样的投入也是很值得的。
当然,如果你能自己实践就最好不过了。我曾必须离开自己一直在推进的一个项目,我很高兴将我认为继任者需要知道的最重要的事情告诉他。对我来说,这个项目中让人病态的办公室政治的确是个棘手的问题(另外,我认为,如果这个项目纵容这些纷争,那么,事实会证明,所有的努力都不会有结果)所以,本着三个信封的精神,我在信中最后写道,如果看起来办公室政治占据上风,那么就“辞职走人”。
我一直没有听到回音。
文章来自 哈佛商业评论网 http://www.ebusinessreview.cn 原文地址 http://www.ebusinessreview.cn/articledetail-30990.aspx
(本文来源:网易财经 作者:迈克尔•施拉格(Michael Schr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