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病毒营销的操作过程,与计算机病毒有点像,第一步都是制造病毒。一支好病毒的前提是传播力要足够强,而如何才能通过营销策划制作出传播力强劲的病毒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免费和利诱
对于免费的好东西或者可以带来利益的东西,谁都无法拒绝,也最容易形成病毒效应。比如 Hotmail,走的就是免费路线。再比如2010年轰动一时的“KFC秒杀门事件”,就是因为肯德基的秒杀活动太实惠了,通过下载其提供的电子优惠券,就可以以一半的价钱购买原价为64元的全家桶。这么实惠的好事,用户当然会奔走相告,结果这张电子优惠券像病毒一样被传播出去,无数人拿着它涌向全国各地的肯德基。肯德基不堪重负,拒绝为用户兑换,最终引发了此次事件。
2、娱乐类
用户上网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娱乐,所以娱乐类内容是很容易引发病毒效应的。比如最典型的就是各种搞笑的图片、视频,这类内容是用户最愿意主动传播的内容之一。像“百变小胖”,仅靠一张照片,就红遍互联网,而且还在被传播着。
3、情感类
口碑营销中曾提到过受众的心理需求入手比较容易引发口碑效应,在病毒营销中,那些方法同样适用,通过情感层面引导用户帮我们进行病毒式传播是良策。下面补充几条在口碑营销中,没有提到过的用户心理需求。
愤怒:其实,每个人的骨子里都或多或少有些愤青基因。如果一旦把用户的这种愤怒心理给勾起来,用户的愤怒就会转化为传播的力量。比如2010年最劲爆的网络红人凤姐,之所以如此爆红,就是因为她的言行太令人愤怒了,大家忍不住要和身边的朋友说她,忍不住在网上批评她。而在一片骂声和争议中,凤姐自然就出名了。再比如“我爸是李刚”,之所以能够成功当选2010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也是因为这句话太让人气愤和发指了。逝去的生命无法挽回,人们只能通过传播这句话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的愤怒。
显摆:每个人都喜欢显摆,只是显摆的方式不同罢了。而如果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显摆的平台,用户肯定会主动帮我们进行传播。最常用的手段是各种网络评选活动,凡是入选者,都可以成为该杂志的封面,并被大力推广。评选的主要方式是投票。结果在活动期间,该杂志社网站的流量从日常的几千 IP,直接涨到了6位数。
贪婪:贪婪被列为基督教的七宗罪之一,撒旦之一的玛门(Mammon)便是代表贪婪。当然,现实中贪婪的人毕竟是少数,但是偶尔占点小便宜的心理,还是不少人都有的。在策划病毒营销时,适当地给用户点小便宜,则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比如在QQ群中,经常出现所谓的“转发某某消息就送Q币”的信息,虽然我们都知道是假的,但每次却都有人转。
4、邀请推荐类
开心网在上线之初之所以发展得如此之快,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邀请注册机制。开心网不能够自由注册,只能通过已注册用户的邀请链接进行注册。当然,仅仅依靠这种机制,还不足以引发病毒效应。开心网主打的是各类休闲小游戏,而邀请他人注册是大量增加游戏金币的最直接方法。有了“金钱”的驱动,病毒效应自然就形成了。
此方法用在注册类的产品上非常有效,比如对于论坛社区这类产品,增加有奖推荐注册机制后,注册量都会大增。
5、投票类
投票也是能够引发病毒效应的有效手段之一,当然,前提是相关的投票活动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和兴趣,引起大家的拉票欲望才行。最典型的案例是2006年日本申请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期间,各大网站纷纷推出的反对日本入常投票活动,一时间席卷互联网,据称当时有超过1亿人参与此类投票。
6、恶搞祝福类
逢年过节时,我们都要给亲朋好友带去一声问候,送上一份祝福。而各类节日也是制造病毒的绝好素材,比如在2014年八月十五期间,某站长制作了一个别具心裁的祝福页面,结果该页面在节日期间IP超过了70万。
与各种祝福页面异曲同工的还有各种整人页面、恶搞页面。适当地与朋友开开玩笑,小小地恶作剧一下,可以起到调节气氛、增进友谊的目的。而如果我们能够为用户提供此类富有创意、趣味十足而又不失友好的页面,则自然会被用户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