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河南南阳,某中学举行了“手机销毁大会”。据了解,有几十部从学生手里没收来的手机被扔进水桶,用锤子猛砸砸烂。有学校工作人员称,带手机到学校不交给老师,一旦被发现就要销毁,“家长都很配合,一切都是为学生好”。
禁止学生玩手机的方法有很多,集体销毁手机是最简单粗暴的方法。没收后由老师代管,等考试结束后归还,或等学生成绩提高后归还,都是一些更稳妥的处理办法。
为什么学校不这样做呢?想必有两种可能。其一,就是如前所述,学校用不科学的方式来震慑学生,缺乏循循善诱和引导的能力、耐心。其二,则是在采用外界认可的“堵不如疏”的方法后,依然无效,才出此下策,实为现实无奈之举。不管是那种情况,校方都存在教育无方乃至侵犯学生权益的问题,若要追责起来,校方首当其冲。
但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如果没有学生家长的默许,很难相信学校会做出这番举动。相比心疼损失几千块钱的手机,家长们恐怕更担心孩子沉溺于手机游戏而耽误了前程,所以只要是对孩子“有利”的事情,他们就不会反对,哪怕只是“看起来有利”。而且,即使从法律角度看,如果没有家长的“认可”,校方恐怕也不敢肆无忌惮地做出如此“法盲”之事。
对中学生来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缺失了任何一方,科学的教育就无从谈起。如果孩子听话,或者家长管教有方,也不至于让校方销毁手机,或者即使这样做,也会引起家长的普遍不满。
曾有老师跟我说过,现在的小孩不服管,甚至有人说,“不利用威权打压他们的野性,学校就翻了天了”。如果教育有方,则极少出现这种情况,甚至会鼓励学生利用手机来查阅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和家长也能积极配合,形成了教育的良性循环。
所以,表面上看销毁手机一事,只是校方管理的问题,http://m.bjftjdyy.com/dxby/但深层问题也包括生源素质及其背后的家庭因素。在一些经济较落后、教育不发达的地方,教育管理的人性化恐怕要让位与功利的目的,此类不合理现象并不少见,这又岂是简单的教育管理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