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前,企业来者不拒。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还没有完全解放,中国百废待兴,面临重重困难。就业人口仅1.8亿。
在1949年至1978年间,中国共经历了五个时期,分别是:人民政权建立巩固,恢复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和过渡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和拨乱反正时期。
在这近30年间,各级政府在采取多种措施控制失业,同时,积极发展经济努力扩大就业,因此这时候对于企业来说,政策的推动下,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很低,基本属于来者不拒的状态。
改革开放的展开,“国家包分配”企业无选择。
这种情况直至到改革开放后开始变化。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从1978年到1980年代中期,在计划经济体制惯性的影响下,农村青年与广大农民一样还不能自由流动;城市青年中,由于高等教育仍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就业实行的是“统包统分”,由国家包下来分配工作,负责到底。该阶段中国青年的择业观念比较被动、单一。其中,农村青年除极少数通过高考改写命运外,大多数是子承父业,集体耕种土地或承担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分田到户,都是以农耕为主;城镇非大学生的青年以“接班”居多,也是父业子承;接受中高等教育的知识青年,由于社会就业制度、招聘制度比较硬性和僵化,强调一切服从社会需要、服从国家分配,“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因此,毕业生国家包分配,在国营单位工作,铁饭碗端一辈子。人们工作压力小,但是在大锅饭体制下,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成为问题。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已酝酿了新的社会发展阶段的人才需求,改变众多企业的招聘观念和方式。企业不再是来者不拒,他们对员工也逐渐有了自己的要求。但如何找到自己想要的人才?
人才市场的出现
那企业如何面向社会人士进行招聘?除了传统的招聘手段,如:在报纸上刊登招聘广告、在电视上播放招聘广告、或企业在街边摆摊进行招聘成为当时企业最热衷的招聘方式外,1983年,国内正式出现人才市场,为企业新的甄选人才模式。
为优化人才和经济结构,提升社会整体的人力资源价值,顺应时代的需要,我国于1983年在沈阳成立第一家人才交流市场。其因人才市场具备人才的管理、开发、评价等功能,加之国家发布相关政策法规,人才市场法制建设逐步加强,我国人才市场服务日趋完善,人才市场迅速在我国各地铺开,吸引了众多企业在人才市场驻点招聘。一时间,人才市场成为企业招聘的第一选择。
除此以外,从1985年开始,我国对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分步骤、分层次地逐步进行改革;1989年提出的改革目标: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这一改革将竞争机制引入高校,使毕业生就业逐渐走向市场化。
互联网招聘时代来临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正式进入互联网经济发展时代。随着互联网进入中国的同时,互联网招聘模式被率先引入中国,前程无忧、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等大型综合招聘平台先后上线,受到企业和求职者的追捧。一方面,互联网招聘利用网络渠道为招聘企业和求职者二搭建信息中介平台,招聘企业在平台上发布职位信息,求职者通过搜索获得应聘机会。这样的模式为用人单位节约了成本,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招聘效率,另一方面,为求职者节省了不少精力和金钱,方便快捷。时至今日,网络招聘仍是企业热衷的招聘模式。
新型招聘模式遍地开花
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规范,新型的招聘模式开始不断涌现。分类信息网站和新兴的猎头招聘、社交招聘、视频面试招聘等新型招聘模式遍地开花。这些模式的出现因为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的招聘需求,因此对于传统网络招聘形成分食效应,网络招聘竞争愈发激烈。
与此同时,为了谋求突破,满足企业更高的要求,提高竞争力,互联网招聘平台也在开拓其他人力资源相关的服务,如人才测评、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人力资源咨询服务等。
随之出现的,还有专业的人才测评服务商、人力资源咨询等线上/线下服务,满足企业多元化人力资源解决方案。
展望未来,“互联网+”升级,招聘服务更具特点
如今,求职者的话语权更重于企业雇主,企业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来选到自己想要的人才。
“互联网+大数据”成为趋势。随着互联网招聘市场的发展,结合对用户在职场上中有利信息的大数据挖掘,将海量信息不断筛选和优化,为企业精准推荐和招聘人才,提高企业的招聘效率,节省企业招聘成本。
举个例子,人才测评正是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的模式,经过严谨的算法和大数据支撑,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精准甄选人才。
相信高效满足企业招聘和人才求职的需求,提升用户体验,将会成为决定互联网招聘平台未来的关键。
而未来,什么将成为主流?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