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拍堂率先带领小众爱好破圈,带更多人体会到拍卖行业的秘境。
不出意外的话,2020年微拍堂将成为珠宝及文化艺术品全球最大的拍卖平台。
文| 李成东、朱柳香
来源| 东哥解读电商(ID:dgjdds)
2020年微拍堂520拍卖活动结束了,当天最终成交金额定格在5.57亿元。
因为拍卖是一个古老的业务,但对很多用户来说,拍卖还比较陌生,主要还是因为拍卖是针对有钱人的艺术品市场。
一部分用户对在线拍卖的了解,是在于阿里巴巴和京东的司法拍卖业务,两家在2019年全年的成交金额5000亿,但主要以房产厂房等为主。
2019年6月17日,苏富比被法国电信巨头帕特里克·德拉希(Patrick Drahi)的公司Bidfair USA以3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连续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31年后,苏富比结束上市公司的身份,重归私有化。
根据《2019年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环球艺术市场报告》(The Art Basel and UBS Global Art Market Report 2019),苏富比2018年的总销售额为64亿美元,低于佳士得的年总销售额70亿美元,也就是490亿元人民币。
传统艺术品拍卖采取对卖家和买家双向收费模式,会在20个点左右,不能成交还要收流拍费用。微拍堂的免费拍卖,在线直播拍卖,单向只收取买家平均不到5个点的佣金模式打破了行业格局,降低了拍卖交易成本。让更多用户能够参与到拍卖业务当中!
不出意外的话,2020年微拍堂将成为珠宝及文化艺术品全球最大的拍卖平台。
► 拍卖市场下行,拐点将至
传统印象里,拍卖行业主要流行文玩艺术品,属于有“闲钱”人群的小众爱好,也正因此,拍卖行业迎来拐点。
不同于刚需商品,拍卖品更追求精神满足。所以其交易场景线下居多,大部分“藏品”处于拍品原产地或是古玩集市,也有叫价拍卖的;从受众来看,拍品信息不透明,场景可触达用户少,导致人群圈层小,或是学者专家,或是“倒爷”和收藏家。
公开资料显示,近年来拍卖行业购买力呈下行趋势。其背后原因或许有两点:早期,拍卖品过分强调投资收益,无端追高导致市场泡沫,看到高位买家资金被套牢,新入场买家更谨慎;此外,多年来优质藏品一轮换手结束,收藏理念大于倒卖盈利理念,短期内换手不频繁,市场优质拍品减少。
加之疫情横行,足不出户和收入缩减也成了人们接近拍品的阻碍。本来线下拍品交易市场就很少,“艺术品文化”和“门外汉”的代沟大,疫情期间房租等成本也让卖方不堪重负,所以复制“北京保利”也不现实;其次收藏品、艺术品等资金门槛高。
如今,借助互联网东风,小众行业,也能破圈。传统渠道和受众让本来生机勃勃的拍卖业发展受限。如果把生意搬到线上,通过触手可得的网络,将拍品信息公开展示,或许可以揭开文玩艺术品背后的面纱,拉近其与大众的距离。
也正因此,在多家文玩类电商登台之后,我们才意识到:如此小众的行业早已是万亿规模了啊!
► 产业破圈——以微拍堂为代表的线上拍卖行
传统拍卖行在线下碰壁,买家吃了信息不对等的亏,而线上渠道在低成本、更广的用户触达、简化的交易流程等方面均有优势。以“微拍堂”为例,移动端的“拍卖行”显然更适合互联网时代下的市场环境。
作为杭州的“独角兽”企业,微拍堂在2015年4月由林志明创办上线,专注珠宝,文玩艺术品在线竞拍垂直领域,以“鉴宝、捡漏、拍卖”的形式,将拍卖行业与线上渠道接轨。其拍品类目覆盖玉翠珠宝、文玩杂项、紫砂陶瓷、花鸟文娱等七大品类。
截止目前,微拍堂平台累计用户5000万,入驻商家30万,单月订单数500万笔,2019年度交易额破430亿。
以往人们更加关注“收藏级”市场:传统拍卖行如苏富比、佳士得,所服务的人群客单价超过5万元;阿里拍卖、京东拍卖等平台,主要以房地产、厂房、汽车资产为主。
而上文我们提到,拍卖市场现状是“高端艺术品稀少,消费者资金链短缺”,相比“收藏级”的市场,“消费级”更容易打通。
微拍堂巧妙地避开市场锋芒,捕捉到消费级的市场需求。微拍堂的定位是平均客单价几百至千元的人群,通过消费级文玩艺术品,降低圈层门槛实现了文玩交易轻量化、智能化、大众化的进步。这既不与传统竞拍公司为敌,也不参与阿里、京东等前辈的厮杀,反而能让文玩爱好者和“小白玩家”随时参与其中。
► 逆市上行,有何高招?
据公开资料显示,近四年以来,微拍堂的年度GMV实现了成倍的增长,2019年GMV达到430亿元,累计用户数已达5000万。
数据来源:微拍堂官方
《经济日报》曾报道,2018年我国文玩艺术品市场交易规模约4000亿,传统拍卖公司一年成交额最多几十亿元,还有八成以上的拍卖公司年成交额不足1亿元。彼时的微拍堂年成交额已经达到240亿元。
从用户角度来看,微拍堂也完成了逆市的上涨。2019年互联网用户数整体下行,Quest mobile发布的《2019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秋季大报告》指出,2019年前三季度互联网活跃用户数增量不到2018年的1/10,仅有238万,互联网用户流量告竭。而微拍堂累计用户数从2016年的1500万已经增至2019年的5000万。
对此,微拍堂创始人林志明表示,凛冬中要逆势上扬,依然是敏捷洞察用户与市场需求,顺势而为。
事实上,不同于“喝茶聊天交朋友”式的线下文玩艺术品购买方式,线上渠道仍有其痛点。
首先,“赝品”问题值得关注。
传统市场,拍品、文玩交易大多发生在拍卖行或是文玩市场,市场玩法不一,小白玩家很难融入也很容易被骗。
微拍堂成立之初,就对文玩的真假问题认真做好监管、做好售后,打破交易壁垒,让普通人安心淘。微拍堂推出的“鉴真阁”和“有证链”服务,通过区块链技术对购买的拍品追根溯源。现在,微拍堂拥有线上线下双重“鉴宝”体系——线下鉴真阁,帮助用户辨识真伪;线上“鉴宝社区”邀请来自行业协会、知名**机构的资深**师免费为用户提供一对一在线**服务。
另外,微拍堂开设“鉴宝学堂”,上线“直播鉴宝”,为缺乏系统性学习文玩知识的玩家提供渠道,让新玩家登堂入室。
其次是品类丰富度问题。
除了日益严格的入驻门槛和监督机制,与大牌、名家的合作也为微拍堂提供了多样化的拍品种类。通过和“朱炳仁铜”、“西泠印社”等耳熟能详的工艺品品牌携手,微拍堂将名家作品带到线上,让互联网用户“面对面”欣赏。此外,微拍堂还创立了“我有匠心”的公益项目,通过比赛、设立奖金的方式,让那些名不见经传的手艺人获得认可,也让手工艺得以有效传承。
最后,平台需要一个引导用户下决策的“卖家”。
“直播”风口的到来,让传统的“熟人社交”引导升级到全员互动。2019年2月,微拍堂上线了直播功能,以直播竞拍的模式再度革新文玩艺术品交易。如今微拍堂构成了“直播+社交+拍卖+鉴宝”的运营生态。
除此之外,微拍堂还提供了“互联网+收藏”的项目——大宅云仓。
2019年8月上线的“大宅云仓”融入了“互联网+收藏”的概念,实现了从藏品挑选、储存、管理、交易、送礼的一站式服务。让茶、白酒等难以保存的商品有了一个可以随时提货的地方,免去了收藏的麻烦,也免去了真假难辩的困扰。
微拍堂不仅抓住了拍卖行迎来拐点的机遇,也解决了线上拍卖的痛点,才能做到逆市前行。
► 微拍堂的想象空间还在扩大
微拍堂革新传统拍卖行业,开创了文玩艺术品在线竞拍的全新商业模式,打开了新赛道。自微拍堂上线后,拍品细分类目不断有电商加入,但是线上“拍卖行”,微拍堂以“更全的品类,430亿年成交额的绝对优势”走在行业先列。
从微拍堂的类目构成来看,有玉翠珠宝、工艺作品、文玩杂项、紫砂陶瓷、茶酒滋补、书画篆刻、花鸟文娱七大类。单看翡翠交易市场规模就有3000亿,茶酒规模6500亿,整体市场规模超万亿,微拍堂品类丰富度最高,成长机会大。
从业务来看,微拍堂自2018年上线的“520微拍狂欢节”,在昨日刷新GMV纪录,达到5.57亿,同比增长101%。官方表示,这已经刷新了行业纪录。
2020“微拍狂欢节”打破以往单纯平台促销的活动模式,在进一步加大优惠、福利的基础之上,上线拍卖行专属频道、与中鸿信等传统拍卖机构战略合作,推出高端艺术收藏品拍卖,让大众玩家一睹重器风采、满足资深玩家收藏需求,并首次跨界联合网络红人助阵。
微拍堂,已经将“520微拍狂欢节“打造成一场集娱乐性、趣味性、知识性的竞拍盛宴,为文玩电商行业文玩消费体验的不断升级提供更多借鉴和示范。
无论是平台节日大促,还是年度成交额,微拍堂自上线以来均保持快速增长,这不仅得益于占据首创文玩电商新赛道的先机,也源于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的自我进化。
► 结尾
艺术品行业对经济大环境有着很高的依赖性,近年来逐渐到达拐点,其交易形态和交易品类都面临着较大的转型和调整,在这期间和互联网的碰撞,诞生了微拍堂。其演变与传统零售进化史相似。
2019年微拍堂年成交额430亿,今年仍然保持快速增长。微拍堂的快速发展让我们意识到,珠宝文玩艺术品“拍卖”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