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风雨
积分:92 联商币:43
| 只看他
楼主
曹雪芹和《红楼梦》及其主要美学观点
罗国正
(2021年10月)
曹雪芹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他写的《红楼梦》被评为中国四大名著中文学水平最高的一本。很多著名的文学评论认为,他的文学成就登上了世界文学的巅峰,无以伦比。他是清朝满洲正白旗人。曾祖及祖父三代曾任江宁织造。雍正六年,其父曹頫失宠,因罪家产被抄,家道衰败。他随父迁居北京。后来,家境又遭多次巨变,家道进一步顿落。他到中年,贫居京西郊,只能靠友人接济和卖画为生。但个性特别傲兀,还爱喝酒,常纵酒赋诗。因感伤成疾,只有四十八岁就逝世了。这是非常典型的例子。长期习惯于荣华富贵的生活,一旦失去权势和经济来源,日子就过得非常悲惨,历史上和当今社会,这类事例真是不少,非常值得世人警醒。但也有因家道衰落后,发奋图强者,取得惊人的成就。曹雪芹能创作出永恒的文学作品,当然属于非凡的一例。下面列举他的主要美学观点:
1、主张“假语村言”,“真事隐去”,“敷演出一段故事来。”
2、“只取其事体情理”,塑造“几个异样女子”,“新奇别致”。
3、“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遭际,则又追踪摄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
4、在写“陈迹故事”、“亲睹亲闻”的现实中,写出生活的细节,“家庭闺阁琐事”、“闲情诗词”、人貌景物。
5、对平庸低劣的“历代野史”、“风月笔墨”、“佳人才子”等书进行批判,认为这些无非是“奸淫凶恶”、“涂毒笔墨,坏人子弟”。
6、他鄙视、贬斥用“大贤大忠”、“班姑蔡女”的作品来宣扬封建道德,并认为这些作品“皆蹈一辙”,千部共出一套”,不足为鉴。
7、他认为,只是说教,所表现的低级趣味,“作者不过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姓名,又必旁添一小人其间拨乱”,故“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是“胡牵乱扯”的故事。
8、开口就“者也之乎”非文非白的文风很糟。
9、“意趣”是诗词创作的原则。
10、“天然图画”是园林设计的要领,反对穿凿和虚假的装饰,注重远近、疏密、藏露、主宾的艺术构图和层次。
11、把作者的个性融合自然的审美表现中,并渗透着佛家“色即是空”的思想和美学意识。
下面先让读者了解一下曹雪芹与《红楼梦》的基本情况,再回头说我对以上美学观点的一些理解。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还有其它名字。它在中国文学史、世界文学史的地位之高,是无以伦比的。有的文学家、文学评论家认为,莎士比亚的作品水平,相当于中国的《牡丹亭》等多个剧本水平相近,但无论是作品的博大程度、出现的人物、景物的数量和巧妙安排、结构的严密程度、形式和内容的复杂程度、艺术创作的难度、原创性高等等,都无法与曹雪芹这部巨著相比。《红楼梦》被评为中国四大名著之首,重要的原因如上所讲。
《红楼梦》不但细致地反映了一个家族的盛衰过程,使人们能较清晰深入地知道这段历史,也映射了封建社会由兴到亡的必然过程。描述出其中不同层次的角色各种遭遇及结局,所带给人们的沉思和感悟是非常之多,它还可以在多个角度、层面,提供丰富的精神粮食给人们,从中进行学习、欣赏、借鉴、吸取优质的养分。例如,有的大作家,从青年开始就将整部《红楼梦》默背,从而将其语言、文字艺术内化于己心;有的将它整部用毛笔书法抄写;有的人专门研究它里面的诗词;学园林设计的,反复研究、琢磨书中描写的园林布局和具体景物;搞服饰研究的,专门研究里面所讲到的服饰;烹调师也研究里面所讲的菜式;甚至还有人按里面写的药方治病,都取得良好的效果等等,曹雪芹还未完成此巨著就逝世了,也有一批高人,琢磨他的思路,写出了不同版本的后续。如此等等。都证明了《红楼梦》的博大精深。影响可谓广而远,以至后来形成了“红学派”,一大批优秀的专家、学者专门从事对《红楼梦》的研究,到一定时候就召开一次研讨会,它象座无尽的宝藏,越深挖,宝贝越多。
曹雪芹的优秀文学才华和具有非常渊博的知识,这是无可怀疑的。人们还发现,很多风筝的样式,都是他设计、发明的,现在不少放风筝、卖风筝的人,都按他的式样来造。太可惜的是,像这样才华横溢的顶级人物,在那个封建的年代,得不到爱护,年仅四十八岁就含冤屈而逝。到今天,人们在研究他时,连他的族谱、具体的生平资料、信息都基本上找不到,可想而知他的家族破落到何等的悲惨程度。但不少人认为,只有经历大灾大难的人,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据我所知,不全是这样的。开始时,是以《石头记》的名字出现的,既没能力出版,但有的人读到他的稿,发觉文笔精妙,就去抄。逐一传开,使这惊世名著得以留传至今。最近,有人发现《石头记》之前,已有其他人先创作了内容大致相同的小说版本,他们认为,曹雪芹只是在这个版本上,加以文字的润饰而已。对于这个问题,当然值得深究,还须进一步严格考证,要有令人信服的结论才行。不管怎样,我认为,曹雪芹具有细致观察、体验生活的丰富阅历和深厚的文学功力,最伟大的巨著,最终由他手上诞生,这是可以肯定的。
我非常欣赏《红楼梦》有这样预见性的写作安排,它一开始就以梦幻的形象演示,将全书的思路、构思、故事的发展主线表达了出来。作者仿佛提前知道,万一这本书还未完成就先逝了,后人还可以在早已设定的写作框架里续笔。现实果真就是这么残酷,《红楼梦》确实须要后人续笔。难啊!但是,谁有这样高的水平,能够做到天衣无缝呢?难啊!这也显示出曹雪芹之所以是曹雪芹,成了千古绝唱。但后来者无数,总有英才可以接棒!至少至今也有貌似可以接笔的吧!纵观历史上,有多少思想家、哲学家、美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政治家等等等等,由于没有像曹雪芹写《红楼梦》在开篇就定好思路、框架,他们也突然逝世,后人无法“接笔”,留下了一堆的历史谜团,后人只能从他们以往留下的材料、信息中,进行大致的猜想,甚至只是想当然的继承。也留下了千古的遗憾。这也从中证明了曹雪芹的伟大!
《红楼梦》这部小说,很多内容在中国人的日常谈话中和各种作品、节目、论文等的引用率是比较高的。例如,它里面的《好了歌》,又如它里面的句子:“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如荷花倒影清池”等,还有里面描写的人物,如:贾宝玉、王希凤、林黛玉等等,都是常见的“谈资”和有关方面引用的内容。作为专门研究的学者,当然要认真细致琢磨清楚,作为一般人,也应读一读《红楼梦》,不然的话,别人经常讲的话,自己也处在糊里糊涂之中。中国的四大名著,曾有人将《西游记》排除在外,而是将《金瓶梅》排在第四,因为《金瓶梅》是一部典型的现实主义小说。后来,因各种原因,还是将《金瓶梅》排除在外,把《西游记》排在第四。而《红楼梦》一直都是排在第一位,其文学价值,公认第一。虽然《三国演义》也被很多人称为天下第一才子书,但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水浒传》的文学技巧,有特色的、连环结构和原创性比《三国演义》强,所以,排第二;《三国演义》排第三,《西游记》排第四。《西游记》之所以排第四,重要原因之一是它之前有类似的参考本《封神榜》。文学是非常强调原创的。这些是前人这样评的,我觉得也是比较合理。我在这里给读者一个建议,这建议不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也有不少人是这样看的,就是:读中国四大名著,读的次序应将《红楼梦》放到最后来读,尽管《红楼梦》是用白话文来写,表面上似是通俗易懂,但里面的情节、情景、意旨、象征手法的语言比较丰富、深奥,没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社会阅历,是难以理解得到的。而其它三部名著,我认为先读的次序则因人而异,不必太过讲究。
历史如果有机会让曹雪芹能专门从美学的角度,较全面地谈谈文学艺术创作等问题,我相信会相当精彩,会为人类留下很好的精神财富。但是,历史从来都没有如果。虽然如此,人们还是可以从以上十一条美学观点中窥见曹雪芹文学理念的端倪,并从中得到启发和借鉴。他提出的“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塑造出异样的新奇别致人物,使人能“取其事体情理”。曹雪芹既道出了自己的追求,也道出了无数艺术家有这样的追求。只有这样,才不会千人一面,作品不会雷同,充满原创性。要想有效地实现这美学境界的目标,曹雪芹明确指出了一条重要的路径,就是:在现实中“亲睹亲闻”,“追踪摄迹”,“不敢稍加穿凿”,以避免“反失其真传者”。他在这样的创作思路指导下,自然就会反对与此思路相矛盾、相对立的创作方式及其作品。所以,他对“历代野史”、“风月笔墨”、“佳人才子”、“大贤大忠”、“班姑蔡女”等,持批判、鄙视、贬斥的态度。他认为这些东西是“胡牵乱扯”的,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涂毒笔墨,坏人子弟”。曹雪芹在诗词创作上,主张“意趣”,在园林设计上主张“天然图画”等等。我从《红楼梦》到他的美学观点,得出这样的感悟:曹雪芹总的美学思想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道法自然,运用高超的多种形式的艺术手段,来创造出鲜活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以满足主体和欣赏者的“意趣”和需要。
《红楼梦》所显现的思维精密、立体、动态的程度,美学的崇高境界,当之无愧是世界文学史顶峰上的灿烂明珠,其光华必定照耀千秋万代!
(责任编辑:严建中 詹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