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百货店|MALL -  贴子
9567  |  16

主题:电商PK实体商业!一场由“英国爵士”引发的辩论!

同龄人

积分:3540  联商币:4085
  |   只看他 楼主

最近,朋友圈以及公众号兴起一场由英国爵士引发的关于电商与实体商业的大讨论。这位英国爵士的观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第一,中国政府允许电商的快速发展是错误的;

第二,电商不应作为拉动社会消费的“主力军”,电商反而是在毁灭消费;

第三,电商将导致实体商业的毁灭;

第四,实体店受电商冲击主要因为消费者从电商平台购买的都是廉价垃圾产品。

电商PK实体商业,各位对“英国爵士”的这四点观点有啥看法?来说说啊

盈石集团研究中心对上述问题的一些剖析。




附件下载区:    鼠标左键单击文件进行下载

附件:1.webp.jpg (514K)  下载次数:1
附件:2.webp.jpg (449K)  下载次数:0
附件:3.webp.jpg (473K)  下载次数:0
附件:4.webp.jpg (412K)  下载次数:0

galiztb

请叫我大帅

积分:9470  联商币:8556
  |   只看他 2楼
不仅仅是假货,这里面还包括一种不公平的监管环境,对电商的纵容和对实体的严格。还有不公平的税收政策,在双方成本悬殊的情况下,政策对电商的倾斜和纵容就是对实体的碾压。
对于假货,政府、制造商、零售商、消费者都有责任。
现在其实不是说卖假货没有错,我只是不同意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卖假货的。

2015-11-24 11:38被设为骨贴,积分加20,金币加4

sun

积分:52  联商币:21
  |   只看他 3楼

其实,中国的这种局面的成因,实体零售者应该首先从深层次来检讨一下自己,检讨一下,在整个商品流通环节中,实体零售究竟做了什么?实体零售,尤其是百货店本质上就是个商品销售场所的提供者,商品不是自己的、销售人员不是自己的、价格不是自己决定的,我赞成的是刘强东的甘蔗理论,中国过去的百货店,就是啥都不做,也不会做,确想吃掉后面所有的甘蔗,没有道理的啊

2015-11-24 11:11被设为骨贴,积分加20,金币加4

西楚霸王

积分:5000  联商币:4642
  |   只看他 4楼

平台是阿里的,他有责任和义务去管,而不是放任不作为。虽然他现在也在打假,但还有很大的差距。阿里就应该把那些卖假货的店都关了!什么请吃几顿好的又开始卖了。先不要说消费者花35买卡地亚什么的,阿里为什么要让这些店开出来呢?



西湖六月

积分:4526  联商币:4350
  |   只看他 5楼
电商尤其是淘宝的假货确实泛滥,缺乏监管,用地成本,低价格,免税收的优势贩卖商品,对承担着高房租的实体零售商,对有着严格质量管控体系和惩罚机制的传统商业是一种劣币驱良币的掠夺,两者并不是在一个起跑线上。
不过电商的崛起对实体零售业造成了危机感,以前有货不愁卖,当二道贩子的好日子没了。必须回归商业本质,研究消费者才能求得生存。2015-11-24 11:07被设为骨贴,积分加20,金币加4

frank1

积分:5663  联商币:571
  |   只看他 6楼
这是篇钓鱼文,被无数圈内人转载,无意评价转发对错,至少说明大家认同此文观点,抨击电商侵占实体店的论调够多了,我们能否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检讨下自身? 单看下文章中的bug,英国爵士这么没品的桥段与禅师、智者一个意思,无非再打马云、王健林的幌子可能要吃官司赔一千万了。前半段说英国如何如何与事实明显不符,中英电商环境完全不同,国情也不同,全球都知道英国这个老牌工业大国在后工业时代着力发展科技、创新经济,互联网和电商恰恰是英政府大力鼓励的,只是英国实体零售业成熟稳健、积淀深厚,有很强的应变力。西方发达国家如美英日等电商为啥颠覆不了实体零售业,最关键还是消费者成熟,消费阶层的需求稳固,且商品供给渠道同源同价,电商只是多了个选择,对特定需求者更便捷而已,所以难以颠覆。后半段国内实体零售的末日式描述的确让大家对电商恐惧感加深了一层,说来说去还是对电商冲击了实体零售业的恼怒与愤懑。电商在中国发展至今,尤其以BAT为代表以淘宝天猫为急先锋确实一时风光无两,国情环境不同和政府管控跟不上倒是主因,如税率极低甚至缺失,如山寨商品横行,如消费阶层尤以屌丝粉为众,如电商掌握了新媒体的发言权等等。反过头看看实体零售的确做得不够好,内心不自信,自身也不够强壮,多年快速发展后躺在固有模式和快速掘金成功的功劳簿上坐吃山空,特别是传统零售业态百货、超市,在经营模式、商品管理与服务上严重不匹配新经济环境。与其发牢骚,与其自己吓自己还不如以电商为镜,修炼内功,强壮自身,无惧竞争。有逼格就让风雨来得再猛烈些吧! 补充下英国互联网和电商发展的现状:一是电商只是渠道之一且为实体店的补充;二是英国的实体店都有自己的电商平台,纯粹干垂直电商的没法活,就是说实体与电商结合得很好,不是对立的关系。2015-11-24 11:20被设为骨贴,积分加20,金币加4

AC.Tank

积分:28902  联商币:10493
  |   只看他 7楼

实体店十年之前集体进入了一种情绪,就是我们已经找到法宝了,今后可以高枕无忧了,只要把我们做过的事情,摆过的姿势,全部一样不落的进行复制就可以了。生意成功和普通员工关系不大,随便什么人进入了我这套都能干成事。电商的出现,可以让大家冷静下来。国无外患,必有内忧。倒退不仅仅是因为电商的出现,自身的麻痹,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也是有关系的。以前竞争不激烈的时候,不照样有企业倒闭。现在的竞争激烈了,还是有公司会赚钱。事情还是出在自己身上。

白鹤

积分:48  联商币:58
  |   只看他 8楼
并不是电商击垮了实体商业,而是实体商业自己慢慢地被市场优胜劣汰了,中国现在的实体商业确实多,但优质项目还是寥寥。实体商业在消费者需要的性价比、便捷、开店的低成本等等方面大大落伍,这样的商业就该垮掉。在现阶段,实体商业只有回归商业的本质,给消费者以最好的体验、最优的品质商品、最便捷的购买方式以及最优质的服务,才能够生存并壮大。还有实体商业与互联网的拥抱已是大势所趋,对抗电商也只有死路一条。2015-11-24 11:37被设为骨贴,积分加20,金币加4

lvyan

积分:286  联商币:209
  |   只看他 9楼
政府在对电商的发展缺乏预见性的情况下,迟迟未有对电商有效监管的体系出台,这本身就让电商和实体没有在一个平等的平台竞争,缺乏监管的以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的电商体系,短短时间摧垮了实体零售营造10年的精品策略,当然有我们实体零售自身的渠道问题,但是毋庸置疑,这是消费观念之争,政府要负很大责任。

九洲汇海

积分:1307  联商币:441
  |   只看他 10楼

       做为一个实体零售从业人,我并不排斥发展电商业务,但是希望政府和平台运营商能够规范电商的管理。线上线下应该谁也灭不了谁,但是目前中国电商市场发展比较畸形,已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良社会影响和不正当竞争环境。个人希望未来这些方面有改善:

1、希望在税务管理上做到线上线下一致 ;  2、国家收税、平台收费要做到相应的管理和服务不能以假乱真扰乱市场;   3、电商平台是一个激发创新、个人创业的良好平台,但是现在它更多的功能是拼照片博噱头,无底限的傍名牌抄创意拉价格;  4、严管售后服务和线上刷单、假评、钓鱼诈骗等

     希望政府能在其中发挥做用、担负职责,通过法律、法规和引导来让线上线下公平竞争,真正做到激发内需市场,发挥市场的正当竞争功能。


2015-11-25 13:49被设为骨贴,积分加20,金币加4

请叫我大帅

积分:9470  联商币:8556
  |   只看他 11楼
这个英国爵士能说出这样的言论,也真不是一般人啊

恒星的恒心

积分:24  联商币:12
  |   只看他 12楼

这就是时代的变迁!“平”——“平”的变化,与时俱进的人会提前预料到,并“偷偷”的准备着;而墨守成规的人只能默默等待现实的来临。

思想上不更新换代,就注定要被淘汰!做实体的大多都是40--60之间的年龄段,对传统的购物思路不创新,总是等待顾客上门消费;接纳网络速度慢、认知度不够、更新思想不果断……都导致了销售业绩逐渐衰退,以至于物品积压、拖欠房租、赔本清仓……惰性思想毁一生!

万物围绕一个圆!电商的诡计=股票庄家抄底!当你实体店面经营不下去,房东会急迫的找下家出租出去房屋,电商顺势压低房租——抄底!何为“体验”?体验=新品牌!

恒星的恒心

积分:24  联商币:12
  |   只看他 13楼
RE:

80后经历了新时代的变迁,也经历了真正的购物过程:集市——商场!过去都是街边叫卖,随着改革开放,从街边搬到了屋子里,现在又要从屋子里搬了出来。

中国遵循的经营之道乃是——“真”“实”“诚”!而电商遵循的则是——“狠”“准”“贪”

当电商认识到自己有弊端的时候,会做回原来的实体,然而,到那时,面对实体的竞争对手也寥寥无几!致使一些老品牌相继退出市场,一些新品牌进入市场。

但真正定胜负的还是消费者!一个品牌没有自己的文化,就等于丝绸之路中的骆驼。一个商家没有对消费者的诚信,就等于装着残疾的假乞丐!

诚信赢商,狡诈败商!

q_5019901342- 该帖于 2015/11/28 2:19:00 被修改过

mili123

积分:10  联商币:7
  |   只看他 14楼
嗯嗯,是的,现在的实体店生意比较难做啊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