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生鲜电商的探索喜忧参半:好的一面在于,随着前置仓、社区小店等新业态陆续铺开,近场景成“标配”,消费者到家服务已经做到30分钟达,品类及玩法丰富度也稳定提升;但问题也突出体现在最后1km的高履约成本,不少创业者因此长期陷入亏损经营状态。
以生鲜前置仓为例,其终端履约节点分为“城市中心仓→前置仓→社区/CBD用户”,且中间链路缺一不可。但C端生鲜消费本身有全品类特征,需要较强的商品供应链支撑,且30分钟达所反映出来的生鲜需求,本身带有很强的偶发性特征,配送效率及作业规范要求苛刻。
纯仓模式之外,基于线下门店的生鲜业态也不在少数,比如mini店、社区生鲜便利店等。36氪近期所接触的我家智能精选便利店(以下简称“我家便利店”),便是一个基于便利店周边500m的社区居民及写字楼白领便利消费的综合服务业态。
我家智能精选便利店,图据官方
这跟7-ELEVEn、全家、罗森等传统便利店有明显不同。我家便利店创始人谢群向36氪表示,我家便利店是以便利店赛道为主,但不纯粹以便利店主营业务方向作为运营主体,而是以新零售的打法提升便利店运营效率,并通过自主研发的整套无人化运营技术解决方案,打造“白天有人、夜间无人”24小时便利经营模式。
谢群告诉36氪,我家便利店与传统便利店品牌最大的差别是线上线下结合、以及高复购品类延展,对选址适配性要求降低很多,更多服务门店周边500m住户。
具体来说,我家便利店是以类前置仓逻辑进行落地覆盖,打造涵盖“生鲜+餐饮”的仓店配一体式便利网络。每个门店都是一个中小型的仓储配送中心,中央大仓只需要对门店供货。一方面可以到店自提,或者由店长配送到家,实现低成本覆盖社区500m生活圈。
我家便利店主要落地社区商圈、CBD商圈两大场景,据谢群表示,我家便利店选品围绕高频刚需品类,以强复购率为导向,针对不同场景有不同特色产品。其中写字楼门店主打办公室餐饮,从外卖、早午餐、水果切入,居民社区主打“500m生鲜到家”,以生鲜、小吃为主。
值得一提的是,在餐饮方面,我家便利店除提供关东煮、鲜食盒饭等传统便利店鲜食非标产品外,还接入门店周边餐饮商家供应链,完成热链餐饮对写字楼的前端配送。正在谢群看来,写字楼餐饮消费时间较为固定,为高峰时段聚集性订单需求,即时性需求较低。我家便利店主要是通过集中订单,集中配送的形式,解决餐饮性价比和时效性的痛点。
在供应链层面,来自门店及线上订单进行整合后,共享上游物流进行饱和性配送,从而降低单笔订单的配送成本,同时战略合作中粮、未来果坊、香港加多餐日本食品等第三方供应商,打造特色商品供应链体系。
中国便利店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根据CCFA一项针对便利店行业的报告显示,2016年~2018年期间,便利店业态增速领跑整个零售业态,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8%,是零售业各业态中销售、门店两个主要指标增速的2.5倍到3倍。
进入2019年以后,政策利好再度加持。在当年7月9日,商务部办公厅发文鼓励推动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发展。但仍需注意的是,中国便利店市场目前仍处于发展早期,以外资品牌为主导,本土品牌刚刚兴起,连锁化程度仍不足,且多数以深耕当地市场为主。
我家便利店成立于2017年底,在2018年5月,完成第一家门智能化门店的打样。我家便利店早期聚焦布局深圳市场,截至2019年底,我家便利店在深圳落地70家门店,占据机场、进出口按等核心渠道,以及地王大厦、大中华、凤凰大厦等地标建筑,平均店效为15万元,复购率达87%。
2020年,我家智能便利店计划新增100家加盟店,流水目标近1亿元。未来三年,我家便利店计划以华南为据点,完成广东、广西单区域重点覆盖,在这之后向全国重点城市进行扩张。
团队方面,创始人兼CEO谢群有17年零售管理经验,多次创业经验,曾任职劲霸男装分总,类名创项目CEO,明星无人便利店项目联合创始人兼COO;联合创始人兼执行总裁王旭免有15年零售行业从业经验,曾任职中信国检(阿里健康)分总,2009年成功创造7天优品创始人,2019年转型国际供应链,成为华南地区头部供应链服务商。
我家便利店2018年至今已完成三轮融资,最新一轮融资发生在2019年7月,完成3000万元Pre-A轮融资。我家便利店正在寻求新一轮融资。
(来源:36氪 作者:杨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