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国内零售巨头即将登陆资本市场?
近期,有媒体报道,华润集团旗下连锁超市华润万家或考虑今年在香港IPO。
报道中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华润万家拟在香港首次公开募股前,于一轮私募融资中筹集约4亿美元(约31.2亿港元)。在这私募融资中,不仅碧桂园领投,农银国际、中银国际、中金资本均有参与。
针对上述传闻,4月22日,华润集团相关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市场传闻,不予置评。
华润万家计划上市消息传出不是第一次。2021年5月,有消息称,华润集团拟考虑让华润万家在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或募资20亿美元,IPO最早可能在2022年进行。
成立于1984年的华润万家,是华润集团旗下零售连锁企业集团。根据官网,截至目前,华润万家拥有众多零售品牌,在中国拥有超过3000家自营店,实现销售近千亿元。
发展数十年,在外资介入的激烈竞争中,以华润万家为代表的大型卖场,经历从传统到新零售的转型中,同时也面临电商平台与更多“小而美”业态的冲击。
眼下,各方面冲击仍在持续加深。不管是家乐福、麦德龙,还是沃尔玛、华润万家,近些年均传出关店消息,大型零售商超已站在新的“十字路口”,未来如何随着消费者需求变化而迭代进化,仍是不小的考验。
通过收并购扩张
作为中国零售商超代表之一,华润万家的起步与发展紧跟零售业浪潮。
90年代初期,零售业在全球迅速发展,不仅本地商超遍地开花,沃尔玛、麦德龙、家乐福等大型外资零售巨头也陆续布局国内市场。彼时,还称为华润超市的华润万家,在香港创立首家门店。
1992年1月,华润超市在深圳开设首家中外合资的连锁超级市场;随后多年间,华润超市逐步加速从南到北的连锁网络布局,开拓全国市场。
华润万家得以实现迅速发展离不开频繁收购。2002年2月,华润万家母公司华润集团全面收购万佳百货,为后续华润万家的前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彼时,万佳百货已在深圳开设国内最大的仓储式百货商场,甚至创造过“一家门店带旺一条街”的神话。
从江苏零售龙头苏果超市、天津月坛集团旗下月坛超市,到浙江宁波慈客隆超市、广州越秀集团旗下宏城超市,再到彻底接盘英国零售商TESCO(乐购集团)的中国资产,华润万家用“买买买”扩大规模。
“跑马圈地式”的扩张曾推动华润万家实现“超市一哥”的地位。2020年6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了《2019年中国超市百强》,华润万家为榜首。截至目前,华润万家已经覆盖113个地级以上城市,自营门店总数超过3240家。
不过,华润万家也曾一度被扩张“反噬”。2016年3月,时任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曾对外表示,华润万家2016年计划关闭68家门店。之后几年,华润万家一度有过“闭店潮”,接连退出山东、北京等市场。
据媒体报道,2019年前后,北京华润万家、山东华润万家及青海华润万家均有数百万元到数以千万元的亏损额。其中,北京华润万家亏损在2019年前11个月亏损高达1526.41万元。
近年来,华润万家的销售规模呈现下降趋势。2015—2019年,华润万家销售额从1094亿元下滑至951亿元。其中,2019年同比下降6.1%。
回望行业背景,传统零售行业正遭受电商互联网的“新零售”冲击。近些年来,永辉、家乐福中国等零售巨头均在追求数字化转型求生,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新零售方式。
华润万家曾上线电商平台“e万家”,也加速建设自有线上渠道“华润万家APP”,并与京东到家、美团外卖等第三方渠道展开合作,推进到家业务。
行业整体发展疲软
国内零售行业的竞争早已进入白热化。
从家乐福、麦德龙、沃尔玛等传统大型卖场的竞争,到京东、阿里、美团等互联网企业的同城零售业务,更有深入社区“毛细血管”的中小型社区生鲜,还有每日优鲜、叮咚买菜、朴朴平台自营类生鲜电商平台涌入。
对决与拉锯中,“玩法”也在不断变更。先是传统零售纷纷顺应数字化潮流,“触网”探索电商业务,到大卖场业态转变“小型化” 探索新的零售理念,再到如今圈定不同消费群体的会员店、折扣店模式。
为此,华润万家也在试图巩固护城河,不断拓展多元零售业务。截至目前,华润万家旗下拥有华润万家、万家CITY、万家MART、万家LIFE、苏果、Olé、blt等多个品牌,涵盖
大卖场、生活超市、便利超市、区域购物中心等多种业态。
其中,华润万家、万家CITY均主打大卖场模式经营,但在面积规模有所区分,万家CITY属于卖场模式的升级品牌;万家MART、万家LIFE以大型超市的方式呈现,满足一定范围的家庭生活超市服务需求;而Olé则定位体验式精品超市,探索中高消费市场。
“目前,华润万家在某些区域的高端零售业态被市场认可度仍需进一步提高。”4月24日,苏宁消费金融安全运维部总经理顾黄亮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表示,华润万家需要继续拓展生态圈,将数字技术和核心业务场景进行深入的融合,并对关键的运营环节进行优化和重构。
眼下,国内零售环境并不乐观,大卖场模式日渐式微,不断经历“瘦身”,而多数以小面积、精品化路线的零售业态也似乎也不好过。
2021年,零售巨头沃尔玛在中国市场加速缩减门店,年内关店超三十余家;家乐福今年年初将经营近20年的北京中关村门店关停,此前该店被称“亚洲规模最大的旗舰店”;新零售扛旗者盒马鲜生在南京、青海、成都等地的门店也有众多陆续关闭,盒马邻里更被传撤离部分城市。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1超市业态调查快报》显示,有67.1%的超市企业在2021年销售额同比下降,72.2%的企业净利润同比下降,68.39%的企业客流量同比下降。
“国内商超近年同店增长承压,新业态分流是外因,供应链和数字化能力建设欠佳是内因。”海通证券分析中称,商超未来应更关注ROE(净资产收益率),而不仅是UE(用户体验),高效的零售往往是低净利率、高周转的生意,成长驱动更多来自用户粘性而非流量。
海通证券进一步表示,规模化与差异化是构筑零售企业的竞争优势的路径,而未来竞争将从以“场”为中心延展到“货”和“人”。“在商品侧并无显著差异化的情况下,各行业特别是龙头有绝对优势份额的行业,将继续强化马太效应。”
事实上,想要坐稳“超市一哥”地位,对于华润万家而言并不轻松。据《连锁超市经营情况报告(2021)》报告显示,大润发、永辉超市已经反超华润万家,分别占据国内超市百强榜排名前二,华润万家退居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