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消息,统一集团以新台币290亿元的价格买下台湾家乐福,按照当日汇率换算折合人民币约65.54亿元。
据悉,交易完成后统一集团将持有台湾家乐福70%股份,统一超商持有30%,预计在2023年中完成交割。
此次交易完成后,统一集团将成为台湾家乐福的唯一所有者。
家乐福将台湾业务出售的消息早在2021年8月已开始流传,该部分业务价值约19亿美元。至去年10月,包括凯雷集团、CVC、台湾远东集团、黑石集团、KKR & Co.和安博凯等都曾传出对这次收购感兴趣。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2019年苏宁易购以48亿元收购Carrefour China Holdings N.V.(家乐福中国)公司80%股份,也同时开启了家乐福告别传统零售大卖场模式的终末之歌。
关店潮
从北京中关村的家乐福大卖场关闭开始,2021年家乐福在中国大陆关闭了20余家店铺。根据最新数据,2022年1-3月,家乐福就已经关闭了13家店铺。
其中,2月14日,在广州开店近20年的家乐福万国店将于2月28日正式关店。而关于闭店原因,家乐福官方回应:因租赁期满,业主整体经营布局不再规划超市业态,收回场地另有他用。
4月,位于苏宁广场的家乐福精选店,宣告因“改造升级”4月起正式闭店。如今,随着最后一家店宣布于6月底停止营业,家乐福在福州主城区将再没有一家实体店。
另于6月1日,福州家乐福商业有限公司发布一则“停止营业”的公告。其中显示,因公司业务调整原因,家乐福福州宝龙店将于6月30日正式停止对外营业。
家乐福轰轰烈烈的关店潮,也预示着大卖场经营的转型节点已经到来。
对于传统的大卖场来说,10-20年一般是大型零售卖场的租约期限,而早期外资零售企业入场中国,也大部分是在前二十年的阶段。
伴随着租约的到期,曾经的场地不仅面临着三倍以上的租金增长,人工成本的增加以及线下渠道和线上仓储式生鲜平台的挤压,也让曾经以收取供应商通道费用为主要盈利方式的“食利型”模式逐渐被市场淘汰。
更多的供应商选择了“流量”更好的线上渠道,曾经以商超为主的商业逻辑也不复存在……内在失去盈利的核心逻辑,外在失去了场域优势的传统卖场,伴随着商业的更新迭代,也走到了不得不“改头换面”的新零售时代。
20世纪开始,家乐福就在不断地收缩自己的全球市场,2005年退出日本市场,将门店买给永旺;2006年退出韩国市场;2011都2012年接连推出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市场,家乐福在亚洲市场已经淡出了大家的视野。
随着2019年被苏宁易购收购,家乐福中国大陆门店也走向了不同的道路,拥有着更多线上资源以及供应链资源的苏宁易购,正在内化着传统零售的骨血,孕育新的形态。
旧瓶新酒
近日,家乐福宣布中国市场首家会员店选址上海,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开业。该门店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成山路1111号,由原家乐福大卖场改造而来。
据家乐福中国副总裁、家乐福会员店总经理常飞向媒体介绍,家乐福会员店在中国市场未来会有三种模式,一是标准店,比如首店;第二是基础店;第三是旗舰店。
在2019年收购家乐福之后,苏宁易购的管理层就曾表示,苏宁以后能给家乐福带来更多场景、供应链、会员等方面深度融合,而到家服务,社区商圈将是家乐福发展的重点,未来也将设置更多的精选店。
然而在家乐福精选店在北京和重庆等地试水之后,收获的效果却未能达到苏宁易购的预期,重庆的精选店也在2021年关闭,目前精选店这一业态就只剩北京慈云寺店还在营业。
精选店路线的折戟,山姆会员店以及盒马X会员的火热,也让家乐福加入了会员制零售的浪潮之中。
对传统零售企业来说,会员制零售改变的不仅是零售的思维,更是将消费者转化成为了销售闭环的一部分,将对消费者的管理转化融入了企业“私域资源”的一部分。然而作为会员制零售的后来者,家乐福要实现这一转型,似乎也需要更多的转变。
在选品上,家乐福不得不学会“精简”,通过盒马几百类精选品类的销售模式的成功,家乐福也修正了曾经上万选品的逻辑。
在新的家乐福会员店里,不仅将有20%的差异化商品,并且每年有20%以上的商品迭代。不再像往常一样顾及全面丰富的SKU,而是布局重点精简热销的5000-6000个单品。目前家乐福大卖场的SKU是3万个,会员店的SKU在4000以下。
除了选品逻辑的变化,会员制零售的另一大逻辑便是会员服务所带来的大额会员费收入。目前,家乐福会员店的会员费价格为258元/年。会员权益分为六类,分别为:免费停车、无忧退换、运费券、消费券、购物返利及其他。这些会员权益未来所能产生的吸引力,还需要等待市场的考验。
据悉,家乐福会员店计划从2021年到2026年,在中国市场开设超过30家会员店。目前,除浦东新区成山路店外,第二家店也在筹备中,将由原家乐福青浦公园店改造而来。
从闭店到收购,在家乐福身上,我们能看到众多传统零售商在新零售时代的影子,是断尾求生亦或是弃车保帅,后来居上的家乐福或许正面临着发展的抉择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