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联商专栏
撰文/无名
前日关于未来消费分级、尤其消费降级的推测文章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与探讨。毫不意外,业界普遍认同“消费降级”才是大势所趋,既然本都是预测,那不妨再深入一些,再深挖一层,以便有备无患,毕竟人类的发展本就源于想象的驱动。所以,本期再围绕消费分级的主角——中端客群,也就是所谓的“中产阶级”浅谈一二。
一、证伪:“中产阶级”本就是个伪概念
在我国经济高速飞跃的那些年,“中产阶级”一词突然横空出世。当时大众都以荣登中产阶级而自喜,好似阶级跨越、登堂入室,随之出现了各类中产社群、部落、组织,俨然成为一大社会主要阶级。
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我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由此我知道了所谓“阶级”实质是由马克思主义而出,但令我意外的是——
在马哲里面,资本主义时期只有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阶级,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中产阶级”。
那问题来了:中产阶级到底算不算一个阶级?如果不算,它应归于哪个阶级?按马哲“是否掌握生产资料”的阶级划分方式来判断的话,答案很清晰——
中产阶级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掌握生产资料,他们实质就是当下收入较高、有一定储蓄的无产阶级。
所以,无论你是什么“总、总监、经理”……只要你在失业后就失去稳定持续的收入来源,那就是无产阶级;而若还有稳定持续收入,那就是资产阶级。
二、宏观层面:危机是怎样引爆的?
当下,经济下行已然不是预测而是客观现实,各类数据与现实情况不断提醒我们“寒冬将至”,经济危机已不再模糊不定,愈发清晰。而最可怕的莫过于大众对于未来的消极预期,因为这将是引爆危机的导火索。按经济学原理,一般危机的引爆过程是这样的——
经济下行→大众愈发消极预期→捂紧钱包、大幅削减消费(需求萎缩)→需求端收缩导致供给端被迫减产→供给端通过大量降薪裁员求生→大量失业致使需求全面萎缩→陷入恶性循环→引爆经济危机。
所以当下提“经济危机”已不再是“捕风捉影、杞人忧天”,而是真真正正的寒冬将至,值得高度警惕。
三、微观层面: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对于消费市场而言,大众收入是物质基础,而消费意识则是建立于这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所以当经济下行愈演愈烈甚至引爆危机之时,物质基础不断削弱,消费意识随之快速迫降。故在经济持续下行时期,大众消费市场其实唯有“降级”一途,而不同情况的中端客群则会发生不同变化——
·按年龄划分:
青年(Z世代):消费欲望依旧强烈,奈何钱包空空,不得不被迫收缩,与之对应的则是“越来越宅”(外出意味着花费);
非青年:全面回归刚需,以实用为主,愈发看重性价比,非急需消费(如业余喜好之类消费)将推迟或大幅消减;
·按角色划分:
家庭客群(已婚已育):主要消费全部围绕孩子,且会推迟或大幅削减孩子的兴趣班方面的消费;家庭消费则全面回归刚需;
非家庭客群:低结婚率与晚婚晚育意味着更加的封闭,故相关客群势必更宅,“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成为了集体认知与追求;由于宅与懒,故消费主要为网购和外卖;
综上,未来中产的消费趋势“关键词”为——刚需、孩子(亦为刚需)、宅,且无论哪一种情况,都意味着社交、休闲消费的大幅度削减。但也并不是“完全削去”,生存的关键在于性价比,至于性价比如何量化,我认为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公式——
时长(小时)*30(按人均1小时30元计算-如电影票)*人数*满意度【欢乐度+充实度+疲劳度(疲劳则不得分,不疲劳则得分),系数皆为1】/总花费
结果大于1为具性价比,小于1则缺乏性价比;且结果越大性价比越高,越小性价比越低。而性价比越高意味着越会受到消费者的追捧与喜爱,生存空间越大。
我再以水疗业态为例:一家三口可畅玩一天,且充实、欢乐又不累。按5小时时长、人均消费150元标准计算,则性价比约为——
5*30*3*【(欢乐度)1+(充实度)1+(疲劳度)1】/450≈3
所以,如此高性价比的业态岂能不火?可将之再对照到其他业态,会发现更多收获。
结语
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与喜好为转移的方为客观现实。同样,经济下行乃至危机引爆也不会因大家极其不愿而就不会发生,该来的总会要来,真正该做的不是自欺欺人、自我催眠,而是实事求是,有备无患,牢记“生于忧患、方能死于安乐”。望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