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观点网
撰文/龚丽欣
“大悦城控股非常看重207(大悦城地产的股份代号)商业平台。”
早在2020年重组完成之初,大悦城控股便强调,对商业地产平台的关注从未放松,商业平台的地位也不会因为重组受到动摇。
实际上,从2007年西单大悦城面世以来,“大悦城”购物中心这一产品线已然成为中粮大悦城立身与发展的重要一环。
近期,大悦城再添“新军”。
最新消息显示,9月8日,深圳新安高质量发展招商推介会上宣布,深圳首座大悦城计划于2024年底在宝安新安街道亮相。
这是继广州黄埔大悦汇之后,大悦城于华南的又一次布局。此次落地深圳,也意味着大悦城补齐了一线城市的所有板块。
深圳首座
传言多年的深圳大悦城,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
最新消息显示,深圳首座大悦城计划于2024年底在宝安新安街道亮相。
资料显示,该项目是集商业、总部办公、高端商务公寓、住宅于一体的73万平方米大悦城综合体,其中商业面积为15万平方米。项目落成后,将打造成为深圳“首个艺术潮流主体街道、首个屋顶城市社交场、首个新青年文化空间”。
对大悦城而言,此次成功落地深圳,拥有的购物中心再增一员,公司在管项目规模也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更重要的是,此前大悦城已经成功于北京、上海、广州落地新项目,此次布局无疑意味着正式补齐了一线城市的缺失板块。
一线城市作为消费能力较高、消费人群较为年轻的城市,通常聚集着更多国内、国际消费资源,完成一线城市全布局,能够助力大悦城在商业市场掌握更强的话语权。
实际上,早在2012年,中粮大悦城便一路南下,深圳即将迎来首座大悦城的消息不胫而走。
不过,由于项目所在的宝安25区原属于宝恒工业区,是旧改性质项目,大悦城操盘过程中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在前期审批、拆迁谈判等流程。直至2016年前后,才传来了过审、开工建设等新进展。
也因此,深圳首座大悦城一直被市场称作是“姗姗来迟”。
从大悦城控股2023年中期财报来看,目前宝安25区部分住宅已经入市,商业项目预计将在2024年5月竣工,项目总投资额达165.4亿元。
对于这个打磨多年的项目,市场亦备受期待。
不少市场人士表示,大悦城此次落地的宝安区新安街道,是深圳核心板块,商业氛围浓厚。
与此同时,大悦城系列产品一直明确定位以新兴中产阶层为助力市场,以年轻、时尚、潮流、品位为特征。不少观点认为,此次项目落地有望为深圳消费市场增添新的活力。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表示担忧,毕竟项目周边拥有大量的成熟购物中心,如何在竞争中形成差异化标签,如何与本土商业“正面刚”,都是不小的挑战。
观点新媒体了解到,项目5公里范围内拥有中洲购物中心、海雅缤纷城、深圳前海壹方城、万达广场等项目,而10公里范围内更有深圳万象天地、深圳湾万象城、深圳来福士广场、益田假日广场等,竞争压力可见一斑。
西单起步
大悦城于北京起步。
2007年12月28日,西单大悦城凭借对年轻客群的精准定位,以及人气IP引入、主题街区打造,迅速引领商业市场的风潮。
在之后许多年时间里,商业市场有观点认为,西单大悦城的横空出世,正式将中国商业地产带入了购物中心时代。
开业之后的西单大悦城,客流量、销售额多次霸屏榜首,多年时间始终保持着约3.5万元/年的最高坪效。
西单大悦城的成功给了大悦城加速布局的勇气,从过去十余年情况看,该公司以“深耕+外延”的方式进行拓展。
其中,在西单大悦城开业的第三年,位于北京东边的朝阳大悦城正式面世;今年6月,大悦城位于北京的第三座“城”——京西大悦城再次走向市场。
除北京之外,大悦城还接连在天津、上海、沈阳、烟台、成都、杭州、苏州、重庆、武汉等地区落地“大悦城”系列购物中心。
此次一路向南,走进深圳,无疑将成为其城市布局的最重要一步。
不仅如此,该公司还接连衍生除大悦汇、大悦春风里、祥云小镇等产品线。
2023年,大悦城于全国的大悦春风里项目接连更名为“大悦城”或者“大悦汇”,由此正式明确了“大悦城”与“大悦汇”两大核心产品线。
其中,前者以18-35岁城市新生代及青年客群为核心的城市综合体,主打年轻时尚、潮流文化品牌;后者则以城市主城区或城市副中心的中产及家庭客群为主。
实际上,由于宁高宁职场生涯的三段不同履历,万象城、大悦城和览秀城一直被称作是宁高宁的“三座城”,也导致很长一段时间里,万象城、大悦城成为了市场进行比较的两个品牌。
但从定位方面看,万象城整体更高端,通过引入高知名度的奢侈品牌,聚集更多高品质人群;而大悦城则聚焦年轻客群,“竞争对手”更多是龙湖、印力等品牌。
商业潮头
作为最早一批聚焦年轻客群的新潮购物中心,大悦城曾一度站上市场潮头。
但近几年,龙湖、印力接连跑马圈地,规模迅速迅速攀升,对比之下,大悦城的步调似乎并不算快。
截至2023年6月底,龙湖商业已进入全国32个城市,累计开业运营商场81座,运营面积达762万平方米;印力集团运营管理项目超150个,资产规模近900亿,管理面积近1200万平方米。
对比之下,目前大悦城在全国共布局了17座大悦城购物中心,加上6月中旬开业的京西大悦城,目前该公司已开业项目共计12座;而全国首座大悦汇位于广州黄埔,已于今年7月中旬开业亮相。
从数量上来看,当前大悦城对比龙湖、印力似乎并不占优势。不过,近两年该公司亦不断加速跑。
2023年大悦城品牌推介会上,大悦城控股方面介绍称,今年下半年,定位于“立体式生活美学购物公园”的成都天府大悦城、“城市菁英多元生活新聚场”的沈阳金融中心大悦城以及“北方首个大悦汇项目”天津西青大悦汇即将开业。
到了2024年,大悦城控股商业还将首进厦门、南昌、三亚、深圳等城市并带来6个新项目。
除此之外,“十四五”期间,大悦城控股提出将持续以轻资产项目拓展为重要战略方向,以一二线与强三线城市为核心,加速轻资产商业项目的布局扩张。
截至上半年,已运营天津和平大悦城、昆明大悦城、上海长风大悦城、西安大悦城、绍兴国金大悦城、无锡江南大悦城等14个购物中心管理输出项目。
该公司曾提到:“到2024年末,预计轻资产规模应该不低于40个项目。”
对大悦城而言,轻资产输出一方面可以迅速增加项目数量,形成规模效应;另一方面通过输出商业管理能力,完成自身从开发运营向商业管理身份的进一步转变,不断增强品牌影响力。
轻重资产一起发力,大悦城在规模方面有望迎头赶上。不过,从出租率和租金水平来看,目前已开业的购物中心,经历疫情三年震荡,出现了小幅下滑。
数据显示,2019年,大悦城控股旗下购物中心平均出租率为97%,2020年为93.9%,2021年为94.3%,2022年为90%。
2023年上半年,大悦城购物中心销售额157.8亿元,同比增长30%;客流量1.39亿人次,同比增长55%;平均出租率90%。
显然,大悦城目前出租率未恢复疫情前水平,但在行业当中仍保持前列。不仅如此,旗舰项目如北京西单大悦城、朝阳大悦城、天津南开大悦城等分别实现96%、98%、97%的出租率。
数据来源:企业公告、观点指数整理
对大悦城而言,深圳首座Mall的出现,是一线城市布局的最后一块拼图,伴随着项目落地,未来在商业市场的话语权将进一步提高。
不过,经历了地产震荡、消费减弱、疫情洗礼之后,大悦城仍需警惕出租水平下挫,在完善城市布局、提振规模的同时,也需加强经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