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品智PLSC
作者/范小娜
编辑/万德乾
今年618大促已经到了最后高峰档期,京东是618大促的发明者,然而京东的618在变。
5月底,京东618图书大促方案出炉,近乎2-3折的超低折扣,引发56家出版社联合发函抵制,将处在“兄弟情”“查考勤”等系列舆论话题当中的京东,再次送上热搜风口。
这起联合“抵制”参与单位之一的磨铁图书创始人沈浩波在朋友圈发文,直言京东“耍流氓”。然而京东方面的回应大呼冤枉,直言只想让利给消费者,只想薄利多销为出版单位扩大销量,只想给合作伙伴创造利益。
大促是中国电商产业非常突出又曾经产生极大产业“同频共振”效应的商业现象,电商平台和商家本应该不存在利益争夺。曾经那个商家广泛报名参加大促,唯恐错过一场大促导致全年销售业绩不达标的产业阶段,如今显然不复往昔。
沈浩波在这起事件当中的用词是“生死攸关”,京东方面是消费者、商家、伙伴的利益的全面兼顾。京东显然不认可,而今的电商大促,会有平台和商家的利益冲突。
在其背后,反而是电商的整体调性,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电商只有“低价”
尼尔森IQ(NIQ)推出过一份《2024中国消费者展望》报告。这份报告提到,今年以来有86%的中国消费者,以控制快消品消费来实现压缩整体支出。对比2023年初的同比情况,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整体上升,看重性价比、多平台比价的“精打细算型”消费者占比从28%上升为30%。
中国零售业已经进入“性价比时代”。
这是拼多多继续强势崛起的有利外部条件,这家现在成功的建立起“拼多多就是低价”商业第一性平台,多维度的分割抢占了京东、阿里为代表的上一代电商优质资源。
拼多多一边抓住被阿里逼走的300多万中小商家,一边再以百亿补贴打得老对手毫无招架之力,拼多多的崛起故事,就是一个凭借一己之力刷新电商行业新玩法的故事。
或者说,拼多多彻底定义了中国电商行业的新逻辑:卖货只有“低价”价值,中国电商进入到“低价”时代。
借助“真香定律”这个2023年中国十大网络流行语,比喻今天的电商行业:质疑多多、理解多多、成为多多、超越多多。现在的阿里和京东,大概已经过了理解阶段,进入到成为多多的“不得不摸着拼多多的石头过河”的阶段。至于超越多多,言之过早。
阿里的“摸石”动作是马云提出的三个回归:“回归淘宝、回归用户、回归互联网”。京东的“摸石”动作则直接抄作业:从百亿补贴到仅退款,铆足劲追赶拼多多。
淘宝在2008年的发力时代,有过明显的几大强势竞争力:对比线下零售的明显低价,对比自营电商的生态繁荣,对比其他平台的有趣好逛。
京东在2010年的崛起年代,曾为自己打造过三个平台竞争力:和淘宝比真假,和真品比价格,和价格比物流。
上一代电商代表的阿里和京东,本质上也是“比较优势”而锚定对标起来的产物。
京东在其中的模式更接近电商发明者的美国同行。基于“仓干配”的一体化物流,带给京东模式极大的战略意义,至今也是京东电商最为重要的战略资产,其次才是基于自营模式的采销体系。
但在品质保真条件方面,20多年的电商产业发展,低质假货已经没有多少电商生存条件。大量低端性价比的真实商品,才是拼多多的商品主流。至于价格力,拼多多是当前全网唯一话事人。
拼多多的低价比较优势,比较的不是线下,不是淘宝,不是其他电商模式,而是全社会。拼多多做到新货正品的苹果全家桶全国最低价,以及大量明显一一比价之后的依然全网最低价的商品。
拼多多靠的是一个平台类电商模式,建立起对商家最大程度的管控,然后通过“一本帐”的全链路成本控制,打通了商家在定价、成本、营销费、物流费、平台佣金等一揽子成本的统一管控。
简单的说,商家的最低定价背后,包含了商家的一个单品在拼多多的全部成本。这期间大量的商家遭遇着运营“痛苦”和低毛利问题,但是商家也在享受多多确实有销量的保障。
而且,拼多多至今还会对敢打最低价的商家,给予一定的免费流量。
淘宝天猫的利润率来自商家向平台采购营销资源的费用;京东的主要利润率来自一件件卖货产生了“批零差价”之后的佣金比例;多多则是伺候好消费者之后的成本与收益的整体管控。
就像一个正常餐厅是靠卖饭菜挣钱;多多这个餐厅却是免费请人吃饭做人脉,然后在人脉之外挣到利润转化的“转移支付”收入。
拼多多这个电商平台的商业属性,更切中互联网资源配置的深层价值,也不想和上一代电商同行在一个维度玩耍。
5月22日,拼多多2024第一季度财报公布。财报显示,拼多多2024年Q1营收868.1亿元,同比增长131%;调整后净利润306.0亿元,预估155.3亿元。这个财报再次带动拼多多美股涨超7%,总市值达2150亿美元,并再度超越阿里巴巴。拼多多不仅成为美股市值最大中概股,也标志着超越“猫狗”,成为电商行业“新一哥”。
拼多多2023Q1-2024Q1财报数据
图片来源:百度
#拼多多美股市值超阿里#,这个话题被各路媒体一通热炒。阿里低调应对,京东却坐不住了。
网传一名京东的应届生员工因“什么时候被pdd收购”的一条评论丢失工作。京东有了“焦虑”,这点不必讳言。
京东在变
5月24日,刘强东内部讲话流出,江湖人称又一次重新定义了“兄弟”。从“不会放弃每一个兄弟”到“不努力不是我兄弟”。东哥的兄弟,解释权涵盖的范围越来越窄了。
此外,京东员工中午关灯睡觉2小时、1.4万人的代打卡产业链等消息令一众网友错愕:这还是疯狂内卷996的互联网大厂吗?管理落后、人员懈怠、京东自己承认的“大公司病”都在逐一的暴露。对此,京东高调宣布将改战略、抓考勤。
职场流传着一句话,当一个公司开始抓考勤的时候,证明这个公司开始走下坡路了。但是明明看见了纪律滑坡的考勤问题而不作为,这也肯定不是一家正规公司的选择。京东要做什么,不做什么,京东自己也很为难。
因为真正令刘强东不安的,恐怕是管理混乱这个表象背后京东的战略准确度。接连错过几次行业风口之后,面对电商行业的重新洗牌,京东的产业影响力和阿里一样在下滑,这才是京东面临的深层危机。
京东确实错过几个风口。
2019年之前,主打服务品质的的京东,没能抓住充满潜力的下沉市场。虽然也曾推出京喜来争夺低价市场。但是商品品质的不稳定,品类打爆市场的两点不足,店铺运营状况的参差不齐,京喜已经不是京东的战略级业务。
2023年,京东高调的对昔日小弟拼多多采取“应学尽学”策略,陆续实行百亿补贴、9.9元包邮、下调运费门槛等措施,甚至在年底直接复制了“仅退款”。实际推行下来,这些多多策略,好像并不匹配京东的电商基因。
京东的优势品类是3C家电,因退换成本高、场景少等原因,京东的仅退款力度并不高。一通组合拳下来,“仅退款”和京东之间,没有建立起明显的用户认知。
现在又是个短视频占据用户最多注意力的全网现象,就连多多自己都在APP左下角第二个TAB入口,推出短视频和直播的流媒体端产品。
京东不仅没能抓住阿里前几年经历调查期的时机,快速发展自己的直播带货业务。还让抖音、快手这些短视频平台,反向的切进了电商赛道。
情况远远不止这些。随着小红书、B站的入局,越来越多强势流量效应的平台,都在往电商赛道切进。
电商,就是一种流量资源转化线上卖货生意。电商的产业上下游相对成熟的今天,拥有高流量和强用户粘性的内容平台,玩起电商都有较强优势。京东在这方面压力陡增,淘宝天猫感受也是一样。
京东不想放弃内容化方向。京东仍在加大对内容领域的布局,持续发力直播电商,资金和技术双管齐下。
一方面拿出10亿元资金和10亿流量当奖励,吸引原创作者和内容机构入驻;另一方面,抓住自己最具特色的采销业务强推采销直播间,上线AI数字人“采销东哥”,让用户获得“总裁为您带货”的情绪价值体验。
不过,从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用户对京东的AI数字人的兴趣反馈不明显。相较于一代代直播网红的“嚎叫”带货,冰冷的数字人看起来没什么吸引力。
国内存量市场和新增业态没有表现,京东在海外电商的布局也作为有限。上述提及拼多多彻底改变了国内电商的格局和玩法,拼多多在海外市场的TEMU,更是大杀四方到全球电商老大亚马逊都坐不住了。
京东在上一个时代的老对手阿里,并不甘心被挤下全球化出海的牌桌。京东自己,并没有较好的出海方案。
中关村起价的京东,至今都有3C家电业务的强大优势。同时手握“自营低价”和“自建物流”的两大利器,京东的核心优势已经玩转了10多年。
只是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这种优势要么成为电商行业的常规配置,要么被低价带来的社会心智所覆盖。
京东需要拿回618的主场话语权
今年的618大促是个京东翻身的好时机,京东要背水一战。
618是京东发明的年度大促,本应该是京东的主场,过去几年一直被天猫争夺光环,现在两家都被拼多多抢夺得更厉害。还有其他新对手登场,能否重整旗鼓找回赛道,今年的618对京东来说意义非凡。
过去,这件事可类比于自己举办生日宴,每次都被对手拿走最大一块蛋糕。“寿星”虽然有些不爽,但是依然高朋满座、份子钱收到手软,气氛总体还是喜气洋洋。
京东往年618的战绩虽然有阿里的抢夺,但是依然有商家影响力,有销量,有社会话题效应。如今,随着行业整体蛋糕缩小、拼多多逆袭居上、内容电商虎视眈眈,各方变量条件的挤压,这一仗京东必须夺回主场优势。
2023年各平台“618”销售及对比情况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数据可视化新闻实验室
过去半个月,京东动作频繁。对外几度高调发声,抓考勤、涨薪资,大肆舆论造势;对内大促方案出炉,出台超低折扣策略。唯独超低折扣,意味着有人要少挣钱。
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京东的第一剑,挥向东哥的兄弟们,第二剑便直指商家。
为了拿回主场优势,京东选择让商家来共建这场大促的低价效应。刀刃向外还是刀刃向内都舍不得,那在得罪顾客和缩减收益之间,京东选择和商家一起“出血”。
随着电商行业盘子缩小,在平台、用户、员工、商家构成的行业生态链中,商家成为越来越弱势的一方。类比于外卖、快递等行业,员工觉得自己的利益空间在压缩,商家又何尝不是有类似的感受。
拼多多市值超阿里,一张网传的图片戏谑道,阿里连夜复盘,从底层逻辑到顶层设计全都讨论个遍,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而拼多多只出一招“仅退款”就将对手杀个片甲不留。
“仅退款”的发明把商家虐吐血,但确实是讨好并留住用户的一招好棋。尽管这样的条款屡遭商家或其他方面的诟病,但有各位“衣食父母”拍手叫好,商家也无力反抗,只能任由平台推行到底。
只是,京东的超低折扣与拼多多的低价人设,内涵并不相同。表面上是让商家来配合低价,但是低价背后能不能换来销量就不好说了,低价到负毛利的地步也没有多多低价就更不好说了。
京东专属自己的优势并持续打出模式差异化的特性,在于京东的物流优势和服务可靠性,天然就需要升级商品力和品牌商群体。就像淘宝也在和多多卷低价,但是明眼人一眼看出,淘宝和多多的商家群体几乎高度重合。
大家既然是同一批商家和同一批货品,多多打出不同的平台产品力组合包,淘宝自然就招架不住。
但是京东的物流和服务优势,如果配合升级后的商品力和全球对接而来的品牌商,京东的两大优势发挥效应明显更突出。
好商品,总会让好服务看起来更好。
京东的当前战场在当前的618,但是京东的长期战场却不是锚定多多。
1852106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