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博文选编 -  贴子
45  |  1

主题:“伪4K”、“伪1080P”盛行背后:中国观众好“糊弄”?

互联网那些事

积分:25684  联商币:12865
  |   只看他 楼主

近日,知名UP“影视飓风”一条《清晰度不如4年前!视频变模糊是你的错觉吗?》视频,宛若一颗惊雷,炸翻了沉寂许久的视频圈,更因为叠加了“全网下架”的buff,精准击中简中网友的G点,引发了山呼海啸般的热议,并留下了一个终极悬疑题——头部视频网站真的为了开源节流,偷偷降用户画质?

01,视频画质那点事

首先还是要澄清一点,视频的体积大,并不必须意味着画质比体积小的要高,这一反常识的认知,是有技术逻辑支持的,对视频而言,最核心的当属编码技术,然后就是互联网时代兴起的一堆封装容器格式(即大家看到的各种视频的后缀部分)

为了尽量便于理解,此处笔者略过了音轨/声道的讨论,只谈图像/画面部分:

近十年来,视频编码大致经历了AVC→HEVC→AV1的迭代,每一次迭代升级,都获得更高的压缩比,代价是更复杂的算法以及对视频回放设备规格的要求,比如网友最为熟识网络流媒体的.MP4容器格式,很多都是AVC编码为主(也即H.264),1080P、4K的蓝光原盘,基本也都是.M2TS和.M2PS、TS等封装格式为主,本质上与MP4一样跟MPG/MPEG同宗同源,在这一阶段,对视频品质有高追求的网友就会发现:

我天!怎么一部4K的超清大片体积这么巨大!40个G是家常便饭,80G、120G都不足为奇,容量大,占用带宽高,到最后也只会成为一小部分高清/超清发烧友的极致收藏追求了,哪怕后来应运而生了.MKV容器格式封装,基于HEVC(H.265)编码格式,一部40G的蓝光原盘压缩后仍然要到10个G左右,如果时长2小时40分钟以上的那种,妥妥奔20G+去了。

AVC和HEVC规格参数对比,图源:@机海风云

但好歹,体积节约了一半,而且画质跟原盘并没有什么差异,这就升级到H.265编码标准带来的技术红利(如果以.MP4格式封装,HEVC甚至可以节省更多的存储空间)当然,这样的体积或曰品质,仍然是国内网友在视频网站在线观看时,吃不上的“细糠”。

KMPlayer“真4K”实时Decoding画面,图源@机海风云

最讽刺的在什么地方呢?就拿影视飓风上传的这支时长达到12分钟的4K视频来讲,网友下载到本地保存,选择最高清晰度保存,才区区841.2M的大小和8.87Mbps的码率,如果你选择1080P的高码率保存,甚至体积不到100M。

Tim团队辛辛苦苦的用高达7位数价格的高端摄像机、高达8位数的工作室设备等录制合成剪辑出来的高达30Mbps码率的4K/HEV/60fps-120fps视频,结果被平台先锐化后压缩成了最低档仅1Mbps的惨不忍堵的码率,作为一个影音发烧友,是可忍,孰难忍。

这也是为何坊间一直吐槽国内视频网站在线片源“伪4K”、“伪1080P”的由来,因为仅仅只有分辨率一项达标了,甚至更夸张的有的连分辨率都“降维”了,480P的DVD画质敢说高清,720P的高清画质敢宣称蓝光超清,1080P的全高清画质敢宣称**4K(乃们自行脑补…

这就引出了直击灵魂的问题,这些视频平台获得如此高的压缩比回报,明明就离不开HEVC或AV1等先进编码技术的加持,按道理哪怕码率比AVC低一半,画质都不会更低,视频网站在码率、帧率、位深、色度采样等一系列专业指标上极限整花活,究竟出于什么动机?

02,视频网站无辜吗?

很多问题,从技术角度看,不存在太大争议,比如国内视频网站在线片源画质缩水,已成业内外共识(因为本文不讨论音质,不排除音频算法的潜力也被榨干的可能性),可是放到商业大环境去考量,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变量,就好比诺兰大片《信条》中精彩诠释的物理学概念熵一样,对几大头部视频网站来说,它们必须时刻提防“熵增”的局面,那将会让它们“大出血”。

带宽成本,是B站和优爱腾们的刚性支出,据不完全统计,每年CDN费用,几十亿到上百亿不等,还有最大头的版权内容与各类IP的采买与制作等等,让这些“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这个时候,想要保证盈利,或者最大化止损,就要偷偷在画质上“放水”,来节省带宽;

肯定会有ETC跳出来说,那国外的YouTube、Netflix等视频平台为何画质那么顶?

我们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国内视频网站与这些海外巨头相比,有很多“难言之隐”。

首先,美国光ISP服务商就有上千家,这个在国内可能吗?这种供大于求的局面,对于YouTube、Netflix等头部,有充分的话语权来跟这些ISP供应商议价,你让国内的几个视频网站如何学?它们有什么资格跟三大拍桌子谈条件?

其次,有人据此说锅在于运营商,也是不负责的,中国的5G建设世界一流,几大巨头们为5G砸了数千亿级的真金白银,如此巨大的投入,其中像基站建设等都仍然属沉没成本,还没收回来钱呢,中国鸟不拉屎的地方,运营商都尽量架基站,平民百姓都能享受网络,老美?爱谁谁去吧,所以运营商向视频平台收费的带宽服务费,其实也完全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再者,为何类似于P2P方案的HCDN路线行不通的呢?其实也是因为运营商从后台给这个口子堵上了,当然,不要以为运营商故意为难视频平台,而是因为,这种方案占的是终端用户的带宽(BT时代,做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老鸟都懂),哪怕你的带宽只为视频网站提供上行通道,别忘了上传也会占用内存、CPU和硬盘IO等资源的。

还有就是如今的家用网络,上行带宽的影响比下行带宽大很多,因为上下行比例通常1:10,意味着,哪怕你千兆宽带,上行理论也只有100M封顶,也即12.5MB/s,而实际上,上行达到8、9十来兆的码率时,你家里的宽带电视都会卡,就别说手机上网啥的了,如果放任不管,用户最后骂的、投诉的难道不是运营商?

用户花了钱买VIP,结果却很难享受到“真4K”优质片源,这钱花得冤不冤?这个问题,其实也属于一个基数问题,比方这种早就存在的现象,影视飓风没点出来前,有多少普通用户发现了?甚至去投诉了?

那既然,运营商、视频平台和用户都没有错,这种局面是不是就彻底无解了呢?

倒也未必,比方B站,损失了码率,但是你观看视频中不会有贴片广告,YouTube能做到吗?对这种情况,不少B站用户宽容度还是较高的,不会像Tim一样过于尖锐指出画质的问题,毕竟都白嫖了,还要啥自行车?

对于另几个不付费买VIP几乎看不到啥热门电视剧、热门电影、热门综艺的长视频平台呢,笔者倾向于认为,它们也应该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虽然不能像谷歌一样10几年前就成立了自营的宽带运营公司,但能不能向Netflix看齐?也即通过自主开发一套Open Connect的系统,利用ISP的闲置机柜作为边缘节点,将内容PUSH到这些边缘节点上,组成专用CDN系统,提升用户观看体验的同时实现降本增效?

也就是说,跟国内几大运营商其实还是有深度洽谈合作的空间的,事在人为!

当然,最最核心的还是应该在原创IP的开发、原创优质剧集的制作上下苦功夫,毕竟,说一千,道一万,视频是供人消谴的,你只要把内容做到极致,消费者才会心甘情愿各种VIP充值,这才是创收、盈利的核心!

像《沉默的真相》、《警察荣誉》、《漫长的季节》、《狂飙》、《庆余年》、《白夜追凶》……这样的全民爆款,多多益善。

眼下,大家都紧巴巴过日子,哪怕实现盈利的视频公司,赚钱也不容易,以爱奇艺为例,最新的Q2财报显示,营收74亿,同比下降5%,归属公司股东经调整净利润2.47亿,同比下降58.5%。

苦哈哈一年也才好不容易赚到点小目标时,那么降低带宽这一固定项的支出,似乎就成了全行业的共识了,如果你还对在线画质有不切实际的要求,那就是Naive了,点到即止!

当有朝一日,国内几大视频巨头的营收与利润都大丰收之际,在线的“真4K”、“真1080P”走进千家万户的时代,或许也就不远了。






参考资料:

影视飓风下架视频、机海风云、爱奇艺财报、知乎等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