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联商专栏
撰文/范唯鸣
编辑/娜娜
数字化是一个较为宏观的命题,而商业数字化是较多的商业头部企业当前和今后较长时间内,经营理念转型的一个重要内容,有些甚至称之为增长的第二曲线。
那么,商业数字化的内涵是什么?商业有数字化经营的模型吗?商业的增长是数字化作为驱动的吗?
与其空喊口号,不如一探究竟!
一、什么是商业的数字化?
数字化的经营模式,是以信息化作为前提的;信息化又不是数字化。
在商业的日常经营中,每天每时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若不整理,商业的关键信息就会丢失,而且一去不复返。
比如,商场的开业,吸引了多少客流。这些客流的特质是什么?有效转化率是多少?这些若不收集或整理,若想再现,恐怕只有再开业一次才能做到。
笔者曾经写过一个路径,是反映数据、信息和数字化的形成过程:
数据(Data)——信息(Information)——知识和数字化(Knowledge & Datamation)
从数据到信息,关键是整理和归纳;从信息到数字化,关键是抽象;从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是认知跃变的过程。
知识是人类所特有的资源,书上没有知识,书上只包含了信息,而知识是在特殊的工作和行动中运用信息的能力。商业企业要取得经营的成功,必须依赖所掌握的独特的知识,进而形成的模型。因而,以为有了OA系统就是开始了数字化,其实不是误解就是无知。
从去年开始大热的“非标商业”、“主理人”商业,以及自提出这些口号和观点以来的一年多,号称开业的商业体50%以上都是非标商业,还有诸如松弛感商业,等等,其本质,是想呈现商业发展的动态和趋势。这些观点将商业的建筑形态、吸引的客流、经营的模式等作了概括,这些其实是停留在信息的阶段上。
用穷举法是不能证明真理的,定规是实践的抽象。
商业本身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就如人在不同的年龄段会穿不同的衣服,这不是一定,而是多彩。
商业的“盒子”、街区等建筑形态的选择,以及公区的毛坯状,不是因为追求“非标”,而是因为因地制宜;
消费者年龄的变化乃至受经济的影响,呈现不同的消费层级,这不是next level,而是适者生存。
对于商场管理的主体和消费趋势都是如此。
因而,对于一些标签化的观点的提出,其本质不是数字化的结果,而只是一个归纳后的现象罗列。
而真正的数字化驱动的商业,是基于消费者覆盖的圈层分析,有针对性地将商业的经营行为纳入其消费特征中,投其所好,而配置的业态、采用的经营模式。这种分析是数字化模型的建立,以及过程的推演,而后经过实践,将结果高度抽象。
上海静安大悦城,2024年3月举办了一场CHiiKAWA x MINISO主题快闪活动。据公开媒体报道,开展首日10小时,销售金额即达268万元,创静安大悦城IP展单日最高销售纪录;线上预约开启当天,截至18点整访问量达到100万次,创下上海静安大悦城小程序访问量历史极值。3月30日,相关话题登上微博上海同城热搜榜第1名。截至4月17日,CHiiKAWA x MINISO主题快闪静安大悦城店20天销售金额达2000万元。
相信熟悉大悦城消费者年龄定位、商业定位的读者,对于大悦城举办这个主题的快闪不会感到惊讶,而是有“非你莫属”的感觉;对于业绩不会感到错乱,而是发出“本该如此”的赞叹。
这个快闪活动的背后是什么,相信一定是“大悦城”管理方对于自己覆盖的主力消费群体的刻画,其颗粒度细化到了年龄、性别、喜好、来店时间、覆盖范围等等一系列长年累月的数据积累、分析、抽象后的消费模型建立。
因而在选择何种快闪活动时,就有了依归,实践才能一击中的,才能保证一次快闪,震动商圈,模仿者纷至沓来。
这才是数字化经营驱动的力量。
二、商业数字化的具体步骤
数字化经营的第一步是建模。
所谓建模是对于商业经营模式的探讨,对于指标系统的分析模型的建立,其前提是,对于商业经营的深刻认知。
商场经营的模型要素是什么?列举如下三个:
第一,客流模型
客流在于消费者为何而来,覆盖范围和圈层。
从百货的人、货、场的基础框架中可以看到,人是第一位的。因而,数字化模型的第一步就是对于基础客流的模型建立,也就是一个商场及至商铺,其基础的客流基数成为支撑商业经营的底层支柱的计算方法。
这里会涉及到的是客流分布,转化率,和品牌(签约后成为租户)活下来的原始客流基数。笔者一直说,租户是活在健康的租售比下的,这个基数是需要对于商场客流长期的统计,客流与营业额的关联计算,抽象后建模到业态,才能建立的,其过程短则两三年,长则四五年。
第二,两枝分析模型
商场的经营效益,取决于商场管理者的能力,和租户的经营表现。前者是打牌的人,后者是手里的牌。市场经济下,这个牌还不是分发的,是打牌的人有意识地抓的(招商形成的)。
因而,数字化的经营分析体系,就是对于上述关乎经营质量的两枝,建立模型、参数和阈值,以指导商户关怀、消费者吸引,以及二次招商调整的经营过程,乃至延伸到消费者组织。
在租户端,这个模型的基数是租售比和提袋率;
在管理端,这个模型的基数是坪效(包括销售坪效、租金坪效)和客流。
第三, 市场推广的组织和有效性衡量模型
商业的经营,很大程度上需要有市场推广的促动,其一是为了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度;其二是租户品牌发展阶段,品牌力推向市场的途径。
需要关注的是,市场发展的动向与推广的手段的结合,在商业不同阶段,在市场不同发育程度的年代,是不同的,因而,指标体系也是随之而变的。
在上世纪90年代,传播的途径是“硬广”,即广播、电视和报纸;在本世纪前十年,是“软广”,即软文和广告;在现今,是移动端,即微信公众号、微博和网站(域名)。
随之而来的,是市场推广作用的再认识,变化的演变本质的使用。
传统推广效果流程
现今的推广效果
因此,对于市场推广效果的评估模型,也就有了建立的基础,指标为:
1) 有效转换率的提高
2) 获客成本
数字化经营的第二步,是把控经营模型与经营业绩的关联。
凡经营成功的商业,在三种商业型态下,各自呈现相当的规律性,而这种规律性,正是数字化的体现。
最好的例证,莫过于以某个商场为底层资产而发行的公募基金(REITs),其公开发表的招募书中披露的经营底层参数。如果你仔细一读的话(尽管相当花时间),可以看到有规律的一致性。
例如,以下是以成都大悦城为底层资产的REITs招募书披露的从2021年到2023年的经营参数:
图源:华夏招募书
从中可以看到很多有规律性的指征:
收入中租金和物业管理费的比例;
租金分析下的固定租金与提成租金占比;
可以计算的全场租售比;
一定转换率下的客单;
……
看出多少,取决于你的商业领悟能力和认知边界。如果你能抽象出背后隐含的数字化规律,则为这个招募书以外的功效了。秘诀是,多看几遍,多读几个(发了REITs的不止成都大悦城这一个)。
如果你能领悟,则你经营的商业的数字化体系的建立,应该有了一把“尺”。
三、商业数字化的前景
其实,商业的数字化是一个工具,是商业发展到今天你必须走过的一个阶段。原因是,商业发展的历史沿革,是从物业管理(Property Management),到运营管理(Operation Management),到资产管理(Asset Management),也即 PM—OM—AM。
这个过程,是逐步从感觉到规范,从定性到定量的过程,其中重要的角色就是数字化越来越清晰,管理模型越来越显见,尤其在进入到资产管理阶段。
先说一个别的商业模型—酒店
酒店从预定—入住—退房,期间可能的餐饮消费、客房服务消费,全程是用计算模型控制的,在退房环节,所有的帐对应房号是一清二楚的。其原因是酒店有一个数字化系统,这个系统是标准版本的,不同在于客房的种类和客房数。酒店管理方拿过来,根据自己的具体参数修改后就可以用了,因而这个管理模型具备通用性。
回到商场,商业数字化的最终目标,是形成一个通用模型,商业管理方根据商业的具体定位、经营形态、业态类别等,输入参数就可以管控了。
听上去简单,但其实这条路漫长,目前还处在定制化的阶段上。
因为商业的基本形态有三种,购物中心、百货和奥特莱斯;
商业的建筑形态分盒子、街区和围合;
商业的定位分为三类,城市中心型、区域中心型、社区型;
……
从数学的角度,这是一个有多组别参数的排列组合,会衍生出呈几何级数的多模型。
这就增加了商业模型建立的难度,更别提商业在不同的城市和区位,需要与在地文化、在地消费的结合,这更是一篇大文章。
好在,商业是一个真实的应用场景,因而具有成长性,商业数字化模型的建立可以从点到面。
我们看到不少的商业管理方与数据模型的开发方开始建立了联系,且已经有了阶段性成果。
不过,需要正视的是,商业数字化管理,或者用现在时髦的说法是大模型的建立,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是基于对商业的深刻认识。
笔者多年来一直担任各个商业企业,特别是头部企业的内训讲师。最近一个内训的过程对于数字化模型的建立颇有启发。
在内训前的沟通会上,企业的领导要求“上难度”,希望将内训的主题在深度上予以挖掘,使得受训的项目领导对于商业有更深刻的体会和认知。
笔者选择了沙盘模式,以期更为形象地表述。
其一是对于未来一年的预算作出计算模型。当初笔者认为可能这个沙盘只是对于过程质量的把控,未曾想到结果是对于商业认知的一次再讨论。
过程中在笔者提供的背景材料中,提示需要首先建立“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但收效甚微,因为没有引起共鸣。
在各个组别讲解他们的模型建立时,笔者发问的其中一个问题是,这个“成本中心”中的管理费收入是怎样确定的?回答是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个回答是错的,应该是由招商给出对于第二年的开业率的预测,而这个预测是“利润中心”中对于租赁合同按三种情况的甄别,予以统计并考虑了相关的KPI后的结果,这是第二年预算模型的基石。
其二是笔者设计了一个会员系统,要求就会员积分的来源、形成规则、消费客单作出追踪模型。答案是五花八门的。
笔者发问,积分形成规则是什么?原理上,积分是运营的成本,这个成本如何在收益中予以“抵消”甚至有产出?产出的比例是多少?
其实,积分规则与所售商品的可替代性呈正比,积分也未必来自于消费。积分更不是商业经营的“负担”。
可见,即便在商业的头部企业,对于一个已经在日常操作中司空见惯的模式,其认知尚未达到边界允许的程度。
因而我们似乎可以推导出结论,目前商业数字化管理的模型的建立,离成熟还遥远,远未到可以标准化推广的程度。
路途再遥远,只要起步,就有到达的希望。
Next step is the right step!
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