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沃尔玛没有发挥出主力店应有的作用
当今的国内零售行业已经彻底告别了短缺时代,什么世界五百强知名的连锁大卖场开业人山人海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还,消费者是理性的,决定购买的因素是交通、价格、环境以及商品等,而不是世界500强的排名秩序。沃尔玛目前的运营能力在华东地区明显不如他的竞争对手比如大润发,其僵化的官僚的管理制度也是制约发展的一大诟病。在此情况下,印象城依托沃尔玛带动人流的美好愿望完全落空,而靠近沃尔玛的店铺基本全部关门,这便是明显例证。在此,笔者希望国内的开发商们要引起警戒!现在许多的商业地产开发商认为只要引进了世界五百强如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等,后期成功运营就有保障,可见这个“金字招牌”不是灵丹妙药!
2. 标准店铺面积偏大
印象城的标准铺位面积120平方米,对于县级市来说面积偏大,120和80平方米的营业额基本一致,但是投入却差20-30%,导致租户的经营成本大幅上升,而这些租户大部分是代理商,一旦出现整体经营困难,对于代理商来说就是生死存亡的事了。印象城看起来很大,能买的东西却很少。对于商铺分割来说,这是商业地产含金量很高的“活”!不是想当然想怎么割就怎么割的,比如以笔者现负责这个购物中心来说,就与印象城的商铺分割刚刚相反,商铺分割的普遍偏小,面积太小的商铺造成招商引进的商户全为中小商户,国内或国际大牌环顾左右邻居,由于他们(她们)可不是“平常百姓”,人家要择“邻”而居,结果呢,造成国内或国际的知名品牌几乎绝迹。因此,商铺分割必须由量体裁衣!必须要根椐市场定位与业态、业种组合结合品牌落位来分割,而不是凭个人经验或想当然来任意分割组合,这一点希望国内的商业地产开发商们必须要从事吸取教训。
3.完全套用美国的购物中心管理模式,放弃对租户日常经营的管理责任
印象城对于各店铺的日常经营基本放任不管,仅作一个省事的包租公,这种模式对于那些大牌的直营店铺来说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像常熟这样的城市,绝大部分代理商都是代理商经营,代理商本身管理能力就弱,而且不在现场,这样绝大部分店铺出现购物中心不管,代理公司关不着的真空地带,这样做的必然结果是服务、卫生、形象,甚至连基本的开关门时间都不能保证,导致顾客意见极大。这种“故事”,笔者发现这绝不印象城的专利,现在即将在很多二三线城市上演,许多开发商“包租公”们,他们如今最热衷或最擅长的便是此道,就是提供基本的物业管理服务,想尽办法收取租金。
4. 停车场便利性差,开车的女性消费者惧怕
印象城对消费者来说最大的硬伤时停车场,印象城采取分层式夹层停车场,顾客需360度盘旋而上,坡道极陡,对于技术不佳的女司机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考验。看两边遍体鳞伤的墙壁就知道发生了很多的事故。最大的问题还不是这个,像常熟这样的县级市,绝大都数司机仍习惯于路边停车,怎么方便怎么停,印象城设计复杂、驾驶难度极大的停车场自然不讨消费者喜欢。简单的解决方法是增加路边停车位,根本的解决方法是采用地下停车场。
5. 宣传力度不足
据了解,印象城开业已经快2年时间,直到现在还有很大一部分消费者仍不知道印象城,在当地很多的顾客把沃尔玛就当成了“印象城”,从此也看出印象城开业后的品牌形象与营销推广方案是有漏洞的,恐怕印象城在开业后在宣传推广方面的预算投入严重不足是主要的原因。
6. 县域城市的消费者对于购物中心经营模式完全不适应
印象城是常熟第一家符合国际标准购物中心,和常熟消费者已经熟悉的百货采取完全不同的经营方式,有点像四不像,没有百货公司司空见惯的统一打折送券等促销手段,没有熟悉的百货公司空间布局,没有统一的服务规范。。。
笔者多年的商业运营经验发现,作为一个大型SHOPPING MALL的经营者们,今后应特别重视与密切关注各承租户的整体经营状况,因为,任何 一个成功的购物中心(或MALL)里,其实,每个承租户的成功都是互相依赖的!比如里面某一个承租商家的成功,必然会因为它的成功或鼎盛的人气,带来或引导其他周边承租户的成功,这就是大型商业综合体内商家的共生原理。因此,笔者特别要提醒那些只关注收益或太注重企业短期收益回报的经营者们,必须学习与掌握平衡的”艺术“,要重点评估商家素质!(一是租金,二是实力),尤其对于现在国内多数位于新兴商圈的大型商业或超大型的购物中心来说,更加要重视的是聚客主体或商家的吸客能力!
于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