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成功的节目背后往往含有很精细的逻辑运作,也许起初设置之时为想到这些细节会为整个过程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有些事情就是如此,暗合天道,所以,成功不是偶然。
《中国好声音》可以说是如今最为“纯粹”的一档选秀类节目,因为现今我国绝大多数选秀类节目虽然选的“才艺”不同,但是结果往往是俊男、美女的秀场,而《中国好声音》之所以脱颖而出,也恰恰是因为她选的只是“好声音”,而非“好脸庞”。
下面浅谈一下《中国好声音》成功的几大关键细节:
1、 旧瓶装新酒:变评委为导师
导师模式其实与往常的评委模式就其形式而言,其实没有太大变化,只可以说是评委模式的升级与变种;但是从感官、宣传噱头及象征意义来讲,导师模式却是一种“翻天覆地”的变革。
随着选秀比赛的日益泛滥,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各大卫视“怪招”频出,你选“草根”、我评“歌手”,可谓各显其能,而观众的口味却在日益升高,更严重的是“选手”群体逐渐成为了稀缺资源,据报道许多选秀节目的编导四处寻求“参赛选手”,更是重金招募,如民办“野鸡”大学招生一般的抢夺生源,各大卫视节目也纷纷祭出独门绝招,使评委阵容愈发强大,画的“饼”也越来越大,描述的未来也愈发“宏伟”。而由此带出的却是权利互换,以前弱势的“选手”群体反而更有主动权,有实力的选手更如“三国孔明”一般待机而动。
导师模式在此时逐渐发力了,从“被谁评选”到“入谁门下”,这是质的突破,如果当一位选手像你表述“某位巨星曾经指导过我”与“我是某位巨星的徒弟”之间,一定是后者更有含金量;且这种导师模式吸引选手的不仅仅只此,还有导师背后巨大的人脉资源及渠道优势,杨坤去年不断强调的“32场”演唱会就是这个概念,就算得不了冠军,也会有不错的发展。只此一点,吸引力就突增数倍,脱颖而出。
其次,导师分队的设置实际上是巧妙的引入了竞争机制。带队老师们都会希望自己带的队伍能出类拔萃,自己的学员最为“兵强马壮”,所以会想方设法争取“大将”,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增强实力,由此带来的是原本很难被调动的“导师资源”悉数被调动,各大导师从被动为捞金而宣传到主动为荣誉、为曝光度而战,纷纷竭尽全力,这是何等的突破,所以导师模式的成功是必然的。
结论:借力打力不仅是一门功夫,更是高深的营销学问;巧妙的引入竞争机制,不仅能增强看点,更可增强着力点,效果突出。
2、 步步“勾”心:悬念、争议不可少
从导师背对舞台的设置、会有几个导师转身、优秀选手会选哪一个队伍、谁会是自己队伍的脱颖而出者、谁又会是最终的冠军……悬念丛生,但却很自然,一点也不牵强,极大的渲染了节目的播出看点与效果。
(1)当选手登台时,用心表演,展示才华,此时导师是否转身往往扣人心弦,而导师们为了配合效果需求,往往都选择在表演结尾时集体转身,更加刺激;(2)首位导师转身后,又会很自然的拖出下一个悬念——会有几位导师转身呢?(3)当表演结束,多位导师转身,权利反转,大家又会去猜选手会选哪一位导师呢?(4)当自队“厮杀”时,谁最后又能脱颖而出呢?……一步一个悬念,设置既巧妙又自然,步步“勾”心,动人心弦。
不仅悬念丛生,争议更是营造节目热点的一大利器。
(1)在比赛过程中,我们能看到许多我们感觉十分优秀的选手最终却没有一位导师转身,导师美其名曰:“很好但没有特色。”其实这是在制造争议,大家开始吐槽;(2)一些选手的风格我们可能接受不了,但是引来导师们的大批赞美,这又是争议,大家再次吐槽;(3)许多很有争议的选手,却被导师看重,一路绿灯,大家重点吐槽;(4)分队后,队员实力配比不同,各具特色,这时又会出现大讨论,又是一大热点;(5)总决赛时,不管谁能夺冠,都会引起讨论及争议,而此时会带来大范围的讨论与争议,以及更大范围的吐槽……而这一切,恰恰使《中国好声音》成为了大家讨论的焦点,而吐槽越严重,节目越火,观众不知不觉被营销,被借力。
结论:无争议,不营销。好的营销会很自然的制造悬念、争议及热点,而这些争议点已被事先预估,从而一直控制在可控范围,并制造热点。
3、 精益求精:只为“好声音”
传统的选秀比赛,虽然选的也是“好声音”,但是后来逐渐变味,变成选择“好综合”,因为传统的评委正面选手的评选方式,致使选手的外貌、气质、才艺等方面影响到评委的评论,从而使许多唱功一般但外貌出众的“花瓶”选手脱颖而出,而一批才华横溢、实力超群但外貌平平的选手却成为“沧海遗珠”,令人扼腕叹息,其实这也不能怪评委,因为形象与气质等第一印象确实能左右人的好恶,而因为先入为主,“一优则优,一损俱损”,致使“好声音”变成“好形象”的比比皆是。但《中国好声音》的转椅模式则颠覆了以往的选秀模式,因为背对,所以评委根本无法知道选手的外貌情况,所以“声音”成为了评判的唯一标准。这样不仅不会使节目失去其原本的核心——选出“好声音”,更会给予选手及观众公正、公平、纯粹之感,使众多外貌平平、但实力超群的选手纷纷报名,更会吸引更多争议选手参赛,从而使海选范围更加开阔,选手唱歌愈发强劲。集全国“好声音”共同营造了这一经典节目,选出的也是真正纯粹的“好声音”。
结论:做事要做“绝”,营销亦然,这是一个“极致”的时代,将一件事做到极致,往往就意味着“颠覆”。
4、 借力打力:传统媒体、新媒体的有机结合
如果问这个时代的营销主旋律是什么,其实就是借力、制衡与共赢,而电视是传统媒体,报纸是更传统的媒体,网络、微博、微信则是新媒体。而一次优秀的营销,则是能集各种媒体渠道之力于一体,立体式、地毯式为标的宣传造势。而本次《中国好声音》在这一方面,可谓更加出众。
媒体团打分的方式《中国好声音》不是第一个做,但是确是做的最出彩的,因为其媒体团的范围可谓巨大,包括众多城市类报媒也成为其媒体团的一部分,共计凑成了99家媒体,声势可谓巨大。而传统媒体之所以愿意陪他们“玩”,其一是因为这是一档很火的节目,更重要的是因为这是一次很好的知名度宣传。传统媒体如报纸,地域性浓烈,受地域制约,往往影响力有限,而通过电视媒体则可以以几乎“0成本”向全国观众进行宣传,并且因为《中国好声音》的火爆而彰显自己是“极具影响力”的媒体,因为全国一共邀请了99家,就有他,脸面上十分有光;而对于好声音来说,要的只是几家大型的媒体,至于其他是多大规模的媒体,根本不去在乎,只要够99家,有此阵势就足够了,但是借这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力,不仅能为节目造势,突出其全国性,更可以借力宣传,0成本登上这些地方媒体,从而达到“四两拨千斤”的营销效果。
与新媒体的合作,其实更是借力打力的现实体现,微博、微信、各大视频网站纷纷以好声音作为讨论热点,并鼓励网友发表评论,各种吐槽,再加以合理引导,从而达到最优的宣传效果;而新媒体则获得了在电视媒体的曝光度与热点事件的噱头,更加体现出其反应迅速、互动性强的特点,从而获益匪浅。
结论:模式制胜已不仅仅是一句“大话”,更是可以实现的,通过合作,不仅能共赢、互赢,更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约宣传成本,一举多得。
5、 结语:变化也要计划,计划切忌“极致”
以上的各种细节也许是策划者于策划阶段就已经预料到的,也许是边做边完善的,亦或是做完了才发现“暗合天道”的,更或是至今仍“蒙在鼓里”的。总之,成功的营销总是“暗合天道”的,但是策划人却切忌事事预测到“极致”。
社会的发展是不断向前,日新月异的,你可能会知道明天发生什么,但猜不到明年乃至下个月会发生什么。老子曾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其实就是一种规律,会被质疑,却不会改变。而如果将一切都事事算尽,那么就相当于“作茧自缚”,将自己“缚”在一个圈里,一个框框里,也将你的营销标的也“缚于”其中,很难有大的突破。
做营销与教育孩子、治国其实是一个道理的,“治大国若烹小鲜”——顺其自然,合理引导,无为而治,天之道也,切忌事事算尽,物极必反,自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