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灌水休闲区 -  贴子
1566  |  1

主题:“马上有钱”什么的弱爆了 南京光马地名就有近200个

默默然

积分:1058  联商币:1618
  |   只看他 楼主

马,四足、面长、善跑的哺乳动物,在远古时代就被人类驯服,成为人类生产、运输、战争的伙伴和战友,并见证了历史上每一次大发展、大革新。马早已成为人类的朋友,马的高贵、忠诚、吃苦耐劳、向往自由的品质也已深入人心。即将到来的农历新年是“马年”,“南京城事”今起推出“马年说马”专栏。古都南京,遍地有“马”,从以“马”命名的街巷,到与马相关的历代名人;从公园里带“马”字的动植物,到“马”为主题的文物,其中的故事妙趣横生。今天,就让我们从南京的“马”地名说起。

南京马地名有近200个

根据南京地名网,除了“马路”一类表示“道路”含义的地名,南京市含有“马”的地名共计近200个。例如:马道街、马台街、走马巷、马家桥、马府桥、马巷、马场、马芳苑、马巷路、马子山、跑马巷、拴马巷、马营、马面头、马家圩、马府西街、五马街、白马村、小涧马、马家岗、马标、马群、驻马坡、饮马池、马路街、马府街、马桥铺、止马营、泥马巷、石马冲、下马坊、饮马巷、五马桥、五马渡……

这些地名的来源,除少数难以查实外,大都有其历史渊源,或与某人有关,或与某事有关,或与某一传说有关。它们反映了南京地名文化的丰富多彩。

扬子晚报记者查询了南京地名网发现,南京含有“马”的地名共有近200个。但是单是主城区范围内,马地名就多得难以一一罗列,比较有名气的有:马道街、马台街、马群、走马巷、马家圩、马府桥、马营、马巷,不太为人所知的还有马芳苑、马巷路、马子山、跑马巷、拴马巷、马面头、五马街、小涧马、马家岗……这些马地名中,有不少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南京时留下的,而其中最集中的就是东郊马群一带的马地名。

马群曾是朱元璋的养马场周边很多地名都有“马”

曾有历史学家认为,宋被元所灭,军事上的一个原因,就是失去了养马地,大部分军用马匹只能靠进口,导致处于被动地位。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南京后,自然要吸取前人教训,牢牢抓住马——这项重要的战略物资。

根据史料记载,明初几十年,朱元璋和他的儿子朱棣,都重视“马政”,要求民间广为养马,设有专门机构管理,并制定“牧马法”。规定,每十匹马设“群头”一人,每五十匹马设“群长”一人。当时南京郊野到处是一群一群的马。因此便出现了马集、马村、马塘、马场等乡村名。

朱元璋登基后遍览都城南京,发现了紫金山东麓的一片沃野,于是选择这里作为皇家的养马场。公元1373年,朱元璋在此设立管理牧马机构,牧养战马和皇家御马,并将大批番人进贡的马匹按马的毛色品种分开来养,马群因此而得名。各个区域也根据所养的马的特点来命名,例如养黄马的地方叫黄马,养青马的那个地方叫青马。

今天的“马群”是栖霞区一个街道,面积近18平方公里,北接仙林,位于全区的最南端。从遥感地形图上可以看出,马群夹在紫金山,以及东南方的龙王山、铜山、台山等一片丘陵之间,是城郊少有的可以策马奔驰的平地。

“马群”除了有过一群马,还有一群以“马”命名的道路。北片有青马路、天马路、金马路、黄马立交桥,以及奔马路、马群街、马群村、马房山等。环陵路上还有一公交站,叫“黄马”,紫金山东麓还有上黄马水库和下黄马水库。

只因一句“神马都是浮云”神马路在网上一度走红

马群一片有这么多“马”,但最出名的要数“神马路”。这是一条并不宽阔的道路,位于栖霞区马群大道东,北起青马路,南至金马路,全长约两公里,道路两侧多以厂房为主。

2010年一句“神马都是浮云”流行网络。有网友在南京“扒出”一条“神马路”,引来全国网友关注。“神马”就是“什么”的网络语言版,用来表示抱怨或感叹,常见与“浮云”连用。

根据南京地名网,神马路是2006年4月命名的,是近年来在东郊开发中,新修的一条马路。

“亚洲最大赛马场”今年举办青奥会马术比赛

马群与马的故事,到今天还在延续。为了举办“十运会”,2003年时市政府与民营企业共同在马群石狮路建造马场,占地1000亩,号称是“亚洲最大的赛马场”,可以同时举办4个马术比赛项目。但后来因为资金短缺,马场部分被租用做停车场。

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这个赛马场今年将迎来新生。有消息称,今年举办的南京青奥会上,马术项目将在这里举办,有关方面将在原马场的基础上进行修缮。今年夏天时,市民又能在马群看到骏马奔腾的场面了。

下马坊和止马营得名于明初,都与官员下马禁令有关

下马坊明孝陵神道起点,官员到此须下马

下马坊位于南京中山门外,在南京农业大学卫岗校区北门附近,而这里其实就是明孝陵的入口处。600多年前,下马坊东侧曾有一处军事机构,当年这里有几千名精锐士兵驻扎在此,他们的职责就是保卫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寝,所以其地位并不亚于京城内的皇家卫队,这支部队的番号就叫“孝陵卫”,孝陵卫后来作为地名一直留存了下来。下马坊设于洪武26年(即公元1393年),这是一座两柱冲天式的石雕牌坊,额上刻“诸司官员下马”六个大字,用以警示此处是皇家禁地,文武各级官员到此必须下马步行,以示对太祖皇帝陵寝的尊崇和保持陵区的肃穆,违者以“大不敬”论处。

2007年南京市政府建成下马坊遗址公园,公园内存放有不少明代遗物。如明嘉靖时期的“神烈山碑”为当年改钟山为“神烈山”时所立。另有一立于崇祯年间的“禁约”卧碑,碑面镌刻禁止损坏明孝陵及谒陵条款。而永乐皇帝朱棣当年为纪念生母,还曾在明孝陵附近敕建一观音寺,现寺已不存,仅剩一座石壁,即“观音阁大石壁”。此外公园内还有石马、拴马柱等明朝遗物。自公园开放以来,中断了多年的下马坊至大金门的这段神道恢复如初,保证了明孝陵陵寝的完整性,市民可沿下马坊-大金门-四方城-神道的路线,最后抵达明孝陵的核心区陵宫区,整体一线串通。

止马营官员到朝天宫演练礼仪,到此下马

止马营位于在朝天宫西南,东起莫愁路,西至张公桥,以朝天宫的下马碑“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而得名。现在还留有东止马营、西止马营和止马村等地名,均因止马营而得名。明洪武时期,朝天宫是朝廷举行国家大典前贵族大臣演练礼仪的场所。其西侧“道贯古今”牌坊前有一石碑,碑上刻有“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十二字,这种碑在古代俗称“下马碑”、“止马碑”。当时文武百官来到这里,都必须早早下马步行,以示崇敬。清朝后期,这里又是江宁府文庙和府学所在,是祭祀“圣人”孔子的地方,官员至此,也得下马步行。当时的附近居民就称此地为“止马行”,后来就渐渐讹传为“止马营”。

南京其他以“马”命名的地名

泥马巷

泥马显灵助宋高宗逃难

和“神马”一样,“泥马”也是网络流行语,相应地,南京也有一条奇葩的“泥马巷”。这条小巷位于中山南路桥西南,绒庄新村南侧,东起绒庄街,西至评事街,这条巷子从明代开始就存在了,相传“泥马渡康王”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北宋“靖康之难”之时,许多皇族被掳至金人的地盘,而康王赵构(即后来的宋高宗)却从金营里逃了出来。当赵构一直逃到建康江边时,坐骑却被后面追击的金兵射死了。正当他坐以待毙之时,一位牵着马的老道突然出现,让他骑马赶快过江。千钧一发之时,赵构闭着眼睛往马屁股上狠抽三鞭,这匹马便跃入江中,却如履平地,顷刻之间就过江上了岸。逃脱掉的赵构这才长舒了一口气,突然马将他掀翻在地,一溜烟跑了,此地后来被称为“走马巷”(在今泥马巷附近)。他只好步行,直至一古庙前,只见庙门上方书“崔富君庙”四字。内有一泥塑庙主崔富君,酷似送马让他逃跑的道人,而其手中牵着的泥塑马,身上似有水迹,转到马后一看,屁股上三条血淋淋的鞭痕犹在,原来救自己性命的人和马匹竟是神灵。赵构当上皇帝后,重修了崔富君庙,并赐“泥马庙”三字,现在泥马庙早已无存,但因此庙所在地而起名的这条“泥马巷”,却依然保存至今。

饮马巷赵构南逃时在此饮马

饮马巷位于中华门镇淮桥西,东起钓鱼台,西至磨盘街,其得名也与康王赵构有关。相传,当时赵构等众人被金兵一路追赶至南京,所幸建康府判杨邦乂引开金兵助其逃难。当时怕马蹄声惊动敌人,有马也不敢骑,只能牵着马走。途中赵构的马突然烦躁起来,想要叫唤,原来是口渴要喝水。怕徒生事端,赵构赶紧命人牵马去一井边饮水,马才老实了。而赵构坐骑喝水的这条小路从此就叫做“饮马巷”了。而附近的“饮马桥”也是由“饮马巷”衍生而来。

马府街郑和本姓“马”,官邸就在此

马府街位于太平南路东侧,因郑和的府邸曾在此而得名,因郑和本姓“马”,故名“马府街”。当年马府规模宏大,现在紧靠马府街的郑和公园(原太平公园)就是马府的私家花园所在地,旧称“马家花园”。据南京市文管会等部门1983年对郑和府邸遗址进行调查的结果,南京郑和府邸应以马府街一带为中心,其南侧可能到白下路,北则为太平巷,西抵太平路,东达长白街。

清末,原郑和府邸的所有房屋和马府街上的其他房屋全部毁于太平天国的战火之中,后来,马府遗址的一部分被建为徽州商人的“新安会馆”,解放前为江苏省立女子师范校址所在,直至解放后为马府街小学校址所在。

马标清末曾驻扎过骑兵团

马标位于珠江路东部,因清朝时期此处为骑兵驻地,所以得名于此。明朝时期,这里就是骑兵部队的驻扎地,称为“马军新营”。后来清军进入南京城后,就把南京明故宫和部分明皇城围圈起来,作为清兵的营区及其军事首脑机关所在地,形成所谓“八旗兵驻防城”。这里因范围广阔,军事条件优越,被清军占为军事要地;同时还立下规定,不允许汉人入内,而且如果骑马从这里经过,还得下马步行。清朝末年,官兵训练新军时,将其军事编制单位分为镇、协、标、营等,相当于后来的师、旅、团、营,其中“马标”是骑兵团,故留有此名。

(来源:扬子晚报网)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