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看他
楼主
全国2600万家企业规模,每年3000亿元的管理培训市场份额,但年度营业额在亿元以上的培训公司却是凤毛麟角。
企业进入门槛低,大多数属于手工作坊式运作模式,仅靠某一两个方面如师资、代理课程的资源包打天下,在这种管理培训领域的现状下,行业内企业同质化严重、核心竞争能力低下,难以形成大的企业品牌,企业被逐步边缘化。
针对这种现状,行业内各机构积极创新,或自发形成联盟、或快速收购和兼并、或高度整合校内资源……以求解决问题的发展之道。
小公司 业务难以为继 欲以联盟求发展
“我们每天要接十来个推销培训课程的电话、传真,基本上都是一些小公司。”说到这一点,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的培训经理刘女士很是无奈。“有时候很滑稽的是,两个不同的公司竟然推销的是同一个讲师的培训课程,还都说是机构自己独家的培训师。一看就是个皮包公司,有这种情况的我们当时就会拒绝。”这确实就是管理培训行业的现状,小公司如此发展业务将会难以为继。
“我们正在尝试以培训联盟的方式去争取大企业的订单。”来自北京乐惠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刘俊义做过了一些尝试,“我们有几家做不同内容培训项目的公司,结成了一个战略联盟,一起去参与一些大中型企业的竞标,已经初见成效”。对于这一类的培训公司,需要差异化比较明显,而且一定要有相对核心的资源,以契约的方式确定好合作机制模式。“不排除未来我们几家公司之间相互持股,从产权上建立内在联系,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我们就会充分共享客户、课程等资源,形成‘指头攥成拳头’打天下的局面。”
跟企业关系密切、为企业提供培训需求的行业协会,对联盟模式也表示极大的认同,中国钢协职业培训中心副主任鲁启峰还表示,不仅是培训企业,甚至像协会这类组织,都在寻求联盟的协作模式。
鲁启峰认为,每年培训机构要安排很多项目,如果每个项目都从“零”开始,从课程设置到师资安排,再到课程管理,则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完成。采取合作的形式,既节省人力、物力,又能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
钢协培训中心会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向合作培训机构提出相关培训主题,如:企业面对金融危机应该如何去面对?而培训大纲、课程设置、师资选择等内容则由合作机构完成,同时,合作机构要对企业的“诊断”提出实际有用的方案。在培训过程中,钢协将参与全程监控,了解企业在学习过程中的效果如何,以便及时调整以后课程内容。
实力机构
加强行业收购与兼并
北京盛景网联培训集团,号称要创办“经济型”管理培训机构,于今年初率先在全国20个城市推出MINI-MBA和MINI-EMBA课程,这是一款面向国内中小企业主的课程。首席执行官彭志强先生一直将“框架传媒”的发展模式作为榜样进行研究和效仿。“我们将加快收购培训公司的步伐。”彭志强说。
按照他的目标,在2010年上市之前,盛景网联将收购业界5至8家实力公司,用以拓展其在全国的培训业务。在收购之外,盛景网联还在大力发展加盟商。到2009年时,除了在10个城市进行直营外,还将在其他50个城市,建立加盟商的网点。所有这些发展的考虑与设计,都是为了快速建立成熟渠道,增加公司的销售额,增强企业实力。
行业快马
危机之中寻求发展机遇快速入市
北京万学教育集团是培训业界的一匹快马,公司2006年成立,2007年销售额就达到一亿元,今年2月获得了红杉资本和联想控股2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这让雄心勃勃的万学人如虎添翼,对进入高端人群管理培训领域跃跃欲试。
万学集团CEO办公室主任姜勇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管理培训领域市场发展空间实在是很大,对我们来说还是有很大吸引力的,虽然我们目前还是以研究生和公务员考试培训为主,但是我们将会择机进入高端管理培训领域”。但他也承认,目前的市场环境下,管理培训市场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危险之中蕴藏机遇,小公司该倒闭的就倒闭了,对万学来说,这也许会是我们进入高端管理培训领域的好时机,只不过时间早晚而已。”
业内专家分析,以万学教育集团现有实力和品牌影响力来说,一旦看准时机进入,将会对业界产生巨大的冲击力。
院校
资源协作基础上提供整体服务
高等院校一直是管理培训领域的生力军,拥有丰富的师资与课程资源。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副院长袁开红,她认为:“以目前培训自有资源的现状,很难以独自的资源与能力,满足大的机构客户对于人才培养和内部培训的全面需求。”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培训学院一直只专注于高端市场,面向大中型企业及政府机构提供高端管理培训服务,但同时也流失了一些中基层管理培训以及其他衍生服务项目的机会,造成客户资源上的浪费。
所幸的是,培训学院很快创建了一种校内资源整合与协作机制,充分地利用了中国人民大学在商学院、金融学院、外语学院、劳动与人事等学院的资源,“采用人才培养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模式,不仅包括管理培训,还包括企业发展课题研究、管理咨询、毕业生招聘等服务与合作内容,所有服务均采用模块化设计,分发给内部合作机构,最后由培训学院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整合规划、设计,最终给客户提供一揽子的服务”。这种模式在推向市场后,立即得到了一些企业集团和政府机构的欢迎,今年,学院已经承接了数家大型企业的人才培养战略合作服务项目。袁开红认为,“校内资源的整合与协作,事实证明是很好的共赢发展模式,我们将继续扩大这种协作范围,选择并吸纳校外,甚至国外的强势资源机构加入,形成优势互补的资源协作体,共同发挥整体协同优势”。
技术公司
创新技术助力培训服务模式升级
近年由于师资课酬不断攀升、客户需求不断提高,管理培训服务机构的成本高企不下,加之行业进入门槛低,低价竞争者日众,大部分的管理培训机构的利润空间被迫压缩。如何运用创新的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产品形态,成为培训机构一直关注的焦点问题。网络培训(e-learning)近年来被不少培训机构运用,然而却一直叫好不叫座。网站设计复杂、栏目繁杂、操作不够简便、学习应用缺乏人性化等均是造成教育培训机构花费巨大却收效甚微的原因。现在,一种整合了多种新鲜技术的模式开始在教育培训领域应用,将有效解决教育培训机构的困扰。
日前,记者亲自体验了一下这种基于网络与IT技术的全新的“虚拟校园”教学服务平台。如同网络游戏般仿真而易于操作,在“虚拟校园”系统中,记者扮演了一名初到中国人民大学进行学习的学生,自由“行走”于校园各个角落,参观学校的各项建筑设施,同时可以与周边的“同学”或“老师”随意交流。进入虚拟教室,记者可以随意点击课程目录进行轻松在线学习。
研发该系统的北京宽惠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苗卓君表示,此次做“虚拟校园”的目的,就是要更简便、更人性化地推动网络培训。“虚拟校园”整合了互动聊天系统与网络学习系统——“i动学院”。 “i动学院”是一款经济型网络学习系统,价格大大低于市场上动辄数十万的网络学习平台产品,更容易被广大教育培训机构接受。
“‘虚拟校园’、‘i动学院’,以及电子化办公系统、内部业务系统最终都被整合在一个叫‘i学通’的小界面里,形成一个互联协同、功能整合、使用简捷的工作学习系统。”苗卓君介绍。记者在针对人大培训学院制作的“人大i学通”上看到,“i学通”安装在电脑桌面上,开机登录即弹出一个小界面。界面上的按钮链接着不同的功能,包括学院新闻动态、学友网络、学习协作区、视频课堂、网络学院、网络传真、虚拟校园等。“i学通”是一个基于即时通讯平台,整合了虚拟现实、网络学习、电子化办公等多种功能的整体系统,让学习者能够更加简便、更有趣味地学习,使教育培训机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需求得到大大满足。
“‘虚拟校园’将成为教育培训机构的第二校园,大大扩大学校的外延。”与该公司合作的人大培训学院有关老师表示。据了解,该院已开始把“i学通”应用到日常招生与教学服务工作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政府部门
创建良好的培训生态系统
11月14日开始,为期3天的“第四届中国培训发展论坛”将在中国人民大学开幕。“中国培训发展论坛”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联合国内22家行业协会,于2005年举办,是教育培训业界的年度盛会。论坛开幕前夕,记者采访了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的李一扬处长。
“长期以来,培训行业处于散、小、乱、弱的状态,联合协作、整合集聚效应一直未能体现,这势必对培训行业的整体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李一扬显然已经关注这个问题很久,“这就需要创建一个包括研究、技术、服务、融资等各个方面参与的培训行业生态圈,形成资源整合、协同合作的全新生态系统,在行业逐步规范的过程中解决行业持续发展、提升的问题”。
“这个生态系统应由政府有关机构、行业组织、高等院校、培训服务机构、培训技术供应商、教育培训投资机构等不同机构共同构成。大家在这个生态系统内,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搭建发展平台,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形成良性的交流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