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营销企划 -  贴子
1639  |  1

主题:年入亿元餐厅账本曝出 3临界点直击运营生死线

fanc

积分:-24  联商币:1
  |   只看他 楼主

对于餐厅老板来说,有一样东西,比任何经验、攻略、教材都更有实战学习价值,那就是——账本。

因为你懂的原因,可惜我们不是常常能看到。但今天,我们请到一位年入过亿且赢利(这点很重要)的老板,他大方地给我们摊开了他的账本。

2009年底,这位80后的小伙子在鼓楼附近开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京味儿小馆,到了2014年,销售额就破亿,至今已开业18家店,还拥有多个副品牌。他的心得是:把账算明白。

账本显示,经营餐厅有三个“临界点”,碰了就是“生死劫”。

算细账

把握投入和支出的“黄金比例”

他叫尹彪,是“印巷小馆”的创始人。在他看来,开新店之前一定要把数据计算到位,才有赚的机会。

如果说投入和支出都在一个大盘子里的话,尹彪则有一套自己的“黄金比例”。我们用他其中一个店的数据举例,你就大概明白了。

按月流水270000元,店员9人,人均工资4500元,人均产值30000,平效1800,通过三四个月的磨合,把人均产值和平效提上去,使得流水上升。

这其中,有几个临界点,堪称餐厅经营的“生死线”:

总流水能不能承受房租,决定了你能否赚钱。而一般房租占总流水的15%是尹彪认为的合适比例,如果过高,则很难承担。

除了上图中的诸多因素,尹彪认为,店地理位置对平效影响很大。

人员也是需要把控的一项。多加一个人就多出一份工资,相应的流水就要增上去,如果增不上去,这人就是白费的。人员数量还直接影响着人均产值,这也是影响餐厅是否赢利的重要因素。

算大帐

这几项钱,要想好怎么花

尹彪的第一家店在鼓楼附近,面积只有55平米,就是这家不起眼的小店,开业四个月后便开始盈利,每月利润高达十多万元。

原来开店的顺序是先找个地方租,装修完后再想卖什么。但现在是先要考虑LOGO、定位、人均,把所有预案、可行性分析报告拿出来,才可以找地方。“原来那个时候允许你可以不想,现在不想就是等死。”尹彪说。

▲印巷小馆的店面

所以说,原来开店靠运气,现在开店靠算计。不过也并非所有成本都需要分毫计较,有些钱只有花到位才能有效果。比如说:

广告:有品牌就不需要了?

尹彪说他的第一家店成功归功于广告,在大众点评和电视上没少做投入,就在开张当天电视上还能看到印巷的身影。但那是6年前,只要稍微宣传一下效果就会明显。

现在更多则需要“自己打广告”。后来尹彪再开店选址时,就有一点注意,如果店开在路口把角,那么需要从任何角度都能看到广告招牌。

“不是有品牌就不需要广告了。”尹彪说,即便是麦当劳肯德基,也一样在广告位置上很重视。需要打眼,需要吸引人。

装修:是否作为长期投资?

▲批发原木自制餐具不失为一项“长期投资”

有些店追求极简装修,花尽量少的钱一样可以布置一个有格调的餐厅。但尹彪在印巷小馆上的内饰投入非常大。比如他第三家店投入300万,光桌椅就花了30万,一水儿的花梨八仙桌。

这在尹彪看来是一项“长期投资”,批发原木直接自制。即便过10年、20年,桌椅依旧耐用。就算是不想干这行了,花梨木造的桌椅板凳卖高价照样有人收。

中央厨房:建还是不建?

说到中央厨房是否有必要,历来也是各有各的说法。

▲中央厨房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对于学厨出身的尹彪来说,上学时候就听老师讲要建立自己的中央厨房。后来2013年他果然这么做了,规模是令人咋舌的:占地5000多平米,投资2700多万,在北京规模仅次于眉州东坡。

这家中央厨房足以承载50家店运营,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使菜品实现标准化生产;使餐厅实现源头直采降低成本;还可发力外埠市场。

不过目前就印巷小馆18家店的规模,这样的中央厨房未免大材小用。当初建是为了以后更大的发展,现在再看,尹彪认为中央厨房不适合中国,但要回到过去,他依旧会建。

2016年,尹彪说印巷小馆不打算开新店。因为市场不好,经济下滑,开店速度必然要放缓。这是整体大环境所逼。如果真要想开店,他还是会奉劝:定位要讨巧,选址更重要。

(来源:餐饮老板内参 作者:王田)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