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大悦城(00207.HK)发布公告称,以19.84亿现金款总额,将中粮酒店(北京)全部股权出售给天府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中粮酒店(北京)旗下主要资产为北京长安街W酒店,今年11月1日该公司100%股权以9.95亿元挂牌价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此次19.84亿元的出售价格,包含13.6亿元代价、89.56万元股东贷款及6.23亿元集团贷款。
自2014年9月开业以来,长安街W酒店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5年底,其税后综合亏损净额为1.48亿元,2016年底则亏损9614万元。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信息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酒店营业利润为-5772万元。粗略计算,从开业至今这家酒店至少亏损了3亿元。
这在大悦城早前的财报中也有所显示。2016年年报和截至2017年9月30日的运营数据显示,长安街W酒店平均入住率为55%和69%;联交所信息显示,年平均入住率仅为57%。其中今年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为790元/间,多项运营数据均为大悦城旗下所经营酒店中垫底。
大悦城早前对界面新闻表示,出售长安街W酒店是基于国资委对于央企投资回报的要求,公司结合自身发展战略,调整资产结构做出的决定。
长安街W酒店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南大街,于2014年9月开业,总建筑面积6.28万平方米,共有349间客房。其定位高端酒店,位处北京中心城区东单、国贸和第一使馆区商圈区域内。
位置优渥的长安街W酒店经历可谓波折重重。酒店前身曾是建于1990年的北京凯莱大酒店,而酒店管理方凯莱也是中粮自有酒店管理品牌。凯莱大酒店曾是北京地标建筑,并曾在2008年作为奥运会官方接待酒店。但是由于酒店大楼最初是按写字楼设计后改为酒店,因此建筑本身存在硬伤,从开业至停业曾累计亏损1.88亿元。
2014年,凯莱大酒店改建后,管理方交由国际知名酒店管理品牌喜达屋,并更名为长安街W酒店,这也是W酒店在中国的第二家酒店。改造后的W酒店曾被寄予厚望,中粮集团副总裁周政曾在开业仪式上将北京长安街W酒店的开业称为“公司发展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酒店位置绝佳、定位准确、产品一流,相信会带来持续稳定的客源。”
作为喜达屋旗下的全球现代奢华时尚生活品牌,W酒店的目标宾客明确为“时尚潮流的创造者”。但是从入住长安街W酒店的第三方平台评价商不难感受到,尽管酒店在设计上试图加入时尚、年轻元素,但从配色、灯光、动线乃至功能布局,都显示出一些用力过猛的陈旧,使酒店风格陷入“设计师对时尚有什么误解”(住客留言)的尴尬之中。
W酒店品牌特定的定位和长安街W酒店的国企背景,导致在设计之初出现矛盾,最后调整方案更接近商务酒店,而硬件设施和服务团队的不完备,导致投诉颇多,伤害了住客粘性。
尽管大悦城地产表示W酒店的出售为独立行为,与中粮及大悦城重组事宜无关,旗下其他酒店目前暂无出售计划,但放眼中粮系,酒店业务的剥离似乎正在加速。
就在W酒店被挂牌之前5个月,中粮集团旗下苏州凯莱大酒店和南昌凯莱大酒店的股权,均被100%挂牌转让,挂牌价分别为1.7亿元和2.1亿元。从中粮公布的数据来看,这两家凯莱酒店同样遭遇亏损。
中粮集团于1992年在香港成立的凯莱酒店集团,虽然有央企背景“加持”,但在国际知名管理品牌占据市场的冲击下,品质上难比肩一线五星级酒店,便捷度和性价比与快捷连锁酒店相比也并无优势,在酒店品牌上日渐式微。
由于将业务中心更多放在住宅开发和商业地产运营上,近年来中粮系的住宅系“祥云”、“壹号”等产品系,以及在商业地产运营上,旗下大悦城地产的大悦城品牌更为人熟知。相比之下,资产偏重且运营周期较长的酒店业,在盈利上并没有显现出太多优势。
在对长安街W酒店出售的回应中,大悦城相关人士表示,“酒店业是大悦城旗下重要业务组成,但并非核心主业”,未来更多“聚焦核心主业”,并计划“下一步将着力开发大悦城酒店自有品牌”,并择机在商业综合体内进行运营。
卖掉W酒店的大悦城,正在全方位设法强化自有品牌。在不久前的大悦城十周年品牌推介会上,一贯慢速做综合体的大悦城,也转向社区商业开出第二品牌线,并放言要在10年开出100家。
自去年开始,大悦城转向了综合体的轻资产运作,今年9月还和GIC、中国人寿成立并购基金尝试快速扩张,这个一贯“偏重”的央企正在试图更加轻盈地进入快周转通道,这也就不难理解此时甩掉“包袱”的决定。
(来源:界面 孙梅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