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式”商业地产:出路,还是困局?
中国的商业地产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项目的开发和运营几乎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就在这个不断跌倒又爬起的过程中,大连万达集团总结出了一种独特的开发模式——“订单式”开发,毅然成为得到业界人士高度评价的商业地产开发的成功范本,一时之间跟风者甚众。
然而值得玩味的是,这一广受好评的开发模式在推广过程中却并非一帆风顺,真正经由此种模式而获得成功的商业项目少之又少。这不禁让人生疑,“订单式”开发真的能从根本上改变商业与地产间“貌合神离”的状况吗?“订单式”开发模式之于中国商业地产,是出路,还是困局?在时间给出答案之前,我们不妨先做个理性的分析——
引语
商业地产的开发并不仅仅是一个生产与销售的过程,而是通过对商业物业的持有和商业运营来实现增值。在“商业+地产”的组合中,如果说地产是骨骼和肌肉,那么商业便是心脏和血液。只有两者协调了,商业地产才能健康运转。于是,伴随着以往照搬住宅项目“先开发、后销售”的运营模式的日渐式微,“先定位招商,后投资建设”的订单式开发理念开始受到广泛认同。
很多人都说,“订单式”商业地产开发好。可事实告诉我们,真正成功的“订单式”商业却很少。这其中的症结究竟为何?且听本期“商赢对话”一一道来。
讲诚信才能做“订单”
格林豪泰酒店管理集团事业发展部项目经理 宋伟
从理论上来说,“订单式”商业地产模式是可以推广的。但是,就目前中国商业地产的情况来看,进行大规模推广的条件还不成熟。开发商和商家需要采用怎样的方式合作,是由商业项目的目的性决定的。一个商业项目的立项、开发、定位、主题以及后期运营等各方面的因素,决定了它是要出售还是出租,或者打包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在“订单式”商业地产模式的发展中,诚信尤为重要。开发商和商家不仅要实现共赢,更要共同承担风险。现在,有很多商业地产开发商就是输在了“诚信”上。一旦前期的承诺兑现不了,“订单”模式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发生变形。比如,一些开发商虽然宣称开发“订单地产”,但他们真正关心的并不是按照主力店的具体要求建造商场,甚至不在乎主力店的租金,一味只想利用主力店品牌进行商业炒作,以此抬高产权商铺的价格。这就背离了“订单式”商业地产模式最初的宗旨。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回报的开发商很难得到我们商家的信任,这个障碍解决不了,“订单”模式的推广还将面临很大考验。
品牌资源必不可少
上海绿地商业集团 商业运营事业部总经理 李炜
“订单式”商业地产正规的做法是根据商户的行业特点、商业规模和功能划分等具体要求来打造商业地产项目。这就要求开发商在项目建造之前就做好“订单”,然后再进行投资开发。“订单”模式,让商家由以前的后期介入转变为前期介入,这对开发商来说,不仅降低了项目成本,更能照顾到经营者的实际需求,使项目更符合商家的要求,大大降低了商铺的空置风险。
“订单”模式的好处显而易见,可在实施过程中的难度也不小。可以说,目前绝大多数开发商都做不到这一点。现在推行“订单式”商业地产的开发商普遍的做法是,边设计、边建造、边招商。因为和品牌商家的谈判是个很长的过程,出于提高效率、缩短资金回流周期等方面的考虑,开发商还做不到先招商再建造。
要真正实现商业地产的“订单”模式,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这个商业项目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模,才能有足够的实力吸引品牌商家加盟并保证后期的良好运营,而小的商业项目不管是资金储备方面还是管理能力方面都无法满足“订单式”商业地产的要求;二是开发商要拥有大量的品牌客户资源。就拿万达集团来说,经过多年积累,它的品牌资源相当充裕,主力型品牌商家就包括沃尔玛购物中心、巴黎春天百货、HOLA家居、宝大祥青少年购物中心、新华书城等等。由于掌握了这些品牌商家的建店要求,使得万达对“订单”模式的操作显得得心应手。而如果缺少丰富的品牌资源,实行“订单”模式无疑将吃力很多。
中小开发商须三思而行
大华集团商业管理中心策划部经理 刘福贵
从实践来看,“订单式”商业地产模式本身是值得肯定的。大华集团在很多大型社区商业项目中,采用的都是“订单”模式。我们在项目规划之初,甚至在拿地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主力商家的引进。比如,在大场老镇综合改造项目(中环一号项目)中,我们引进了家乐福;在锦绣华城项目中,我们引进了巴黎春天。根据这些主力店的特点和要求,量身定做不同的商业空间,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盲目开发带来的风险,也使得开发商和商家的互动更加顺畅。
但是,对目前中国的商业地产来说,“订单”模式并不是通用的。“订单”模式有它自身的“门槛”,也可以说是局限性。我认为,只有持有型的商业项目才有可能采用“订单”模式,销售型的项目是做不了“订单”地产的。另外,为了吸引主力店进驻,开发商对一些大型娱乐场所、大卖场和高档品牌专卖店往往采取前几年租金降低的方式,这就意味着大量流动资金被占据,资金回笼缓慢。就这一点而言,如果没有雄厚的资金储备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实行“订单”模式几乎是天方夜谭。
由于资金链的限制,中小型开发商不可能以未来持有为目标进行开发。如果不顾自身条件盲目跟风,难免遭遇失败。
“订单”式开发值得推广
香港智尊机构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爽
“国内开发商在做商业地产项目时,采取的做法一般是先选址,然后定位、设计、建造,之后才是招商。而国外商业地产的运作模式有所不同,招商往往在项目建造之前就已经完成。这其实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订单”模式。开发商按照商家的具体要求为商家量身定制商业物业,有效避免了项目后期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如商铺与商家需求不匹配、招商不易等等。
目前,“订单”模式在国外已经相当成熟,但在国内的操作上却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订单”模式的推广十分困难。一方面,很多开发商没有足够的、能够支撑“订单”模式的商家资源;另一方面,开发商的实力不够,他们不能为商家传递足够有力的信息。
当然,对于硬件条件非常优越的开发商来说,比如万达集团、绿地集团等,因为商家相信他们的实力,“订单”模式操作起来也就比较方便。如果开发商的实力有限,那么就需要在包装推广方面做足功夫。比如,全面有效的市场调研报告,合理的商业地产运营模式,专业力量的运用以及开发商自身传递出来的信心……这些都能让商家产生认同感并最终使“订单”模式的运作成为可能。
结语
“订单”模式绝非不可复制,也绝非万试万灵。开发商与品牌商家的这种联合行动在具体实施细节上,还有很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订单式”商业地产也同样潜藏风险。不同定位和规模的商业项目,只有根据自身实际条件,前瞻后顾、精心策划,才有可能取得最终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