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可的便利老总邱源昶,在可的便利并入好德便利之后,便悄声隐退;前光明乳业董事长王佳芬在光明乳业欣欣向荣地时候,低调离场,著书《新鲜:我和光明15年》,这也许就是成功零售人的“归零”写照。
03年大学毕业,当时找工作比起如今可能要容易些,向我伸出橄榄枝的企业有好几家。“名气是最关键的,行业是最次要的;国企是首位的,私企是不去的。”父母的观点替我决定了我的选择,我进了当年的上海第十二强企业,一家本土零售超市。
一进公司,国企、名企完善的培训体系和强大的企业文化熏陶,让我庆幸自己的选择也许是对的。然而,培训结束下到基层,才让我遭遇到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强烈碰撞。零售业是一个竞争激烈、变化飞快、分厘必争的“战场”,同样也是一个入行门槛相对较低的行业,用一位营业员培训老师的话说就是营业员中“学历高的少,学历低的多;本地人少,外地人多;戴眼睛的少,不戴眼镜的多”。没有工作经验的我,对销售技巧、陈列、客诉、营销一概不懂,水平远不及那些工作经验丰富的营业员。
工作半年后,我陆续可以独当一面去处理些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员工的招聘培训、营销策划等工作。然而,零售工作的耗时、耗力、重复劳动,又让我对这个工作滋生反感。有时我会想象自己如果在一家外企当个白领,过着朝九晚五的写意生活;亦或许在三尺讲台教书育人,显得崇高些。我很难接受自己的工作是每天面对老百姓的柴米油盐,为了让利于民与供应商漫天砍价,为了让顾客满意甘愿当顾客的“出气筒”。入行大半年,我始终认为本科生在零售行业绝对是浪费的,以致于我在半年中一度琢磨着跳槽这门事。不过,慢慢的,心定下来了,我告诫自己,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觉得自己样样都可以,必须做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爱一行,将自己的企业打造成社会公认的“免检产品”是一件和造原子弹同等高深的工作。
行业的不同决定了工作性质的不同,然而对社会的贡献度是等值的。零售业的三次革命,将购物环境、过程体验和售后服务完美综合。我所从事的超市工作也颇具时代性。标准超市演变成“中央空调小菜场”,大卖场完善成了“一站式购物广场”,小超市改建成“24小时便利店”,这些创意和改变,让我们的零售工作变得具有划时代意义。
自从做了零售这一行,我发现自己特别容易满足。一句广告语的流传、一个营销活动的火爆、一个拱门的设计精美、一笔团购的洽谈成功、销售额的同比上升,都能让我从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我也在这些点点滴滴的工作中逐步成熟和成长起来,逐步开始感悟和思考零售的变革和发展,逐步在管理中加入先进的经营理念。我的管理随笔也经常见于企业内部报纸,07年也有幸成为《店长》的受访对象之一。
成功的零售人,一定是一个擅于思考、擅于剖析和创新的人,同样一定是一个有别于常人所具备的特质。2009年第六届中国零售营销论坛上,上海东方商厦副总经理孙秋明有这样一段话我反复阅读,觉得受益匪浅:“我们同现代化的差距,我觉得至少有十个方面的缺乏:第一,缺乏动力;第二,缺乏定力;第三,缺乏毅力;第四,缺乏魅力;第五,缺乏耐心;第六,缺乏勇气;第七,缺乏弹性;第八,缺乏沟通;第九,缺乏归零;第十,缺乏特质。”
一定程度上,国有企业的体制背景、改革的不彻底、制度的不健全、人际关系的盘根错节,往往使得你有了毅力缺了勇气,有了动力缺了定力,有了耐力缺了魅力。当你觉得要坚持做好一件事情的时候,却发现仅凭你的一己之力很难改变陈旧的体制,一个人的力量是如此的微薄;当你潜心做事的时候,却因为缺乏与领导的沟通而吃力不讨好。做零售,悟性是很重要的,悟性有时胜过几十年的工作经验。记得前可的便利老总邱源昶,在可的便利并入好德便利之后,便悄声隐退;前光明乳业董事长王佳芬在光明乳业欣欣向荣地时候,低调离场,著书《新鲜:我和光明15年》,这也许就是成功零售人豪迈的“归零”写照。
也许每个人追求安全、安定、个人实现的想法是雷同的,因此当我有机会进入一家国家垄断企业的时候,我还是毫不犹豫地去了。和零售业做了一次小小的“归零”。但做了几年零售人,也留给我许多的回忆和感慨。 (作者: 颜萍,曾任农工商超市168店店长,现任职某烟草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