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卖场不敢卖“臭豆腐”? 去年,中百集团销售额逾143亿,这样销售上百种大众食品的全国知名大型商业公司,旗下所有卖场却连一块块小小的臭豆腐都不敢卖。 昨日,全国人大代表、中百集团董事长汪爱群无奈地表示,因臭豆腐没有制定标准,无法判定合格,该集团也曾专门成立豆制品实验室,可惜也未攻克这一难题。 臭豆腐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食品,不同于其他豆类品,属于一种发酵的豆类食品。街头巷尾的臭豆腐都是黑色的,中百集团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制定了企业标准,发酵的臭豆腐却是一个“怪模样”,豆腐表面长的是“白毛”。如要和外面黑色臭豆腐长得一样,必须使用添加剂。 “可是,加多少量,用什么参数值,都没有一个标准。”汪爱群说,请教了工商部门,他们也说没有一个标准。 “作为商业流通的终端,我们与消费者直接打交道,平时不出问题,就都没什么事,一旦出了问题,执法部门就会认定为‘非法’”,汪爱群无奈地说:“国家没有标准,比较容易出问题的这些产品上面,我们还不敢来尝试!” 昨日,记者走访中百仓储、武商量贩、中商平价等超市,不仅看不到臭豆腐踪迹,“猪血豆腐”也是没有的。 猪血本身具有较高营养价值,但由于国内猪血的采集和制作工艺,大多处于简单、原始的低水平状态,猪粪、猪毛、猪口水等与猪血混杂,武汉几乎找不到符合食用标准的猪血制品生产线,超市没办法引进真正安全卫生、具有高营养价值的“猪血豆腐”。 一家大卖场老总表示,此前,该店在引进“猪血豆腐”时,担心其卫生安全,为此,专门组织员工深夜跟踪调查,只有发现没有问题才会进货。每引进一批货,花费如此大的人力物力,只得停止了“猪血豆腐”的销售。 其他大卖场的负责人表示,进卖场的食品必须三证齐全,但一些小民营、小作坊因为没有证照而被拒绝。如现烤的羊肉串、应季的凉拌菜、很多地县的特色农副产品,被挡在了超市门外。 与臭豆腐一样,中百集团在引进豆腐进卖场时,也同样面临“无标”之忧。 昨日,汪爱群在全国“两会”上建议,对于地方名牌小吃,必须制定地方标准。 汪爱群介绍,2003年以前,中百集团就制定了计划,要将豆制品引入超市,并依靠一些大作坊生产;2003年后,集团在卖场进行了工厂化生产,2006年,才进行了大规模的豆腐生产,其间同样面临着臭豆腐同样的问题,那就是没有一个标准,什么样的标准才是合格的? 中百集团专门成立了豆制品实验室,聘请师傅进行逐个破解,在相关部门进行备案后,使得白豆腐发展为日产十吨。 “标准的缺失,不仅导致一些基础的豆制品在正规企业不敢生产,更使企业不敢对一些地方名产品进行试制和生产。”为此,汪爱群建议称,地方特色的名牌小吃,只有地方制定标准,才能做到既保护了品牌,又能够做大做强;否则,这些名牌小吃将只有死路一条。 针对标准缺失带来的种种问题,新通过的《食品安全法》规定:企业生产的食品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国家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制定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