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印象机器人餐厅”位于广州大道北圣地银座商城。机器人身高1.3米,体重20多斤。脑袋是一个U盘大小的摄像头,铝合金构造起躯干和四肢,脚板是6个轮子驱动的铁板。
要上菜时,服务员就往它的左手托盘上放菜碟,在后台的电脑控制软件中输入桌号即可。机器人就会从厨房通道口出发,独自慢悠悠地滑到餐桌前,抬起右臂,四个活动关节“嘎吱嘎吱”地响,用充当右手的夹子夹起菜碟,再轻轻放在餐桌上。
“请慢用”,机器人还发出温柔的女声。记者很好奇,不知它的服务态度如何?把菜碟重新放在它的托盘上,机器人愣了一下,又抬手把菜碟送回餐桌上。记者再次把碟子放回托盘,没想到,它有些“生气”,转身离开。
“我设计的时候,就设定每桌只能同时送两次食物。我这个机器人耗电很快,送一次菜要耗时5分钟,送5次就用完电了。所以必须控制它端菜的次数。”刘熙旺说。
这时,机器人拐弯回到了厨房通道口,说“请换电池”,原来刚好需要充电了。服务员接上电源,它便安安静静地休息补充能量半个小时。
把大学梦想变成现实
“我大学时的想法很疯狂,想开一家餐厅,端菜的、拖地的、迎宾的都是机器人,全部替代人工服务”,今年27岁的刘熙旺已大学毕业两年多了,制造第一台机器人就花了一年的业余时间,“现在实际点,一步步来。”
近一年的制造过程,刘熙旺耗尽心血,花了近5万元积蓄。后来删繁就简,一切都从实用角度出发。比如可以扭动的腰肢耗电太多,就把躯干固定起来;本来想设计两只手臂可以同时端菜,但编程和操作都太复杂,容易出故障,最后便只留右臂为可活动关节。
正在制造第二个机器人
2012年12月底,“印象机器人餐厅”终于按预定计划营业了。然而,刘熙旺心里也没有底。开张那天,他凌晨5时就起床,把机器人抬到了餐厅实地调试,没想到,第一次它就出色地完成了工作。营业后还吸引了很多家长带孩子过来用餐,有孩子喜欢得不得了,甚至抱着机器人不肯走。
刘熙旺承认,这台机器人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功能单一,外观不完善,它也会“闹脾气”出故障,夹不稳菜碟直接就摔地上了。“困难都是要一个个克服的,这一个机器人不够好,我就设计第二个去完善它,总之坚持我的梦想。”现在,他已经在制造第二个机器人了,3个月后可以参加工作。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