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永辉是“老乡”的福建区域零售巨头新华都自上市以来,好消息并不多。当时同为区域竞争对手的永辉目前已经完成全国扩张之路,而新华都在向外埠扩张的第一步上,就几乎“马失前蹄”。
新华都收购易买得门店后,并没有借势开枝散叶,反而深陷苦恼,华东区域更是成了“重灾区”,严重拖累业绩,且频频传出关店的消息,剩下的门店也卷入关店传闻中。
买来的包袱
如果说去年新华都呈现了一份较为难看的年报,净利增长不到10%,今年的业绩更让人“惨不忍睹”。
新华都计划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幅度不超过30%。
不过,事实是,新华都没能止住净利下滑势头,今年一季度,新华都净利润同比下滑48.9%。最近发布的半年度业绩预告修正显示,2013年上半年净利润变动幅度为-85%至-55%,约1359万元至4077万元。
对于净利润变动幅度的解释,新华都将其归因于“受华东区域亏损以及部分门店关闭影响”。
事实上,华东地区一直是新华都业绩的“拖油瓶”。2012年其苏州门店及上海门店去年分别亏损1034万元、1793万元。而常州三家易买得门店亏损额高达4000万元。
日信证券分析师称,8家易买得门店合计年亏损额约为1亿元。另外,在福建地区,莆田新华都万家惠购物广场亏损2500万元。
2012年1月新华都常州3家店全部关张,而这些门店当时由易买得归入新华都收购不过3个月时间。当时新华都以1.25亿元收购易买得宁波、常州、杭州、泰州开设的6家大卖场。
新华都董秘龚严冰表示,常州几家店在收购之前就经营不善,公司接手后的经营效果也并未有多大改善,所以就选择放弃。据了解,在新华都未接手之前,常州公司的3家卖场亏损额高达4000多万元。
与常州店一样,新华都接手的这些门店似乎都有“天生缺陷”。
在新华都未接手的2010年,易买得在宁波、常州、杭州、泰州的四家分公司当年年亏损分别2885万元、2183万元、1906万元和479万元。直到被收购前,除杭州公司外,其余公司仍然亏损,包括苏州木渎店和上海三林店。
对于新华都而言,收购的门店似乎被施了关店的魔咒。2013年新华都又陆续关闭泰州店和苏州店。至此,新华都收购的易买得8家门店中只有3家还在营业。
不过,亏损门店关闭也没为新华都的业绩增点亮色。日信证券分析师称,新华都华东的5家门店一季度约亏2000万元。
下一个关店对象
迅速关闭没有前途的门店,而剩余门店自身或多或少存在的问题也使得新华都回天乏术。
生死牌似乎就在收购的易买得门店当中传递,谁将是下一个勒令关闭的对象?如今新华都收购的门店中还在营业的有上海三林店、杭州滨江店和宁波兴宁路店,虽然新华都杭州滨江店附近有住宅区和商务楼,据说在被收购前效益不错,不过,随着竞争对手世纪联华的开业,滨江店也开始前途未卜。
新华都在浙江的另一家门店——宁波兴宁路店的情况更难堪。
当地一家超市的陈姓经理称,由于新华都前身易买得的营运水准和经营状况很并不好,而新华都接手后也没有做出任何改变。此外,新华都在宁波当地的品牌知名度很低,消费者对其并不“感冒”。
而上海三林店的情况也没好到哪去。龚严冰坦承,上海三林店的经营效益差一些。上海汇智咨询首席顾问程岗告诉记者,三林店原来有苏宁相配套,后来苏宁撤走,生意就更差了。
事实上,上海三林店之在易买得手上就有问题,连供应商签约的积极性都不高。而新华都接手后,相当于贸然从福建闯入了华东市场,当地供应商更不买账。
某知名快消品华东区经理告诉记者,供应商并不看好新华都这样的新面孔。“新华都规模太小,在竞争激烈的上海很难做。而且收购的资源(易买得)本身就不大好,商圈位置也不出众。”
上述经理告诉记者,在一个市场能否立住脚跟,得讲究规模效应。单独一家卖场,产品的选择、价格谈判、供应商支持等方面都难以到位,在上海是很难生存的,更何况新华都并没有让外界看到与众不同之处。
除了没有规模优势以外,新华都在当初接手易买得门店时,还有许多遗留问题并未解决,而这些问题也可能成为导致门店陷入各种纠纷的导火索。
据了解,在新华都刚接手时,杭州店的业主华联发展集团杭州管理总部对新华都颇为不满,新华都常州店也曾陷入场地租赁、供货商、免费班车的纠纷当中。而最近关闭的苏州木渎店也传出了卖场和商户陷入纠纷的消息。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新华都收购的门店多多少少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如常州3家门店的位置备受诟病。对于新华都泰州店的关闭,一位熟悉泰州市场的零售人士分析,新华都泰州坡子街店虽然在市中心,但是超市在负一层,标识不明显,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超市。另外,坡子街周边以农村人流为主,超市并不是他们购物的第一去处。
从新华都的网点分布图来看,除了大本营福建地区外,新华都省外仅是星星之火,难以产生燎原之势。按新华都今年的12家门店的开店计划,除了收购的易买得门店在华东地区,还将战线拉至广东和江西市场。只是,新华都能否在这两个区域避免重蹈目前跨区域扩张的覆辙?
(本报记者:李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