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看他
楼主
看昨天的株洲新闻,得知淘宝将新开辟一个平台:产业带。株洲已经确定上一个株洲产业带,届时服装陶瓷烟花都能在淘宝产业带上买到。这看似好消息,其实对于株洲的服装市场繁荣没有帮助。
理由:淘宝商城的本质是跟传统店铺抢生意的,而不是帮助传统店铺抢生意的。
我们先来了解下淘宝。用最简单的比喻说明啊:淘宝最先就是相当于一个集贸市场,所有人都可以去那里摆摊做生意,并且淘宝也不收什么费用,所以很多人去了;后来淘宝开了个天猫,就是把在集贸市场上做生意做得大的那么些家或者想做大的那么些家集中到旁边的环境好点的地方摆摊,但是要收比较高的摊位费,毕竟那些人生意做大了,交点钱也愿意,所以,天猫也这么做下来了。现在呢?还是有很多人习惯在大的传统的集贸市场买东西,比如说芦淞服装市场,所以,淘宝就想吸引这些在传统集贸市场做生意做得好的人新开一个产业带去做生意。加上电商宣传的诱惑,很多商家都想往电子商务去靠,所以相信产业带也会做下去。
这么简单看起来,也不错,服装市场的老板们是店里做了生意,网上也做了生意,两头得利。其实这是真的吗?
其实不然:我们假设一个购物场景:某人熟悉网上买衣服,但是有担心网上的尺码和颜色等等会有偏差,于是就到服装市场的实体店去试穿问价都好,然后记下这个商品的条形码,回到网上按照这个条形码下订单,然后等着送货上门,这里看似也是皆大欢喜。
但有几个问题:网上和实体店的价格一致吗?实体店是否这个品牌的加盟商呢?实体店的促销员愿意吗?
我们在假设一下这个实体店是某品牌的加盟商或者经销商:某顾客在实体店试了衣服之后,不经意间说了一句,你这里衣服太贵了,我还是去你们网上店去买,然后扬长而去。留下这个老板和促销员发呆:我白忙活了这么久,我开这店图啥啊?
就这样,天猫或者产业带做了这笔生意,等于也就是这个品牌厂商或者可能是某个根本不需要门店的某个网点老板抢走了这个实体店的生意。实体店老板忙活半天给别人做了嫁衣裳。
随着天猫和产业带的做大。更多人选择在网上购物,然后更多人就不来逛株洲芦淞服装市场了,原先在芦淞服装市场做的几个大的老板发现产业带生意做起来了,也根本不需要门店了。请问,株洲芦淞服装市场这些门店还能做什么生意,或者说这些门店生意越来越差,最终日不敷出,是不是就会转让?转让或者市场萧条之后税收是否就会大量减少?
那么这里可能会有人还会提一个疑问:所以市政府在市场周边建了白关服饰产业园,什么龙泉服饰物流园,等等,就是吸引服装市场老板去服饰园里建工厂,做品牌啊。这个事情确实不能说错的,但是我其实一直担心:因为服装市场都是外地老板,并且很多是外地老乡组团来的,所谓湖北帮,江西帮,等等,并且还分细了什么湖北公安县的公安帮,监利帮,邵阳帮,南县帮,等等。中国人的传统是落叶归根,一旦能够摆脱不需要借助服装市场实体门店来展示的话,为什么不自己老乡回到自己的县城去办个厂生产,然后借助天猫产业带销售就好了呢?那样费用更省,等于是在家里上班啊。
所以,淘宝商城的天猫和产业带是和传统零售店铺抢生意的,所以传统门店不要奢望借助淘宝做大实体店的生意。
另外在说说现在闹得火的微信。微信最终就是抓住淘宝的这个和实体店抢生意的软肋,所以,微信的方式就是帮助实体店抢网点的生意。这点估计未来很多实体门店老板会明白过来的。
最后说说京东。很多人说买衣服上淘宝,买电器上京东。
京东的优势是什么呢?自营加自建配送网络。淘宝相当于一个集贸市场,京东就像一个百货商场。你去逛株百也好,王府井也好,都是统一收银的,但其实里面也是品牌厂商联营专柜自个卖自个的,但是商场提供统一的售后服务,除了问题,商场统一负责。这么说各位明白了吗?
京东去年双11和淘宝闹的凶,今年静悄悄了。因为京东也在思考模式:现在是淘宝的抢传统门店生意的模式,微信的帮助传统门店抢网点的生意模式,再加上京东的自个干自个的自营模式。因为京东很清楚,他这种模式做不远,所以,他需要想清楚,是抢传统门店的生意还是帮着传统门店抢生意或者想出一种新模式出来。
未来传统门店生意不会衰亡,只会越来越艰难。电商网络不会完全取代传统门店,因为中国太大了,人太多了。
格力的董明珠和小米的雷军打十亿的赌,董明珠是有自信的:万变不离其宗,以消费者为中心,有消费者认可的品牌,有绝对优势于对手的制造技术,加上先进的生产作为配套。而雷军缺乏的就是自有的生产能力,一个强势品牌是必须要有自己的生产线的,苹果只是一个奇迹。奇迹是不可复制的。
这就是微信未来的方向。团结更多的厂家,形成实体店和网上门店的联合销售,实体店和网上店之间互相不会抱怨,相反,实体店老板和促销员还会甘愿担当网上门店的试衣间和体验店,因为顾客在网上买的产品也算他们的销售。等于是实体店免费开了网店,而网店免费开了实体店。
---------------------------------------------------
海纳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