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的跨境整合
一直以来,跨国公司的设计中心、制造中心、营销中心可以设在异地,但唯有商业中心是贴近本地的。电商的出现,有可能改变这种现象。目前的电商基本还局限于境内,未来的跨境电商有可能彻底改变世界商业格局和企业格局。 二战后,首先出现了制造中心在全球不断转移的现象。先是日本,然后是亚洲“四小龙”,现在是中国大陆,未来还可能向其他国家转移。 21世纪前后,世界设计中心、技术中心、营销中心逐渐形成,与制造中心一起,形成了世界经济模块化格局,通过资源集中降低了运营成本。设计中心、技术中心和营销中心因为对人才的要求比较高,降低人工成本的难度比较大。但制造中心能够通过不断地转移降低制造成本。 传统商业则不具备制造业那样进行产业转移的条件。商业给消费者提供的是交易的便利,如果商业转移了则消费者购买不方便。同时,传统零售一般是现场交易、即时交易,所以零售商业机构一般离消费者比较近,设立零售商业机构时要考虑商圈的辐射能力。商业机构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即使是自助服务的商业机构也是如此。商业机构对地段的要求又比较高,大卖场这类商业机构是个例外,但即使是像大卖场采取“天天平价”的经营策略,商业机构的运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仍然比较高。除了正常的运营成本外,商业机构的库存、损耗和周转期也推高了成本。 世界经济的模块化,带来了产品制造和制造前期成本的降低。但产品进入商业环节后的成本则不然,由于传统商业必须本地化,商业环节的成本是逐步增加的。零售商品的完全成本结构中,商业环节的成本比例日益增加,甚至形成了畸形现象。 中国制造的1美元商品,在发达国家的售价达10美元、20美元,甚至更高。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中国制造的附加值低,或者说跨国公司的附加值高。当然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更多的则是因为发达国家过高的商业成本。所以,我们要认识到,售价中高于制造成本的并非都是附加值,更多的是商业成本。如果跨国公司真的有这么高的附加值,跨国公司的整体资本利润率也不会像现在这么低——当然,苹果这样的少数跨国公司例外。 企业的整体功能结构中,现在唯有商业功能还无法模块化。也正因为商业功能无法模块化,中国廉价的产品到达发达国家消费者手中时,其实并不便宜。这样,商业成本就成为世界经济模块化后的最后一个成本堡垒,在传统商业格局中,一直找不到攻克这个堡垒的方法。 电商的跨境交易,特别是平台电商的跨境交易有可能改变这种现象。 较低的制造成本,通过较低的电商成本,商品到达境外消费者手中时,综合成本有可能大大降低。 发达国家的电商以垂直电商为主,线上线下结合,价格体系改变不大。短期内不能寄希望于发达国家的垂直电商,除非他们受冲击而被迫改变。 中国电商之所以发展很快,与淘宝的出现关系很大。淘宝作为平台电商,没有既得利益的纠结。早期入住淘宝的C店,是传统商业体系外的,以颠覆者面目出现的。可以说,淘宝反映真实的电商成本结构。 中国的制造成本本来就低,再加上淘宝的商业成本也很低,于是快速形成了对传统商业的颠覆效应,也带动了中国电商的快速发展。 如果把淘宝的这种做法嫁接到境外,岂不会形成对境外商业更快速的颠覆?这应该是顺理成章的推测。 淘宝人均消费额最高的地区,中国台湾三个地区赫然排在前列,甚至超过了淘宝部门所在地杭州,这给我们更多遐想的空间。 淘宝在中国台湾地区能做到如此,除了相同的文化和消费环境外,可能还与距离较近,快递较方便有关。而远隔重洋的欧美国家,不仅有文化和消费环境的差异,还有物流的难度。亚马逊和eBay这样的电商巨头在中国经营并不好,就是没有解决文化和消费差异的问题。 国内一些电商正在尝试跨境交易问题。其操作模式,都是通过与当地公司合作,对方主要负责市场,而中方则以技术和货源供给等为主,从而实现本地化运营。一旦这种方式获得成功,中国电商不仅要对传统商业造成冲击,也将冲击国外电商。 国内的物流系统,随着电商的发展快速成长起来。现代国际快运和海运系统发展也很快,解决这个问题困难不大。甚至会如中国一样,电商的发展带动物流和快递业的更快发展。 平台电商的出现,至少给了解决成本的最后一个堡垒一个机会和技术的可能,最后以什么方式取得突破,并且由谁来突破,什么时候取得突破,我们无法预测。但可以预见的是,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会越来越大,亦会如同现在移动电商一样的火热。作者: 刘春雄 |
EndFragment- 该帖于 2014-2-13 9:10:00 被修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