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一:
一边是百货关闭的消息每月都有,购物中心去百货化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另一边是购物中心品牌集合店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现象二:
百货业相对发达的城市也是品牌集合店最早出现的地方,像四川、广东、辽宁、浙江这些省,从省会到地市都有;五六年前,连一向百货冷淡的云南曲靖、玉溪这种城市也出现了品牌集合店,其共性就是以客群为导向的产品模式。
现象三:
当下方所、走心、依恋SPAO等做的风生水起。
回顾:
1917年10月20日,中国第一家自建百货大楼先施公司在上海南京路正式开业。当时由于到商场的人太多,整个南京路都堵塞了。先施公司不单纯是一个购物的场所,开业当日,其附设的屋顶戏院、东亚旅馆和豪华餐厅也开张,杂耍、宁波滩簧、绍兴戏、京戏、变魔术的、吃点心的,一时间人山人海,甚至有人流连忘返,数日不归。
现在的传统百货是什么?
购物的场所 ,以客户收入和消费力为导向的产品模式。
是百货经营退化了?还是这么多年习惯买方经营,不能转换成卖方经营?
(注:本处所指产品是百货所经营的品类、品牌和服务。)
2014-10-17 13:17被设为精华,积分加20,金币加4如果我说百货和购物中心本质没有多大的区别,只是大小面积不同,会不会有人拍砖厉害?但是,你看看上文说的先施百货,再对比一下王府井百货,是不是因为早期计划经济导致的百货经营单一的结果......僧多粥少、占据最黄金的商业位置、联营分成(包租公)......让百货商场退化成只是卖货了?如果百货说小而局限,方所才多大面积,里面包含了服饰、书籍、文创、手作、咖啡馆、集会等,虽然他不是一家百货店。
所以,百货的出路首先是意识出路。
1)百货的产品不仅是看得见的品牌和商品,还有服务、环境、客户解决方案。百货同样是定位为先,根据城市及区域概况、地段、商业竞争、客群特征和消费环境进行定位。通俗地讲,定位就是要为谁提供什么样的解决方案,你是谁。定位清晰了,根据定位来进行业态规划,这个搭积木差不多,比如不同的业态根据消费者年龄和风格进行组合、人气占比大小业态的组合、不同业态配比不同公共空间的组合......,以功能和商品级次进行规划,注意业态衔接的科学性和功能的互补性,保证同区域客群的一致性。做完这些,一个百货商场的解决方案就开始落地了。
注:本处所写的客户是指消费者,我认为供应商/乙方不是客户,是合作伙伴。
2)甲方不是包租公,是服务者。包租公的典型思维就是我给你地方,你在我制订的规则范围内来做,做得好就做,做不好就换人。之前的百货运营,除了做好运营保障外,管理者大多盯着业绩、新款和活动三块,而乙方除了那几个大牌,基本处于弱者地位。所以,甲乙双方一向矛盾重重,不是你强我弱就是此消彼长,两者都不容易。服务者,就是百货零售化思维。甲方好比一个大的零售运营商,服务从品牌招商进场开始,装修指导、开业支持、人员培训、目标协同、营销平台化......,双方同生共长,当然必要的激励和淘汰是必须的。
AZ的影子- 该帖于 2014-10-18 10:31:00 被修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