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调研家乐福“会员嘉年华”的时候,感受到家乐福有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卖场几乎成了斜口篮的天下,不仅是地上堆的斜口篮,就连所有的堆头箱上面都变成了斜口篮。
我们首先就陈列的单品数做一个对比:一个1平米的地堆和堆头架大多数超市规定只能摆1-2个单品,而1平米的空地可以摆60CM X 45CM的斜口篮四组四层16个篮,在60CM以下高的堆头上也可以摆四组三层12个篮,90CM高的堆头上可以摆四组二层8个篮。很显然斜口篮的单品数远远高于地堆和堆头架。
回顾历史,家乐福是重庆各大超市中最早运用斜口篮,也是运用得最好的,过去一直运用于入口的主题促销陈列区和百货、针织的特陈区,特别是均一品的陈列效果使得斜口篮名声大噪。相比之下重庆本土的超市多数还没有用起来,或者是拿来了不会用,堆哪里、放什么、怎么放都没搞懂,这个东西学问大了,不懂就好好把家乐福研究透。
而今年在春节后的3月淡季,家乐福则是把日化、纸品、休闲、酒饮、粮油区域的地堆和堆头架都变成斜口篮了,整个卖场到处皆是斜口篮。堆头改斜口篮的变化是单品多了十几倍,而每个单品的陈列量则少了相应的倍数。这体现了家乐福顺应时节和顾客消费上做出的主动变化。首先3月是一年四季的最淡季,除了少量民生商品一天也冲不了多大的量。其次是现在的顾客消费越来越个性化,尽管家乐福平均一天的来客上万,你留意看家乐福的价签上,都有平均的日销量,看了这么多类别也就只有乳制品、低温奶这些区域每日上百的单品多一些。所以一个堆头一个单品摆上百个,即产生不了太多的销售,又严重地浪费了资源。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了家乐福从潜规则再往零售本质的转变,谁都知道家乐福的堆头俏,每个类别只有那几个堆头……而堆头改斜口篮后,特陈位翻了十几倍,给予了各个厂家更公平的机会,卖场也会从获取资源利益转变为更贴近市场和顾客的需求为特陈选品的出发点。
从家乐福这个改变我们这些做中小超市的必须要好好反思一下,我们自己真的懂小店吗?10年前,超市业才起步的时候,无论是小便利店还是大卖场,学的都是以家乐福为蓝本编写的标准资料,那个时候只有家乐福的可以学。
就拿堆头陈列标准来说,那是7年前我刚到现在这家中小型超市的时候,查看家乐福等各大超市的制度制定的标准,最后制定出来——厂家签约的一个堆头一个单品或按厂家要求,厂家未签约的一个堆头两个单品。后来我自己否定了自己定的这个标准,我们这个超市的日均来客数也就三四百人,一个堆头只摆一两个单品,看到的结果是很多堆头上饱满陈列的单品一个月也流转不到一次,而且一档特价结束后,堆头上的海量特价单品又是门店的一大麻烦。于是我自己吧它推翻了,在前年冬天在一个日均来客只有300人的店里,找了个转角堆头放了10个左右的关联性季节性百货商品。最后的效果非常好,如果还是坚持原来的标准,而这些东西谁也不敢去摆上堆头的。
而10年过去了,各个业态的特征和差异已经是泾渭分明了,我们做小店的必须对过去一些的学习外资大卖场制定的标志制度
进行自我修正,时代的原因我们走了一些弯路,但是现在我们必须回到自己的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