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电商“6·18年中大促”再起。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网络消费拉动作用明显,今年以来增速一直比整体消费高20多个百分点。但与此同时,假冒伪劣、虚假促销等问题仍未见根治,尤其在“双十一”“6·18”等集中促销时段,消费者更是心有余悸。面对网购“痛点”,消费者如何才能“买得放心”?
三大问题成“心头之刺”
在网购过程中,虚假宣传和夸大事实,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等产品质量问题,不及时履约、售后服务不到位等,是消费者的“心头之刺”。今年一季度,网络购物成为投诉量同比增长最快的服务类投诉,增幅达174.4%。主要问题有:
——虚假宣传和夸大事实。网购刷信誉、虚构信用评价仍是当前电商行业的一大顽疾。今年4月,阿里巴巴在打击“信用炒作”行动中,就将11家物流企业下架。
——商品以次充好、假冒伪劣。国家工商总局曾发布针对去年多家电商平台“双十一”促销商品的抽检结果显示,在207批次的样品中,发现5个电商平台上的15个批次样品属假冒商品或高度疑似假冒商品。
——不及时履约、售后服务不到位。近日,一名网友在微博上吐槽:上周一在京东上买了两本书,联系客服说下午送,结果没送。周二上午又说会有专员联系,等了一下午又没等到。周二晚上说周三上午跟我联系,还是没等到……
法规宽泛致“沉疴”难治
作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国家,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在加大对网络购物的监管力度,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如2014年3月15日起实施的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相关规定,以及同日施行《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等。
网购“沉疴”为何难治?业内人士认为,主要还是监管法规比较宽泛,一是细则未明晰,执法缺乏可操作性;二是监管难度大,无法面面俱到;三是部分经营者不履行规定,故意拖延推诿。
监管宽泛,易被一些不良商家钻空子,虚构交易纪录。目前对“刷单”等行为还缺少统一的管理办法,即便是部分地方先行先试,也受属地限制,没法做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相关人士指出,在网络市场的虚拟性、广域性、一体性与行政管理的现实性、地域性、分立性之间存在矛盾和不适应。
根治顽疾需政企努力
根治“沉疴”,政府仍需在完善立法和加大执法力度上下工夫,企业也需加强自律,完善信用体系建设。
5月28日,阿里巴巴、京东、1号店、苏宁易购、亚马逊等10家企业在《电商企业落实经营者首问和赔偿先付制度承诺书》上签名承诺,切实履行经营者首问责任,积极落实赔偿先付制度。
国家工商总局已宣布,将于今年7月至11月开展2015红盾网剑专项行动,用“互联网+”思维创新监管思路和方式方法,强化对网络交易平台的重点监管。
相关人士表示,作为电商本身,要加强诚信建设,制定规则监管入驻商家的经营行为。作为监管部门,除了开展专项行动外,还需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严格执法,创新执法方式等。
目前,立法部门正积极推进电子商务立法,核心内容是明确第三方交易平台要对网店切实负起责任,加强自律和内部监管。此外,国家工商总局提出,今年将重点建设“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监管系统”,对电商进行跨区域监管,将问题电商列入黑名单和灰名单。
- 该帖于 2015-6-19 10:51:00 被修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