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华润创业在2015年中已将华润万家等零售业务剥离,将零售业务出售给母公司华润集团(见华润创业公告),仅余雪花啤酒业务。
华润万家收购TESCO已一年余,华润万家的年度营收已超1000亿。
2014年开始,华润万家已逐步停止了新店扩张,并如沃尔玛一般开始在全国范围关停经营绩效不好的门店,如在重庆开业不到3年的华润万家长寿店;华润万家的门店收缩策略还直接波及兄弟公司重庆华润置地的两个项目,如重庆华润万象城,华润凯旋天地,当初说好的华润万家入驻,现在也黄了。
综上,大零售大卖场前景看淡的大环境下,华润万家连自有门店都开始挥刀自宫,那么贱价抛售与自身存在同业竞争的且持续亏损的零售大佬沃尔玛的股权则不足为怪。
然后,我们再翻翻华润万家家底,看看“华润万家”旗下的到底有多少个嗷嗷待哺的小朋友(刚好12生肖的数量),或许我们就会更了然了。
1、当家老大“华润万家"大卖场,已成为内资超市销售规模NO.1,但赢利情况貌似不及永辉,大而不强;
2、苏果,买回来的江苏零售地头蛇,与华润万家主品牌没有明显的业务区隔,在华润万家中镇守江南的一方诸侯;
3、BLT,定位略低于OLE的偏亚洲清新风格的精品超市,从第1家门店开业至今或许还不到5岁,装修风格有别于OLE,但对消费者而言都归为精品高端超市序列;目前网点数量不多,没有看到持续发展的迹象。
4、OLE,国内第1个高端精品超市,当然也是影响力、市场占有率最大的精品超市品牌,OLE算是华润万家在零售领域的成功尝试。
5、V+,装修升级了的华润万家大卖场,目前也未持续发展,全国V+超市数量屈指可数,连华润万家内部或许都很难讲清楚V+与万家的区别。
6、乐购EXPRESS,买回来的“洋孩子”,尚在磨合初期,感情培养初期,长远来看,会不会成为赔钱货尚不清楚。
7、VANGAO,好早之前就有的便利店,但就是没看到全国展开,仅多见于华南,尚未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便利店品牌,未来走向也不算清楚。
8、欢乐颂,华润万家的购物中心理想的实践,但成都欢乐颂开出来之后尚不算成功;
9、乐都汇,洋孩子TESCO旗下的购物中心,仅在华北区域少量的尝试,尚未大举发展。
10、VIVO彩活,一直被港资的屈臣氏、万宁踩在脚下,尚未看到翻身机会,在坪效、网点数量、销售规模这几个方面都与这个细分市场内的老大、老二有着太大的距离。
11、EWJ.com,华润万家旗下的电商网站,从市场推广力度来讲,远不及大润发旗下的飞牛网那么凶猛,即便如此飞牛网当前境况也只能用“3个字”来形容(你懂的)。更何况已错过了综合型平台电商发展窗口期的EWJ,最多只能成为华润万家旗下实体零售的补充。
12、VOI.la!,华润万家旗下的酒窖,当然我们很少看到过。
TIPS:华润万家的“12生肖”中业务重叠,定位交叉的品牌至少超过6个,除了“华润万家、OLE、苏果”之外,其余的基本都是非成熟品牌,都是需要价值再梳理,市场再梳理的“坑钱大户”。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卖沃尔玛的股权换现金,加强整合自身业务,谋求移动互联时代的新零售格局的尝试与转型,或许就是本次华润清仓沃尔玛的表面现实动因。
如果,把以上“12生肖”比作华润万家视同己出的“同姓娃子”,那么沃尔玛中国的35%股权可能连“干闺女”都算不上,以前之所以要认下这个“干闺女”一方面是“大家长”——政府的要求,另一方面当时有个外国亲戚还是一件撑门脸的事情……时过境迁,实体零售的“大户人家”的日子也不好过的情况下,当然首要考虑的就是把“外围赔钱货”甩掉为妙。
至于,博友们分析的华润万家从华润创业中剥离,回归华润集团,未来谋求内地A股上市,要解决同业竞争的问题倒不是核心问题。
总体来讲,从华润万家当前的业务组合来看,甩卖沃尔玛股权符合其自经营状况,也符合当前零售发展环境,对于华润万家而言既是明智之举,也是形势所迫……而且中国零业的并购大潮正在开启,将愈演愈烈。
(谢尚伟,2015年10月18日)
- 该帖于 2015/10/19 9:14:00 被修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