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多来,互联网金融以摧枯拉朽的姿态进入传统领域的各个行业,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各个产业以互联网+为支点迅速展开以互联网+为新思维的生产经营方式。一个月前,主打线上消费并且以全天实现销售额700亿的成绩取得重大成功的双十一还整余温袅袅,以开辟线下消费市场为蓝海的双十二便以前所未有的姿态隆重登场。支付宝双十二活动,是区别于双十一天猫、淘宝等在线零售的创新思维模式,主打线下零售市场。
消费、出口、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最近几年来,我国靠出口拉动的增长方式受到国外经济疲弱的影响效果差强人意。投资消费逐渐被赋予承担经济增长的主要责任,互联网金融的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快速发展,拓展了中小企业的投融资渠道,引导消费需求成为尚且未有被调动的主要力量。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消费拉动力始终不充分。针对此种情况,2014年开始,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扩大内需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作为保增长的重要立足点。2015年,各大市场主体逐渐利用互联网金融探索新的消费拉动方式,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双十二是支付宝场景下的新应用和新体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互联网金融大潮的影响下移动支付的发展将逐渐拉动线下消费市场,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基础实施是移动支付,移动支付改变人类新的生产生活方式,重塑消费场景,为宏观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基础设施是移动支付 支付宝乘互联网金融东风开辟线下市场
互联网金融主要是利用互联网技术而产生的各种交易,随着移动终端普及率的提高,移动支付渐渐的在商品和劳务交易甚至债权债务清偿中成为主要的交易方式。移动终端的有效利用,可以节省整个社会的资源和成本,是互联网金融普及和移动支付迅速扩展的核心基础设施。
近年来我国移动支付发展迅速,移动支付的形式更加多样化,目前市场上主要有短信支付、NFC近场支付、语音支付、二维码扫描支付、手机银行支付、刷脸支付等。线上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爆发增长,在淘宝,天猫,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第三方平台的大力推动之下,第三方支付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一定程度上来说,虽然第三方支付解决了企业和客户在商品交易期间出现资金风险的可能性,但也因为增加了交易环节而提高了整个行业的运作成本。当下,互联网金融以及互联网+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已经普遍为民众所接受,减少交易环节提高运作效率不仅已经不仅仅是交易双方共同的愿望,在现实上也已经成为可能。
阿里巴巴集团上个月公布了一份最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今年10月,中国每100元支付中有54元通过移动端的支付宝完成,这表明中国的5亿智能手机用户开始习惯于使用手机和应用作为移动支付工具。阿里巴巴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就是因为它拥有早已为广大个体所熟知并会熟练应用的支付宝。支付宝成立于2004年,如今拥有3亿注册用户,每天处理超过8000万次交易。支付宝不仅具有淘宝和天猫商城的支付功能,还在服务民生方面提供多功能的应用场景,能够处理水电费、票务、餐饮和出租车等多种类型的在线和离线支付,在增强客户粘性方面功不可没。
双十二期间,支付宝在全国200多个城市和全球12个国家地区,有30万家商店参与支付宝“五折活动”。也就是说,在参与活动的商家用户使用支付宝付款可享受5折优惠。支付宝业务下沉至线下蓝海,针对广大线下个体送优惠的活动催热了线下消费,最明显的是“大妈军团”消费热情瞬间引爆。参与活动的商超,比如家乐福、联华等客流量超过了之前的几倍。与此同时,商家“扫码”效率也更高,与刷卡、输密码、打印纸条、签字的银行卡支付,于现金找零相比,都节省了不少的排队时间。支付宝催生的线下消费市场的火爆同样引起了传统支付机构中国银联的注意,12日,中国银联与20余家商业银行共同发布了其移动支付方案“云闪付”。云闪付要求用户有一部具备NFC(近距离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机,持卡人就能在手机银行APP中生成一张银联卡的“替身卡”,即“云闪付卡”。云闪付用户可以在具有银联“闪付”标识的POS机直接刷手机支付,也可在线上商户通过银联在线支付进行付款,支付效率大大提升。
目前,以支付宝、微信为代表的二维码的阵营和以银联、通信运营商为代表的NFC阵营正掀起市场争夺大战。通过市场有序竞争,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低收费、更好消费体验的支付服务,成为两大阵营的经营商竞相“双12”支付大战的价值所在。在移动终端普及、支付场景多元化,安全性增强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移动支付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7月公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中国手机支付增长迅速,手机支付用户规模达到2.76亿,网民手机支付的使用比例由39%提升至46.5%。
支付宝催热线下消费 移动支付为宏观经济注入新活力
(一) 创生产方式:大数据将全面应用于实践 开辟线下消费金融新蓝海
互联网金融在过去几年爆发出的强大能量,已经将互联网金融的各个领域连成一个产业链。高速增长的众筹、P2P理财、理财APP等细分领域,正逐步改变传统消费习惯甚至生活方式。移动支付创新的生产方式不仅仅是培养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同时也将大数据的很好的应用到实践中。
这里有一组“支付宝口碑双十二”值得参考的数据根据@支付宝 官方微博披露的信息:截至19:00,永辉超市通过支付宝完成的交易额突破了1亿元;
截至18:00,1212当日淘宝电影观影出票数达到112万张,占全国票房近30%;
截至17:30,家乐福(专题阅读)通过支付宝完成的交易额突破了1亿元;
截至14:30,已经有40多万份炸鸡、25万多份汉堡、7万多份饺子、3万多份披萨、3万多份拉面被卖出;
截止14:00,超市便利店最受欢迎的日用品是手纸和纸巾,总共卖出了20.75万份;
截至10:00,全国市民通过支付宝口碑双十二,总共买走了近86万份牛奶、61万份面包。
移动支付是基于手机的一系列支付,包括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或者是以手机为载体而产生的其他多种支付数据。移动支付是消费者和电商平台、O2O平台、实体店门店之间产生的各种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有效的反应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消费能力,从大量的数据中可以很好的分析挖掘出商超的经营情况门店的流水等。他们累计起来就形成大量流水资料,掌握其经营情况便变得轻松容易。这些汇总起来的大数据几乎将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商家和个人网络其中,甚至消费时间和地理位置也会通过这些大数据获得。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为线下商家提供支付服务的同时,将来还可以为客户提供线下商业的会员管理体系、数据运营等服务。接入移动支付类似于传统零售业接入电商平台,新增一种工具和方式的同时,有机会沉淀数据,让商家更了解消费者。
同时,支付宝应用走出国门,本次双十二活动中,国内外参与的各类线下商户超过33万家,覆盖餐饮、超市、便利店、外卖、商圈、机场、美容美发、电影院等8大领域。活动国家主要包括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及中国港澳台地区近3万家商户。移动数据可以通过不同的手机终端实现,线下商家做好消费者服,将线下消费市场开辟成移动支付新的蓝海。
未来,更进一步的话,可以通过电子小票,为商家提供更为精准的商品与人群分析,将不同的商品或服务与不同目标人群进行精准匹配,进行个性化会员服务,提高线下商家的经营效率。移动支付一旦应用于庞大的线下消费市场,大数据获得的便利性可以分类做到更加细致全面系统。通过对涵盖普通百姓生活习惯的大数据的全面分析,更可以为消费者提供适合适当的服务,比如移动支付+电子优惠券,支付+订单等,引到消费需求,真正开辟线下蓝海。
(二)开启消费场景:支付应用场景多元化 提高客户粘性
消费金融最初产生于20世纪的欧美等国,近年来,消费金融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从房产、汽车等大宗耐用商品消费领域,逐渐进入到旅游以及日常消费品领域。伴随技术的发展,移动支付以及大数据的发展使得消费金融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从中国到全球,支付宝与口碑在线下商业领域的拓展已经变得很广泛,同时互联网与线下消费的融合也越来越深。双十二的应用场景已经从超市便利店迅速的铺开到餐饮美容美发,互联网对线下商业的影响与渗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家乐福接入支付宝4个月之后,到店客流提升了18%,门店收银效率也取得了很大的提高。除了支付体验之外,支付宝与口碑还能为线下商家提供平台流量、会员营销、数据运营等综合支持,提升经营的效率。
双十二支付宝活动,覆盖面涵盖商超、便利店、餐饮、出行、售卖机,甚至包含电费补贴等全品类消费场景。支付宝双十二活动做足了准备,活动之前进行预热,商家开放流量平台和营销工具。支付宝联合各类线下商户展开一系列促销,从8折优惠开始一路升温,双十二当天,接入支付宝的商家将直接全场5折大促。通过线上引流、门店推广、社交传播等方式吸引更多消费者。
双十二之于线下商业,成功的凝聚了数以百万计的商家、上亿的消费者,以及数万家第三方服务商,在全新的O2O生态中,互联网以技术、平台和数据反哺线下商业,开启新的商业智能时代。双十二线下消费成功的基础是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联通线上线下的金融运作。
对于客户来说,便利性一直是消费者的首选。便利性包括随时随地,随意接入。目前移动终端实现了这一点,给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应用场景,提高客户粘性。
(三)构建基础设施产业:为线上线下商业融合制造新的热点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为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必将带动相关金融基础设施的完善。这里包括宽带提速、移动基站建设,服务器等信息安全设施的强化。除了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网络强国的战略规划以外,12月16日,习近平将出席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也引起国内外媒体的注意,互联网更是被认为是不可改变的世界潮流,中国要顺势有为。支付宝在双十二取得的成功说明移动支付的未来定当前景广阔。移动支付是互联网技术的核心应用,利用互联网+思维,中国在拓展产业基础设施方面,结合中国产业现状,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移动基站。我国移动基站市场潜力巨大,自中国电信第三次宽带大提速的全面展开以来,它将使中国消费者的宽带接入速率迅速与世界发达水平接轨,加快推动了社会信息化进程,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自2013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宽带中国”战略以来,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速度加快,全面推进三网融合的路线始终在探索制定中。2015年9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15)65号文《三网融合推广方案》,表示三网融合试点阶段结束,即将全面推广三网融合,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扩大到全国范围。根据方案,将加快推进宽带通信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健全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管理体系。
第二是为信息安全产业料发力。首先,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其自身携带的风险属性使得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其次,我国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呈现利好态势。我国高度重视网络与信息安全,中国相继成立国安委、网信小组,显示出中国高层在保障网络安全、推动信息化发展的决心。“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建议,为保障国家信息安全,要将网络与信息安全产业培育成为我国高端成长型产业。再次,国内安全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持续增长,丰富的产品种类和庞大的产业规模需要信息安全的高度保障。近年来,我国网络与信息安全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年增长率均超过10%,2014年已升至约50亿美元。在国内注册的安全相关企业数量已超过1000家,业务年收人超亿元的企业20余家。同时,安全产品种类不断丰富,产品功能趋向集成化、系统化。另外,我国安全产业结构较为完整,市场整体趋势呈现出安全服务市场份额上升,安全软件略有下降的总体特征。
第三是宽带提速及4G产业链解析。首先,4G网络加快部署可以有效带动产业链快速发展。4G建网过程需要采购大量网络设备,并且随着4G的加速普及设备升级改造的的迫切性加大,相关产业链条将迎来发展。其次,将促进终端生产企业制造更先进、更丰富的终端产品,手机终端的更新换代将成为软件研发的相关产业方向。在今年上海GTI峰会上,中国移动提出两年内逐步实现4G全网提速到200-300Mbps的目标,积极落实包括“提速降费”在内的“互联网+”行动计划中一系列目标和措施。目前,虽然行业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有待提升,很多方面尚且不如国外,但从最近高层动作来看,国家已经把网络与信息安全放在战略发展的重要地位。在信息消费刺激方案中,宽带提速以及网络消费市场的爆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新常态下的移动支付+线下消费或推动宏观经济实现消费驱动型增长
五中全会公报强调消费将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动力,要力促消费升级,此外,国务院在11月连发两文力挺消费新供给。11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11月23日又发布《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与以往政府促消费的举措不同的是,此次指导意见着重指出部署消费升级来引领产业升级,并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来增加新供给,满足创造新消费。消费结构升级旨在引领消费的供给,通过解决供需矛盾来刺激经济,创造新消费,从而形成新动力。“双12”这种互联网支付+线下消费的模式,无疑对推动消费增长,消费升级具有重大的作用。
双十二当天,全国总共有2800万人参与双十二。恰巧的是双十二的当天是周末,纵然是大部分都会选择逛街游玩的时间里,也有近3000万人被引入各个商铺买买买。其中80后、90后仍为参与主力,占比超79%。而这一批人无疑是消费需求最强,而且消费潜力最大的一群人。此外,数据显示,双十二这一天,支付宝与口碑为线下商户总共带去了1951万新增会员。这意味着,与双十一线上售卖产品的不同,双十二已经成为一个互联网与线下商业融合的标志性事件,预示着互联网反哺线下的时代真正开启,在经济新常态下,移动支付+线下消费的模式正在催热线下消费,推动消费驱动型经济结构的形成。
- 该帖于 2015/12/15 15:37:00 被修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