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因为工作需要接触过很多零售同行,接触无外乎两种情况,一种为了交流学习提升,二种是招聘面试时。但是把接触过的所有人划分一下,我给他们定义成两种,一种属于“铅球型”零售人,另一种属于“乒乓球型”零售人。
铅球型零售人的特点:谈论行业问题时并非侃侃而谈,很多时候这种人并不愿意多谈,表现谦虚喜欢反客为主,乐于从对方处探知新的东西。但是当你不经意间问他几个专业方面的问题时,他总能娓娓道来如何去面对这些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的长处、短处、注意点。铅球型零售人总是很谦虚,总是把成绩归结于天时、地利、人和,归结于平台和团队。不仅从言语上表现出谦虚,从他的举止上同样表现的很谦虚,例如他聊天时的表情、眼神、坐姿等都会透漏出是不是属于铅球型零售人。
铅球型零售人不管身为高层管理者还是基层管理者,总是把工作经验不断进行沉淀,阅历的沉淀给人感觉没有缝隙,喜欢去探索新生事物,总是脚踏实地去追求新的进步,所以铅球型零售人是值得行业敬佩与学习的。
乒乓球型零售人不像铅球型零售人,铅球型零售人不管职务高低,做人做事的风格基本上都是一样的。但是兵乓球型零售人就不一样了,级别不一样,其表现内容有很大区别。
第一、位居高层的乒乓球型人在聊天时喜欢用:“我……怎么怎么“这种口吻。例如:我在XX超市干总经理时,两年把这个企业由8家店做到21家店,销售额从3个亿做到13个亿等等诸如此类自我标榜的话。我发现其实说这些话的人没有一个是企业老板,都是些职业经理人。
试想如果不是老板实行扩张战略,你就是有千般武艺又能如何?试想如果不是老板有雄厚的资金,你凭一己之力怎么能迅速扩张?如果新店发展的计划推迟到今天来实施,同行竞争如此激烈,连店面都很难找到,你又靠什么门面扩张?所以乒乓球型高管总是在成绩面前把自己起的作用无限扩大,在失败面前把自己本该承担的责任推卸的一干二净。
这就是典型的乒乓球型零售人的显著特点,就像乔家大院的孙茂才,由穷酸落魄的乞丐后后来成为乔家大管家,最后因一己私利被赶出乔家,进而投奔到乔家的竞争对手钱家。钱家对孙茂才说:不是你成就了乔家的生意,而是乔家的生意成就了你。这句话值得所有的职业经理人深思,特别是乒乓球型职业经理人。
第二、处于基层管理位置的乒乓球型人才则又是另一种表现。我在门店工作时作为管理层面试过课长、主管这一层级的人员,我就发现了基层兵乓球型人员的特点:
大型零售企业做过课长主管的,在面试遇到销售如何提升?毛利怎么达成?损耗如何控制?市调怎么去执行?等等这样的问题时对答如流,侃侃而谈。有时候我们很多面试官也会有一种错觉,认为像永辉,大润发出来的水平就高,一些频临倒逼或者被并购的零售企业出来的人员水平就差。并且处于如日中天的大企业出来的人自我感觉良好,针对薪资漫天要价,把借助企业平台上做出的成绩错觉的认为是自己的本事很高。
这几年我在面试外资企业出来的课长主管发现,这些人实操水平很差,眼高手低。不过借助于原来公司信息系统完善性,他们在电脑使用,数据分析方面很有水平,同时喜欢对新公司做“这样不好那样不行“的负面评判。但是民营企业出来的基层人员在实操方面是强项,喜欢亲自动手带头去干,而且对公司一些条件没有什么怨言。所以后来我招进课长主管时,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用分析型的还是实操型的,绝不看来自什么企业,我只招聘对企业发展能有帮助的。
结束感悟:一个人不要把平台的优势认为是自己个人的优势。大家肯定你时,是对你过去平台的认可,当然这里面也包括你,所以每一个人静下心来思考一下。你是否就是那个车轮上的苍蝇呢?把车轮的转动当成是自己的功劳。
处于商业变革中的零售企业,需要大量的铅球型零售人才。同时我们也时刻警醒自己,不要做乒乓球型的零售人。不仅时刻拥有空杯的心态去学习新事物,同时也要拥有筛子的心态沉淀好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