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底,国内实体集体刚看好未来小业态的发展势头,尤其是华润推出了乐购便利店“乐购express”着实让业内人士尤为看好便利店未来。随后江西南昌,福建福州甚至在政府层面都给予了便利店发展的高度关照。
然而2016年春节刚过不久,两则新闻似乎搅乱了人们视线。一是华润CEO洪杰下课,此人在任期内曾主导了华润对乐购的并购以及小业态调整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此时的调任是否也让刚刚开始的便利店事业半路夭折?二是《人民日报》发文称台湾便利店遭遇“中年危机”,由此给大陆便利店行业带来参照,似乎要警告大陆的零售人士,便利店也不是零售实体的未来。
那么大陆的便利店行业究竟处于怎样的状态?我们是否此刻也面临着与台湾相似的局势?必须弄清这些问题,才能看清前行的方向。
所以,靖安今天尝试着为大家做一个梳理。
一线品牌、门店数量双缺,未来市场依旧广袤
世界所有的商业公司都十分羡慕中国,也极其向往,重要原因就是这是个面积与人口都极其巨大的市场。如果能开发这样的市场,所收获的将是意想不到的成果。然而,大陆的便利店总体发展水平却并不理想,甚至还处于极其初级的水平。诸如7-eleven、罗森、全家等一线品牌,在国内的开店数也并不算多。
图片来源:7-elven成都官网。
截止2015年年底,该品牌在国内开店共计7135家,而台湾一省就5047家,而广袤的内陆市场只有2088家。可见在全国的开店密度极其有限。
我们再来看看罗森的开店情况。
图片数据来源:罗森官网
罗森在国内的开店仅仅集中在北京、大连、重庆、上海四座城市。开店数分别是上海461家,重庆107家,大连50家,北京34家,共计652家,只有7-eleven在大陆开店数的31.2%。
那么全家的表现又如何呢?
图片来源:全家官网
通过对三家一线品牌门店的统计,很明显就看出,一线品牌在大陆市场占有率并不高。这对于大陆便利行业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是因为竞争的激烈程度相对较差,可以有更多的本土便利店分享市场蛋糕。而坏事主要是指因为缺少更高的渗透率带来的示范效果降低,大陆的零售行业的发展虽然在数目上客观,但是经验方面先天不足,亟需一线品牌的指引。面对如此广袤的市场,一线便利店品牌还需要继续精耕!
本土品牌经营水平较低,市场竞争不够充分
如果说一线品牌由于受到相关政策及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致使难以快速抢占大陆市场,那么作为本土品牌的便利店应该有充分的发展才是。可现实的情况却并非如此,本土便利店首先是缺少品牌,很多便利店都只是一个极小的区域内的地方品牌,并且发展模式都是通过大卖场拖带发展而来,诸如在江浙地区常见的十足、好德等,然而经营理念也十分落后,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杂货铺,所以在面对大卖场、社区店的竞争下,显得乏力。这背后主要受发展模式的限制,靖安曾就此在《大卖场拖便利店模式存在哪些问题?》一文中予以阐述。
唯一具有影响力的本土品牌喜士多也是台湾地区的企业,并且在发展模式上仍然依托欧尚、大润发等大卖场。但遗憾的是,这样的品牌在市场的分布上也显得非常具有局限性,仅仅分布在沿海地区。
图片来源:喜士多官网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便利店市场其实一个竞争并不激烈的市场,也是一个在很长时间内被忽视的市场,在更多的城市甚至是没有便利店存在的,即使诸如好德、十足等号称便利店本土品牌,在消费者的眼中,仅仅是一个小型的杂货店而已,唯一与卖场和普通杂货店有区别的就是二十小时营业和相对明亮的灯光罢了。
应该考虑理转变理念,而不是所谓危机
在《人民日报》的新闻里,之所以提到台湾便利店遇到了危机,前提是台湾的便利店的发展水平已经相当高,单从密度上就非常可观,台湾便利店密度为全球之最,全台有1万多家便利店,平均每2000人就有一家。在这样高密度的情况下,势必出现品牌众多,竞争激烈的情况,有竞争才会有理念和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便利店的消费习惯已经养成。然而大陆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前文已经从一线及本土品牌的门店数量上进行了对比与分析。相对台湾而言,大陆地区的消费者还有绝大部分是没有体验过便利店的,换句话说,大陆本土的便利店还没有真正体现出“便利”的本真含义,这是大陆便利店行业亟需努力的方向。
何为便利?首先是时间便利,24小时任何时间都可以去买东西;其次是地点便利,学校、医院、地铁、写字楼,甚至包括所有具有密集人群出现的景区;再次是商品便利,便当(盒饭)、咖啡、鲜切水果、电池、手机卡、油盐酱醋一应俱全;最后是服务便利,复印、邮寄、缴费、买火车票、网购收货,都可以在便利店完成,几乎涵盖了一个人及一个家庭的全部需求。如果依次对照,我们发现本土的便利店只实现了50%的内容。
也正如此,大陆不存在所谓的消费群体对便利店购物方式的疲软,反而是有更多消费群体在便利店消费方式的培养。台湾的“中年危机”于大陆而言,毫无预警意义。
集体变革下,便利店或将开辟新局面
之所以过去一年便利店的小业态潮被引燃,既有实体零售本身疲软的原因,也有电商谋求新蓝图的推动。关于实体遇冷其背后的原因业内人士的分析已经十分充分,靖安就不再赘述,而为何说电商的变化反而也刺激了便利店的热潮呢?
首先是电商无法逾越的痛点——最后一公里物流的解决。受限于自建物流的高成本与第三方物流的不可控,诸多电商都期待便利店作为物流代收点能为其解决这个问题,如亚马逊就在杭州市内进行了试点。虽然效果并不显著,但至少,电商觉得便利店的多点优势是一个可以发掘的渠道。
其次是线上竞争充分,期待新的线下支持,提升电商平台的增长点。2015年要说最火的概念,那就应该是O2O,所谓线上线下的双向引流与成交,还是看重便利店门店数量优势,以满足消费者提货与换货的体验需求。不幸的是,O2O似乎在运作上跑偏了, 同时还受困于资本的束缚,诸多公司在去年集体“死亡”。但电商的追求并没有就此止步,后来又继续推出了升级版的O2O,也就是当下最热门的概念——全渠道。
那么实体零售要大力倾注心血在便利店方向寻求突围,这样获取成功的几率究竟有多高呢?靖安向来保守的认为希望不大。但是对整个便利店业态来讲,实体与电商的合力反倒创造了机会!
第一是消费者的便利意识得到提升。实体从大卖场和购物中心走向社区店,消费者也就慢慢习惯了在相对较小的场所挑选急需的商品,培养了消费者的理性消费,因此对便利更为看重。
第二是提升了上下游的服务水平。近来电商与实体的频频合作,特别是永辉与苏宁的合作对整个行业都是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的。双方合作的结合点是生鲜。电商生鲜是业内最看好的项目,永辉拥有强大的生鲜采购能力,苏宁有更多的消费流量,二者的结合是不错的搭档,但是要真正实现这一谋划,落地的具体环节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诸如生鲜配送、净菜加工、产地培育等等。中间渠道可以举一反三运用于其他商品,进而在行业内形成新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方式,这对于便利店多点、高频配送和新品开发都是一种促进。
第三是行业规范的提升。过去的零售发展,一直在终端进行,比如场地规模、商品陈列、活动促销等方面。随着消费者对这些形式化的呈现疲倦之后,实体与电商都将目标重新聚焦在供给侧,商品的内容成为了新突破点。这是回归商业的本真。O2O之所以容易死亡,根本原因是没有解决商品的问题,以饿了么外卖项目为例,其最受诟病的就是外卖供应点的不规范,在阅读《无缘社会》一书是,无意看到媒体对日本外卖生产场景的描述:“这里在卫生方面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一根一根手指连同指甲都进行了两次消毒,这才被准许进入米饭生产线……米饭生产线是传送带式的……”这足以让我们看到国内与日本的差距。
当整体行业真正重视了行业的建设,受益一定少不了便利店这个需要持续快速更换新品的小业态。
综上,便利店在零售大行业中绝对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想象的业态,尤其是在面对大陆如此广袤的市场环境下,可以开发的空间还十分充足,甚至有更多的处女地。但也面临着考验,有整体行业各个环节发展水平的限制,有发展模式的选择,更有经营理念的考验。只有在坚定未来信念和行事原则的情况下,才能成为最大的市场占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