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希望在阿里巴巴的虚拟现实世界中购物,那么你只要注视着想要购买的商品即可,例如梅西百货商店中Betsey Johnson的手提包,或是塔吉特商店中的海飞丝洗发水。这些商品都被蓝色圆点标记出来,类似于狙击手的瞄准镜。只要你注视这些圆点的时间足够长,洗发水就会从货架上弹出,悬浮在半空,旋转着展示。只需点几下头,你就可以完成付款,整个交易就像发生在你的脑海中一样。
阿里已生产15万个“1元纸盒VR眼镜”
今年早些时候,阿里巴巴超过沃尔玛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商。在上周五的“双11”购物节之前,阿里巴巴发布了虚拟现实商店Buy+。该公司表示,在推出首日的第一个小时内,有3万人试用了这一平台。而整个周四,试用该平台的用户数达到了800万。阿里巴巴为此生产了15万个Cardboard虚拟现实设备,并通过淘宝平台以约15美分的价格销售。
Buy+是到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虚拟现实购物项目。此前,宜家帮助用户通过HTC Vive去设计厨房,而奥迪在展厅内也通过虚拟现实去展示汽车。今年5月,eBay澳大利亚公司和Myer推出了“首家虚拟现实百货商店”。不过,这家“商店”实际上只是有许多3D商品漂浮在空中,没有电梯、试衣间和塑料模特,因此有些言过其实。在美国和欧洲,多家创业公司开发了模拟购物体验,带来了超现实的货架和机器人助手。今年早些时候,高盛预计,虚拟现实和现实增强零售市场的规模到2025年将达到16亿美元。
业内人士希望,虚拟现实能成为促进消费者更多购物的新方式,就像是19世纪巴黎的百货商店,以及90年代的互联网。纽约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媒体研究实验室创始人肯·佩尔林(Ken Perlin)表示:“虚拟体验没有必要去模仿现实。这将会自成一派,带来现实中不存在的元素。”
VR购物是国外品牌试水中国的良机
如果说阿里巴巴有自己的方法,那么“双11”就是虚拟现实购物的起点。“双11”类似于黑色星期五和情人节,但吸引的更多是单身人群。这是一场每年11月11日举行的购物狂欢。2015年,阿里巴巴的“双11”销售额达到了143亿美元,超过了美国所有商店黑色星期五和网购星期一的销售总和。通过“双11”,零售商将有机会在熟悉科技的年轻人群中测试新项目。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76%的Buy+用户年龄不到36岁。此外,这也是国外品牌试水中国市场的良机。Buy+上开业的7家虚拟商店分别为美国好市多(Costco)、塔吉特(Target)和梅西百货、Freedom Foods和澳大利亚的Chemist's Warehouse,以及东京御宅风尚和松本清药妆(来自日本)。其中一些公司尚未在中国市场开设实体店,而另一些公司才刚刚来到中国。
阿里巴巴无线事业部技术总监庄卓然表示:“如果你对一个中国人说,梅西百货是美国最大的零售店之一,那么很少有人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通过虚拟现实,事情变得更有趣。”他没有透露,阿里巴巴向虚拟现实的投资,以及相应的营收是多少。他指出:“我们并不专注于盈利能力。”当前的目标是“优化在线购物体验,让体验变得更有趣、更具沉浸感和体验感。”
为了获得这样的体验,你需要打开淘宝应用,将智能手机插在Cardboard的背面。(这款应用是中文的,但外国人也可以下载。已有英语用户将其翻译成了英文界面。)在虚拟现实模式下,屏幕将会分成两部分。通过专用镜片,图像将呈现出3D效果。在你选择一款商品,并点击“现在购买”按钮(即持续注视商品)时,来自此前购物记录的送货地址将会弹出,供你确认。如果你已经关联了支付宝账号,那么就可以输入密码并完成交易。
庄卓然表示:“当用户习惯于消费某些内容形式,与这些内容形式互动之后,那么就会很难改回来。从2D向3D的发展将不可避免。”
在荒漠般的超市中购物你会感到孤独吗?
那么,在好市多商店中,用目光注视去购买商品的体验是否有趣?或者说,这是否很奇怪,就像是购物中心的“恐怖谷”,人们只是出于好奇才使用这一技术?
到目前为止,虚拟现实技术主要用于游戏市场。通过强大的虚拟现实设备,玩家可以探索奇妙的虚拟世界,与外星人作战。然而在Buy+中,你只是伴随着循环播放的音乐去浏览商品。体验发生在一间客厅,各种墙壁艺术就是通往奇奇怪怪目的地的门户。在选择其中之一以后,你会被看起来像是“星球大战”中的光束传送至一座城市的360度视频。在你到达之后,商店中安静得可怕。在真实的好市多超市里,你可以看到带小孩的妈妈和店员讨论最后一台折扣的电视机,然而虚拟现实中的好市多超市则是一片荒漠。你的虚拟人物只能看到各种商标。这是一种孤独、超现实的消费体验,在某种程度上令人无法满意。
然而,如果购物总是老一套的重复活动,为何我们会享受购物过程?Buy+中梅西百货的虚拟商店模仿了该公司位于纽约先锋广场的旗舰店。然而,在这家商店中浏览商品时,我感觉这并不是一种有趣的购物体验。我们前往梅西百货只是为了付钱购买Betsey Johnson的手提包?或者说,我们可以闻到香水味道,试穿毛皮外套,看看圣诞老人,喝一杯热巧克力,随后才决定是否购买这只提包?
真实世界的购物中心花了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去不断优化策略,而虚拟现实购物中心的出现才只有几年时间。关于到目前为止,为何虚拟现实商店总是在模仿真实商店,市场研究公司Forrester分析师J.P. 冈德(J.P. Gownder)表示:“在一开始,你需要面对被人们广泛接受的范式。”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传统束缚可能将被打破。Buy+的Freedom Foods商店就选择了这样的方向。该公司将牛奶什锦早餐、麦片粥和奶油放在野外餐桌上,而背景则是奶牛的叫声。
影响VR技术普及的障碍:设备和成本
现实增强技术也可以改变虚拟商店的发展方向。这种技术将计算机生成的图像叠加在现实世界之上。例如,你可以通过现实增强技术在真实的镜子前试穿一件连衣裙,或是试试看一张沙发是否适合自己的公寓。然而,这项技术本身很微妙,并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庄卓然表示:“如果你只是为一件连衣裙开发一套虚拟现实环境,那么就相对简单。但如果你需要调整连衣裙的大小,以适合不同体型,并大规模的去做这件事,那么在技术上来说将极具挑战。我们还需要一些关键的技术突破。”今年2月,阿里巴巴领投了美国佛罗里达州现实增强公司Magic Leap的一轮7.94亿美元融资。
冈德指出,目前影响虚拟现实购物普及的最大障碍在于虚拟现实设备。宜家和奥迪开发的环境都基于HTC Vive,这款产品售价高达799美元。与此同时,类似阿里巴巴使用的Cardboard成本可以降至很低,甚至完全免费,但这些设备的性能有限。此前基于Cardboard的虚拟现实购物体验,例如eBay的项目,需要用户离开虚拟现实环境,直接通过应用或网站付款。Buy+选择了一种权宜之计:通过头部运动的操作。在大部分基于Cardboard的虚拟现实空间中,头部运动帮助用户浏览虚拟世界,而在Buy+中,这样的运动还可以用于点击付款按钮。
一些评论人士认为,Cardboard是虚拟现实的缩水版本,可能导致用户不愿尝试真正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然而,零售行业的其他公司仍然相信,较弱版本的虚拟现实,例如360度视频和产品页面的3D图片,也能促进销售。加州圣克拉拉一家创业公司Cappasity的联合创始人玛利亚娜·阿尔希娜(Marianna Alshina)表示:“根据商品和品类的不同,我们看到3D图片将在线转化率提升了5%到40%。”该公司开发的软件帮助品牌方更方便地进行3D扫描。阿尔希娜表示,这样做给服饰鞋帽品类带来的帮助最明显。
可以看到,对大部分公司来说,制作商品的3D图片成本高昂、耗费时间,无论是像阿里巴巴Buy+一样先拍照后渲染,还是从商品的CAD文件入手。阿里巴巴的长期目标是与商户分享快速、低成本制作3D内容的能力,而商户未来某天或许可以开设自主的虚拟现实商店。阿里巴巴今年7月估计,创建单个3D对象的成本约为50美元,而未来的目标是将这一成本缩减至1美元。
根据中国媒体的报道,上周在Buy+上购物的第一人是阿里巴巴850万淘宝卖家之一、来自内蒙古的女孩孟雨夕。她以15美元的价格从塔吉特购买了一罐坚果。我也尝试从Buy+上的好市多商店购买一管牙膏。这家商店几乎完美地模拟了位于Harlem的好市多门店,但最终我发现商品无法配送至中国市场以外。我又在这家商店浏览了半小时,直到手机电量耗尽。这里没有任何香水味,但我也没有购买任何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