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零售行业而言,刚刚过去的2016年是理性开店、主动关店的一年。全国范围内,门店越开越小俨然成为一道不可阻挡的趋势,包括大润发旗下的喜士多、永辉旗下的永辉优选等等。便利店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市场中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上月,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了《2017年中国便利店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规模》。调查数据显示:如今消费升级、人口结构变迁催生“便利”需求,便利店增速领先行业。同时,随着90后消费群体崛起、全面二胎放开后年轻群体生活节奏加快、人口老龄化等趋势催生了“宅、懒、馋、急、忙、老”等需求。
实际上这一趋势,早已引发了广大零售行业龙头的注意。在过去的2016年,不同领域的产业和金融资本纷纷加大了对便利店领域的投资。
随着互联网普及,购物行为便从线下搬到了线上,电商成为了最具生态意义的平台,很多传统零售业由此受到冲击,百货商场、超市卖场、品牌专卖店在2015年掀起的一股“关店潮”,至今都没有消退的迹象。
线下零售业难道就真的不行了?这其实只是惰性思维下的一种产物。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带来一个新的时代,也会产生相应阶段的特点。互联网亦是如此,线上能量自然不可忽视,但线下也绝非没有生路。消费方式的改变,不代表需求本身的减少。
便利店为何在“关店潮”中杀出重围?
差异化、小而美,是便利店能够生存的关键。便利店提供了电商所无法实现的服务。最简单的一个例子,饥饿寒冷的夜里我们可以随时在便利店里吃上一碗热腾腾的关东煮,电商却不能提供这种服务。
商品组合的区别,让便利店与超市的形成差异化竞争。一方面便利店目标是中高收入人群,另一方面盈利的方式在于商品本身配置。便利店缩减了商品经营范围。在商品品类选择中放弃“大而全”的大卖场式做法,缩减商品经营范围,保留“高毛利、高周转”的品类。
除了鲜食、酒类,很多造型可爱、单价较高的糖果类商品只能在便利店看到。还有一些便利店自有品牌的小零食,如包着巧克力的跳跳糖、海苔芝士卷、鱿鱼细丝等,很难在普通商场、超市、卖场看到。这些商品的毛利率普遍较高,成为了继鲜食之后新的赢利点。
同时它缩减了商品数量,主要由于经营面积在100至150平方米左右,相较大卖场而言面积较小,便利店会为目标客群精选优质商品,减少同类商品数量。超市一般经营单品数在10000以上,而便利店全时只经营3000左右的单品,国外7-11经营单品数更少,仅在2600个左右。
有数据显示,便利店的渗透率从2015年的32%上升到38%,比网购高3个百分点。其中,有5家主要代表性企业销售额增速为18.2%,远高出其他行业生态。在二、三线城市,各便利店企业已经开始加速布局,便利店门店数量正在大大提升成为了实体商业寒冬中的一枝独秀。
便利店潜力有多大?
发达国家以欧洲为例,便利店行业就占据其社零总额的5%~6%;而在中国,这一比例仅为1%~2%,发展前景十分可观。2015年便利店行业销售规模同比增7.6%,位居各业态之首。预计2016年`2020年便利店业态销售额增速在8%~10%,增速显著高于其他业态。
根据国外经验,人均GDP接近5000美金时,便利店业态出现,人均GDP超过10000美金时,进入爆发增长期。我国人均GDP已达7500美金,区域便利业态快速涌现。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表示到2020年人均GDP将达到10000美元,如此看来,中国便利业态将经历一个黄金发展期。
此外,根据业界经验每3000人支撑一家便利店。日本1.2亿人共有5万家便利店,美国3.2亿人共有15万家便利店,市场均已饱和,而我国拥有13.6亿人,以6000人需要一家便利店进行保守估算,我国需要20万家便利店,而目前知名便利店只有2.6万个,市场缺口巨大。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超市便利店是对连锁化和标准化要求程度比较高的一个行业。以北京1万亿元的社零额来说,便利店的局限性显而易见。网点不够密集、提供的便利服务不到位、行业标准规范的缺失,导致个别经营业务成为消费者吐槽的重地。
因此,不少媒体评价,我国便利店仍处于亚健康状态。事实上数据统计,国内便利店单店日销售额最高的有1.5万元,最低的只有755元,相差20倍。这也就意味着并非所有的便利店都能从这个巨大的市场中分一杯羹。
此外,以7-11为代表的多家外来品牌日前高调宣布在华店铺扩张计划。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外来便利店企业和本土便利店将展开激烈的市场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