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商专栏:2019年伊始,几大发布会就成为了热点话题:快播王欣、工匠老罗、头条张一鸣同时发布社交软件,赚足了眼球,然而,最大的风头却属于小米,属于雷军。
笔者全程观看了red mi 发布会,雷军开场就将其定义为小米发展历史上重要时刻:新品牌red mi成立。其中更是出现了怒怼友商;生死看淡,不服就干;性价比有原罪等经典爆红句子,而从实际效果看,红米 note7的销量远超预期:抖音专场预购买数超500万,几十万台备货8分钟售罄,实实在在打响了2019年第一枪。
那么,作为零售从业者们,从这次的红米暴走,可以得到哪些启发呢?
性价比VS品质
雷军发布会里提到,红米手机把高品质放在第一位,极致性价比第二位,全球化第三位,这与之前小米一直把极致性价比放在首位对比,可谓是有战略意义的调整。
性价比是有原罪的,这也是很多品牌面销时常常会提到“一分钱一分货”这句话的缘由,这也和千百年来我们的购物习惯、思维有着极大的关系。但这种一分钱一分货是需要建立在买卖双方绝对的平等对等基础之上的,也就是卖方绝对了解买方需求,买方绝对了解卖方信息及市场等,然而这种事情在现实中永远不会发生。
追求性价比是很多零售企业一直在做的事情,但确实很多企业没法做到极致性价比,在这一方面,小米只做了两个字:死磕。但随着年轻消费者越来越多,消费需求越来越分化,性价比也越来越难把握;与此同时,性价比也是极易受到竞争对手攻击的部分,因此,小米这次的品牌战略可谓是为下一个五年做了方向性的铺垫。
高品质下的极致性价比,这才是零售从业者们未来可能的出路之一。
而做到这一点,需要的就是小米的死磕精神,死磕产品、死磕流程、死磕行业。
单品牌VS多品牌
对于企业应该实行多品牌策略还是单品牌策略,一直以来没有定论,从这次红米单独独立出来看,小米一方面是为全球化做出品牌独立决定,另一方面更大的可能是把red mi 与小米做出更严格的区分出来:red mi走高品质极致性价比,也即消费者说的低端机型,小米手机相对走中高端路线。这也就避免了之前竞争者嘲笑小米卖3000元左右机型的槽点。
多品牌策略不应该是企业为了规避风险而做的事情,而应该是市场分化、消费者需求的需要。
我看到了太多的企业,不仅仅是零售企业,为了规避市场、监管、合作商等风险,旗下设立几个甚至几十上百个品牌,这不应该是零售企业做的事情,因为零售企业一直以来的传统、作风就是踏实。
但如果是因为消费需求、市场需求而设立新品牌、多品牌,对于零售企业而言是有益的,而且是有必要的,这一点反而有些零售企业过于谨慎,以至于在项目初期就受到多种束缚,操盘者也苦不堪言。
比如几年前母婴市场开始火爆时,不少平台商家如百货中心、商超看好这个行业,也开始做大规模的调整,但我并没有看到太多企业能够完全用母婴的方式及思维、团队去做母婴,大胆一些,直接设立新品牌来运作,这种方式同样适用于家居、生活等多个行业,当然,更适用于想要做新项目,做新零售的企业。
爆品VS 爆品牌
爆品的概念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很多年前不少企业意识到爆品对于业绩、客流量、宣传等起到的良好作用,也对比乐此不疲,但随着市场越来越透明,爆品不爆也成为了很多零售企业做促销、搞活动时面临的问题。
除了本身爆品开发问题外,消费者期望值、边际效应等也决定了爆品越来越没有爆炸、爆发性,而此次小米新品牌的设立也给了我们一个参考方向,由爆品走到爆品牌。
雷军在发布会时提到:红米一年做好几款手机就足够了。同样,零售企业如果能找到自己的爆品牌,深度打造,同样前景可期。
除了爆品牌,爆品类同样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会员VS粉丝
我意识到小米的粉丝战略可以持续很多年时,是我当初买小米3的时候。
会员制是一个普遍的不能再普遍的概念,大到连锁零售商,小到一家店铺,都在用会员制,但其实,很多会员制除了收集数据之外,一些企业并没有深度挖掘会员制。
从这些年小米的发展历程看,我们应该更深刻的去理解粉丝的意义了。
会员和粉丝有什么区别?
会员和粉丝最大的差别:忠诚度。
会员是你的普通消费者,粉丝是你的复购消费者;会员可以不是消费者,也不会和你有任何关系,但粉丝即使不是消费者,也会和你发生关系,比如自觉宣传;会员对你不满意了,很有可能默默离开,而粉丝对你不满意了,会真心怼你,期待你好……
那么会员会变成粉丝吗?如何培养会员成为粉丝?
为什么非要把会员变成粉丝呢?会员和粉丝本来就没有联系。
从现在开始,培养粉丝,或者引导、开发粉丝,就可以了。
最后,雷总的八个字送给大家: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与优秀者同行,向卓越者学习,我们也可以变得不同。
(作者系联商专栏作者刘国正,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