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  贴子
  |  

主题:风头上的京东健康:任重道远

蛇眼财经

积分:3092  联商币:1550
  |   只看他 楼主

疫情之下,医疗健康起风了。作为一个风口,京东并没有错过这次机会,五月份以来,京东健康连续抛出大动作。一方面加强了与艾尔建等公司在慢病管理领域的合作,一方面发力下沉,在人事调整上也做了最新安排,大干一番的姿态呼之欲出。

在医疗健康领域,京东健康可以说是“后起之秀”。但京东健康的实际表现却并不差,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其在医药交易上刷新了历史记录,而且因为提供免费检测和捐赠的优异表现,受到央视财经的好评。

事实上,京东在医药健康领域的布局早已开始,如今已经遍地开花。但随着国家政策出台,新玩家涌入,互联网医疗领域正在掀起新一轮的争夺战。与此同时,医疗行业强监管、长周期、医患失衡等问题,仍然会成为京东健康持续发展的“拦路虎”。

互联网医疗蓝海之下波涛汹涌

商务部相关资料显示,2018年我国医药流通市场规模达到了2.1万亿规模,实现同比增长7.7%。医药电商作为医药流通的重要渠道之一,也受益于全渠道的增长势头,市场规模达到了978亿元,实现同比增长32.7%。

2015年-2018年,国内医药电商的市场渗透率也在逐年递增。不过,同期美国的医药电商市场规模是中国的7.5倍,这也表明中国医药电商的前景广阔,未来值得期待。

而医药流通领域仅仅只是互联网医疗的一个领域而已。我国的互联网医疗在挂号、问诊、智能问询、健康管理等整个生命周期领域的创新才刚刚起步,存在巨大的市场机会,可以说这些领域还是一片蓝海。

而这个蓝海市场,正在吸引四面八方的竞争者竞相涌入。前有BATJ这些互联网大厂,后有联想健康、平安好医生等知名公司入局,在这个领域强手如云。疫情期间,各家互联网公司更是动作不断。

首先是百度重启百度大健康业务回归医疗领域。3月12日,百度重启百度大健康,随后又宣布成立百度互联网**,紧接着频繁入股参股互联网医疗公司。这是自此前宣布裁撤百度医疗之后,百度对大健康领域的重新加码。

与此同时,阿里也出手医疗健康,强化其在相关领域内的地位。在百度加码健康领域的同时,阿里健康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委任朱顺炎担任CEO,并宣布与美年大健康等专业检测机构展开合作,腾讯则在Al医疗、互联网**等诸多方面动作频频。

与此同时,新兴互联网公司如美团、传统的保险公司如中国平安等结合自己的优势,纷纷切入医药流通、健康护理、医疗保险、养护等领域,各家切入方式不同,涉及的面不同,但各路人马杀入必然分吃掉一部分原本属于京东健康的市场份额。

这也让原本被BAT搅动的互联网医疗战事更加激烈,互联网医疗蓝海之下波涛汹涌。不过,京东健康也有自己的破局之道。

京东健康突围之道:全场景布局

相比阿里大健康早已上市,京东健康直到去年5月才完成最新一轮融资,之后才宣告拆分独立。随后,京东集团安排了京东零售CEO徐雷以及京东生活服务事业群总裁辛立军两员大将进驻京东健康,分别担任京东健康董事长和CEO,一系列举措表明,京东要在大健康领域全面发力了。

实际上京东健康的表现很不错。2019年7月,京东健康CEO辛立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当年7月,京东健康整体处于盈利状态。据多家媒体报道,当时京东健康业务的收入已经接近100个亿,比阿里健康都还要多。”

这样一个利好的消息,对于尚未上市而估值已经达到70亿美金的京东健康而言,无疑让人振奋。毕竟,相比早已上市的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算是后来者,而阿里健康在2018年才实现盈利,京东健康还未上市就已经盈利了。

实际上,京东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很早就开始了布局。

从2013年京东布局非保健类医药电商零售做起,到现在京东健康已经形成了B2B的药京采、B2C的京东大药房、B2B2C的京东健康、以及O2O的京东药急送等综合性医药服务平台,构建了“医药+电商”的全场景闭环。除了自营平台,京东还陆续投资了很多医药领域的技术公司,如电子处方、智能检测、AI医疗应用等等。

覆盖全面、领域宽广,加上快捷著称的京东物流,为京东健康的盈利奠定了基础。京东健康CEO辛立军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互联网医疗领域来者众多,能够盈利的寥寥无几,这跟医疗行业的复杂特性有关。京东健康能够盈利,关键在于扎根行业、在深度和广度上打穿行业。”

这正是京东健康立足行业的底气,这也是其与诸多竞争对手正面交手的筹码。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京东健康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行业隐忧依旧不可忽视。

依旧不可忽视的行业隐忧

医疗互联网化已是大势所趋,但这并不意味着互联网医疗风口之下,玩家们就都能够轻易过关,在这点上连大公司也未能幸免。

首先,医疗行业的严监管性质,使得自主研发的门槛很高。医疗行业关乎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稍有差池,就会对他人的生命造成损害,这就使得国家对医疗行业加大监管以防止企业浑水摸鱼,这对企业制药、售药零售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正是这个原因,即使强如阿里健康也是直到2018年才实现盈利,后来者盈利的就很少了,这对于刚刚微弱盈利的京东健康而言,也会是个长期门槛。

此外,药品的品质直接决定了消费者对互联网渠道的信任程度,现在购置药物主要通过线下进行,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很多消费者对于医药质量的担忧。

其次,医疗行业是长周期的“慢”行业,讲究慢工出细活。这种长周期性,对于京东健康而言,意味着需要长期投入,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资本驱动的京东健康而言,资本市场是否有长期投入的足够耐心,依旧值得商榷。

最后,处方药没有处方不能抓药。京东健康等很多企业目前涉及到的,多是一些非处方药。而处方药的利润空间更大,但是处方药需要咨询医师方可用药,平台企业在处方药上也不敢越雷池半步。

这些行业固有的桎梏,还需要探索更多的解决办法。基于以上考虑,于京东健康而言,想要在互联网医疗领域有所作为,依旧是任重而道远。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