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前段时间日本罗森便利店向7-elven发出挑战的宣传片吗?在该片中,罗森除了强调自主新品的开发质量外,还强调了送货上门服务。好一个贴心的方式,看得国内诸多便利店从业者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即开始增加自己的快递服务。
随后又有各大新闻报道快递公司佐川急便的日本SG控股和罗森将进行业务合作,这更加坚定了大陆便利店人士对于发展自主快递业务的想法。然而,靖安仔细搜索了国内有关日方便利店快递业务的新闻,结合国内形势具体分析后,非常想与大家讨论:自建快递业务,值得吗?
首先我们来看看罗森发展自主快递业务的基本初衷。 他们将配送区域设置为便利店周围半径500米,范围相对狭小。快递员将携带平板电脑和商品目录,在快递送达时向消费者介绍便当、日用品等通常在便利店出售的商品。一些不便出门购物的老年人和工作忙碌的双职工家庭可以当场向快递员订货。
从中可以看出罗森是出于对社会老龄化的现状考虑,为了满足老年人购物需求与出行不便的矛盾;而成交方式是网上下单,送货到家,与电商无异,而非O2O模式。那么这样思维方式是否适合中国的情况呢?
靖安深不以为然。
第一就是中国的老年人出行购物不是不方便,而是太过强盛与执着。中国大妈式的购物,经常是不远数里的换乘各路公交,连夜排队,进店疯抢。在购物的那一刻,完全不见老态龙钟的影子。
为了打折的鸡蛋,他们从凌晨开始排队。
这种热情完全不输于那些年轻的“果粉”。
所以,从满足老人购物的角度出发而发展自主快递,显然不合适中国的国情。
那么上门送货采用平板下单,促成线上成交呢?靖安以为这就更加low了。要知道,在中国收快递的族群几乎完全以中青年群体为主,他们个个都是线上购物达人。既然能在线上自主完成,何须再在你的面前使用你的平板下单呢?这既不方便,又涉及泄露隐私,完全不是理智的选择。如果非得选择便利店,那何不推出一个微信商城?这样岂不是更好?
在中国的便利店,究竟应该怎样处理与快递的关系?
目前,京东、亚马逊等电商推出的自提服务靖安觉得对于便利店就已经是个很好的开始。
作为便利店,必须要明确一个思路,那就是充分发掘“便利思维”,满足或者创造消费者的生活便利需求。同时,以此来提高消费者的进店率。自提服务显然一方面灵活了消费者收取包裹的时间,另一方面也在消费者取货时提升了进店率,增加了成交机会。这是一个双赢的模式。但也存在一个与中国便利店不相匹配的问题。
亚马逊之所以与全家便利店family mart合作,那是因为全家便利店自身有交大的库房,甚至还有停车场。这都为包裹的存放提供了空间。但是中国当前大多数便利店缺少空置的库房,而在便利店配置停车场的更是绝无仅有了。所以,这也使得许多大型的电商不会选择规模小的便利店合作。而这个电商带来困境就是网店分布不够,消费者体验度降低,影响电商的成交量。
因此,在靖安看来完全按照罗森的思维在中国复制便利店的自建快递业务是行不通的。况且,自建快递还面临着更大成本的投入,这对中国大多数便利店企业也是无法接受的。
2016-09-14 16:41被设为精华,积分加20,金币加4- 该帖于 2015/9/16 9:36:00 被修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