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9年开始,中国的便利店发展迎来了一个高发期。大街小巷一夜之间亮出了诸多名字奇特的“小超市”。但时至今日,一部分便利店已经歇业,还有一部分也在迷茫支撑,同时也还有更多的人在跃跃欲试。总体来讲,中国的便利店发展情况堪忧,至少与日本进入我国的“7-11”、罗森、全家相比,差距很大!
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差异?中国的便利店发展究竟缺了什么?
联商网今日刊载了两篇文章,一是《罗森叫嚣7-11 称要用5大战略打倒它》,二是《左手便利店右手金融 红旗连锁在下什么棋?》。从这两篇文章中我们大致就能看出些端倪。
第一篇文章中的视频中,我们看到的是日本人做便利店的精神,将全部的精力和人力全身心的投入到便利店事业中,无论是对品类的开发,物流的建设,服务的改进,求倾注了全公司的智慧与精力。让人感受到时一种认真,一种执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不错了,罗森的做法其实就将他演绎成企业的发展,一个企业的发展跟人的成长有着巨大的相似之处,专一与专业,对于品牌与事业也十分重要。而这正是中国便利店主所缺少的。
第二篇文章则直接暴露出中国便利店主的致命问题——缺乏专注!便利店与金融,这是说红旗便利店更好地利用金融提升发展规模呢还是依据便利店来进行快速融资?很显然是后者!这就是中国便利店乃至整个零售行业面临的问题!
历来,零售业在中国企业主的眼中都不是主业,要么是融资的工具,要么是主业的配套。既然是副业,那么可以想象企业主对其的重视程度了。根据笔者的见世面,将便利店的敬业者分为这么几类:一是卖场大鳄,比如华润旗下拥有vango,二是品牌商,比如顺丰旗下的嘿客,三是一些个体户经营者,比如在浙江杭州宁波地区聚集了大批的丽水人开设的夫妻店,后来也演化成便利店模式,虽然不够成熟,但总体规模还是相当可观,典型的有“身边”。
那么这些便利店主们他们在思考便利店的发展时,往往只考虑其是否能够生存,并不会更充分的发掘便利店的地域优势和未来空间。更多的时候在追求店总数量的规模,再在适当的机会将其专卖,短期从中获利。这是严重限制当前我国便利店向品牌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其实便利店发展空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大,当然挑战也月日剧增。如果中国人不改变对便利店的态度和思考模式,终究一天,在中国大陆存活的便利店将是日本企业的天下。
七七事变的纪念日刚过,让我们铭记历史的教训,不要让日本企业在新世纪里再对我国便利店商业再发动一次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