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赏金额:1个联商币 未解决
同样网络发达甚至优于中国的国外(北美、欧洲等),为何实体商店能够免遭网商电商影响,不会像中国这样实体店铺因网商而萧条?以加拿大为例,大部分服装、甚至电子产品等消费者仍会选择在Outlets、Winers等shopping mall进行购买,随处而见的大型商场门口熙熙攘攘之人群也可见人们的消费能力。是什么导致国外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没有像中国这样发生转变,或者什么原因使实体市场未能萎缩?
相对国内而言,就我看到的 一般家庭(典型加拿大的大城市中产阶级或更高)会选择开车到mall进行购物,有特殊需求或其他少数情况才会选择网购。。为啥?
95年美国的电商开始发展的时候,就面临着强大的沃尔玛。实际上在60年代沃尔玛就确定了一个原则,「从小镇入手,凡人口超过4000人的小镇就开店」,到95年沃尔玛在全美已有1300多个门店,而且主要在小镇,下面就是沃尔玛在全美的「细胞繁殖」式的扩张路径图(1961-2010)
2010年,美国整个电商行业1665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还不及沃尔玛在美的营业额,回到上面的结论:美国的电商目前只是零售业的补充(数据来自华创证券研究院张雪川,陈卓)
到2013年,美国电子商务的份额虽然不断在提升,但是仍然只占到美国零售业8%左右,传统零售业强大依旧,电商弱小依旧,不过由图可见,美国电商的增速是超过零售业的增速的(数据来自Business Insider)
再看我国的大环境:
我国发展电商时,传统零售业其实是欠发达的。
表现之一就是中国大卖场的普及率不高,连锁零售商的覆盖率也不高(数据来自华创证券研究院张雪川,陈卓)
其他
国美(1987年创立),在2014年门店数量1698家;
苏宁(1990年创立),在2014年门店数量1696家;
跨国零售商在中国的覆盖率更低,如下图,世界零售业霸主沃尔玛2013年仅有411家门店
表现之二:中国零售业态的集中度不高(数据来自华创证券研究院张雪川,陈卓)
上图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前20家零售商只占城市零售总额的13%左右。而截止2010年,中国最大的零售商高鑫零售仅占12%的市场份额。
所以,我国的电商开始发展时,传统零售业其实是欠发达的。
再看物流业
经济地理结构决定末端配送成本(最后一公里):人口密度越高,配送成本越低。美国地广人稀且人口居住相对分散。2010年,美国超过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仅9个
我们看到美国人口的分布密度很分散,而中国地少人多且人口居住相对集中。2010年,我国人过500万的城市就有88个,下图可见,中国每平方公里平均人口密度为130人,约是世界人口密度的3.3倍,且中国人口分布很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每平方公里超过400人;中部地区每平方公里为200多人;而西部高原地区人口稀少,每平方公里不足10人。
还有,就城市人口来说,我国的城市人口是全球最多的(数据来自网易探索)
然而,人口越稠密,某一城市日包裹配送量越大,物流成本就越低,物流业就越发达
(此图是同事吴昊制作,实际上包含下面几个部分的数据:
和一个蹩脚的公式)
城市人口多,末端递送的成本低,物流成本也低;
劳动力成本远低于美国,人工成本相对低,物流成本也低;
城市中央商务区地价很高,而几十公里之外的地价急剧下降,仓储成本可以有效降低。这对电子商务可行,对实体零售不行。物流成本也低。
所以
国内在城市群密度高的区域,网络购物模式运营成本低于传统零售 ;
综上所述,所以在国内的不同区域,电商都有优势。
最后回答一下问题,为什么国外实体商店为何未受到电子商务冲击?
对外来看,这是因为国外的传统零售业过于强大,导致电商对其的冲击有限;
对内来看,这是因为国外的物流成本高昂,一定程度抑制了本土物流业的发展。
——————————————————分割线————————————————
不过,美国零售业极强的局面也一直在逆转,也不能完全说实体商店为何未受到电子商务冲击。
比如下图的指数综合了超市沃尔玛、百货JCPenny、电器Best Buy和服装Gap等门店销售增长趋势,从2010年起一路下滑(数据来自Business Insider)
USPS、EMS包裹快递业务价目表;
奶茶那年应该还在大学呢,某相关企业的自建仓储的某张测算表;
自建的模型关于「客单价与物流总成本及商品毛利率」的敏感性测试;
嗯,跟好多家快递公司的快递员厮混了很久;
于是,在我国
现在60%以上的美国人都已经从网上购买过电器、书籍和服装。
事实上,传统零售业受到电商的冲击而停滞甚至萎缩,这在全球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美国也一样,国内的零售业也开始不断下滑,只是这个过程相比我国来说,实在太慢了而已。
(转自知乎)
附件下载区: 鼠标左键单击文件进行下载
附件:1.jpg (83K) 下载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