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博文选编 -  贴子
1458  |  1

主题:小众产品如何快速引爆?

粉丝研究院

积分:636  联商币:320
  |   只看他 楼主

在个性化产品中,“营销密度”是跨不过去的概念。个性化产品是小众,小众又要达到营销密度,这是一个矛盾的话题。


对此,刘春雄老师是如何解读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这个话题,我今天讲3方面的内容:


什么是个性化?


个性化不是差异化,也不是销量比较小的大众,而是人格化。它与性格、人格是同义词,不是有特点,而是这个特点人格化。


如果说一个产品从功能上有差异,这不叫个性,这是差异化,或者是大众化的边缘产品,也可以称为销量较小的大众产品。把销量小的产品等同于小众和个性,把个性当作大众的边缘,这是错的。


在个性化时代,个性化的产品往往会成为首选,所以它传播的势能会更高,因为它是少数人的最爱,少数人的最爱才是小众。所以个性不代表销量小,小众也不代表销量小,个性化的产品跨界成功,销量可能比大众产品还要大。


很多人从个性产品出发来做营销是对的,但是我们对个性的理解可能是不对的。


个性化产品的营销路径。


个性化产品有独特的营销路径,从小众聚集的场所开始,找到小众营销的精准的路径。


小众营销精准的路径从哪来?一是社群,人以群分,小众一定是因为个性相似所以在一起;第二是垂直平台,比如女性的平台,举个例子粉丝研究院的发起人丁丁老师,做了一款F玫瑰汾酒,从字面看就知道是一个女性化的产品。


△ F玫瑰汾酒


F玫瑰汾酒这个产品一定是小众,而且是有个性的。在这里要观察两个问题,一是产品的个性化够不够明显,如果仅仅是一个针对女性的产品,而不是个性化产品,做起来就比较难。


二是如果通过女性的平台,找到女性消费者,那么我们会说它在平台里,或者在这个社群里的消费者是高密度的,喝酒的女性本来就少,所以它在整个人群里可能是低密度的。


所以营销路径就一定要找到小众聚集的平台,或者是社群。


小众产品如何达到营销密度?


我们把品牌叫做认知密度,知名品牌和不知名品牌的差别就在于认知密度不一样。


比如一个品牌只有1%的用户知道,那它就不是品牌,因为密度太低了,假设有30%的人知道,那它就可能是一个品牌,因为认知密度已经很高了,达到临界点就可能会引爆。


这个临界点是多少呢?


我讲一个面粉爆炸的原理,在面粉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机械粉尘,当这些粉尘悬浮于空中,达到很高的浓度时,比方说每立方米空气中含量达到9.7克的面粉时,一旦遇到火星、火苗或者适当的温度,瞬间就会燃烧起来,形成猛烈的爆炸,其威力不亚于炸弹。这里的9.7克就是引爆的临界点,同样在传播中也一样,也有这样的一个数值。


在互联网时代,通过社群、垂直平台怎样才能达到认知密度?我觉得大致是3个方面。


第一,借助个性化的传播平台。比如自媒体,或者是意见领袖、铁粉、行业的IP、本地化的IP,他们本身就有传播性。传播有渗透性,有穿透力,个性化的产品,很难通过大众媒体来传播。


第二,要么有足够的认知强度,比如传播的数量、次数、人数,个性化产品往往很难通过传播数量来解决认知问题,更重要的可能是通过传播强度。最强的传播是什么呢?是体验、场景、参与感,这些与你简单接受信息所产生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今年,我们把粉丝研究院定位为游学之年,其实很多标杆性的案例,都有过讲解,但是大家的认知程度是不够的。为什么要去游学呢?就是我们要到现场去看,与高层交流,听专家点评,这个时候就会形成比较强的认知,我们把它叫认知强度。


个性化的产品,可能认知强度比认知密度还要重要。越是个性化产品,越是高端产品,越需要通过体验的方式形成强认知。“人货场”中,场就是场景,场景设计就是为了增强体验产生强认知的。


第三,即使我们找到了小众聚集的社群和集中的平台,仍然要聚焦,因为认知密度本身就是聚焦的产物。能不能聚焦于区域、聚焦于垂直,在小众里再来切块,形成更高的认知密度,把一个区域迅速做透,才能形成正向循环。


在更短的时间内,形成投入产出比的正循环,使产出大于投入。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用一个地方引爆的结果,来支持第二个地方的引爆。


和密度相关的概念叫稀释,稀释就是密度越来越低,如果一个小企业,又是个性化的产品,在哪个地方都想做市场,那么最后资源、市场一定都被稀释掉了。市场越来越稀释,浓度越来越低,离引爆的临界点就越来越远。


有人认为东方不亮西方亮,但只要市场被稀释掉以后,就一定达不到营销密度,达不到营销密度的结果一定是东方不亮,西方也不亮。


营销一定要遵循专业的做法,专业就是要在短期内迅速达到足够的营销密度,所以个性化产品的营销密度,本身就隐含了一个矛盾,个性化产品是没有密度的,但我们一定要达到营销密度才能成功。


总结一下,个性化产品一定要找到和它相关度最高的营销路径,就是社群和垂直平台。


在社群和垂直平台里,要形成足够的认知密度和强度,利用内容传播的渗透性和传播发起者的影响力,意见领袖、超级IP等等,继续切块儿形成更高的密度,只有这样才能成功。


本文来自:粉丝研究院一个专注个人提升的链接型菁英社群组织

粉丝工场Fanctory 首发 missfan006)

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来源


- 该帖于 2019/7/12 9:54:00 被修改过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