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博文选编 -  贴子
1971  |  1

主题:宝岛眼镜王智民:很多眼镜店只顾卖眼镜 不重视专业性|对话·零售人⑨

许一个诺

积分:276  联商币:138
  |   只看他 楼主

联商网消息:8月15日,宝岛眼镜董事长王智民做客今日头条财经频道和联商网联合举办的“对话零售人”栏目,聚焦眼镜行业发展,直接眼镜行业弊病。

目前我国主要业务为眼镜零售的企业里,已上市的比较少,宝岛眼镜至今都没有上市。王智民表示,跟上市相比,更重视企业内功的打造。考虑基础再扎实点再上市,这是对公司的负责,也是对市场的负责。

关于现阶段眼镜行业面临的问题,王智民认为主要有六点,一个是行业标准不统一,不同眼镜企业验光配镜的标准差很多;二是对专业的重视度不够,很多眼镜店只想着怎么把眼镜卖出去,这是对消费者很不负责的;三是目前还没有验光师准入考核制度,导致什么人都可以上岗给消费者验光;四是专业人才稀缺;五是存在一些不良商家,利用消费者对眼健康知识、对验配工艺的不了解,欺骗消费者,比如欺骗家长购买昂贵的“治疗近视”的套餐;六是行业对消费者的教育不足,很多近视患者、或者眼病患者,没有眼健康保护的意识。

对于公司的新零售转型,王智民表示,现在商业模式变化特别快,转型中最难的就是认识到自己处于什么状态、适合什么样的模式,需要不断探索和试错。“我们花了很多时间终于探索出自己的状态以及适合的模式,我们现在就是主攻社群和社交。”

以下为微访谈实录:

《联商网》:宝岛眼镜至今都没有上市,目前看来,我国主要业务为眼镜零售的企业里,上市的比较少。您是如何看待上市这件事的?宝岛眼镜以后打算上市吗?

王智民:跟上市相比,我们更重视企业内功的打造,近年来我们向数字化和专业化发展就是将企业打造得更强大的一种实践。所以考虑基础再扎实点再上市,这是对公司的负责,也是对市场的负责。

《联商网》:随着互联网发展,很多零售企业开始寻求线上线下融合,甚至更注重线上。宝岛眼镜在这方面有哪些变化或举措?

王智民:我们做了非常多的尝试和探索,几乎所有线上线下融合的玩法都做了。比如:

基于大量的消费者研究,我们有做社群和社交的线上线下运营,不断提高消费者对我们品牌、产品和服务的认知;

我们也在做赋能KOL、赋能消费者,发展S2b2C模式,不断扩大企业边界,吸引更多的人来为企业做销售;

实现门店和线上电商平台的智能化,做到消费者ID和商品SKU的精准匹配,从而有针对性地做营销,切中消费者需求;

在营销层面,从以前单一的广告投放变为多维入口、多触点、多场景的流量立体堆积和成长,当下时兴什么玩法,我们就尝试做什么,线上双微一抖、小红书、小程序、头条、知乎、社群、直播,我们都在做尝试,为的是通过不同内容,触达不同平台的消费群体,将各平台上公域流量转化成企业最终的私域流量,即我们说的蜂巢流量;

我们还很重视异业OXO,一个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是你和众多不同的企业一起分享资源,打造流量池,资源就是无限的了,这是流量时代的强强联合。

在消费者体验端,我们打造了眼视光大数据云平台,从线上预约、眼部数据智能化采集、AI判读、远程健康咨询、推送至个人眼健康档案全数字化运作,打造了智能化的服务场景,极大提升了消费者的体验;还通过线下健康筛查校园、社区、论坛、路演,给消费者最直观的体验式服务。

《联商网》:在新零售转型过程中,您觉得遇到的最大的阻碍或难点是什么?

王智民:最大的难点是商业模式的探索。

宝岛眼镜不仅在转型新零售,同时也在转型眼健康服务,两者在结合过程中,我们发现服务类型的经济,如果是高认知还好一点,如果是低认知就特别惨。因为服务性的类别加上低认知特别难推动,现在技术上的手段特别难,过去18个月来试了很多新的打法,后来才发现我们是处于服务和低认知的状态,因为大部分的中国人对自己的视力健康不重视。

现在新零售的玩法很多,商业模式变化特别快,在这个过程中最难的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处于什么状态、以及自己适合什么样的模式,这需要不断的探索和试错,我们花了很多时间终于探索出自己的状态以及适合的模式,我们现在就是主攻社群和社交。

《联商网》:我国眼镜行业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发展潜力比较大。宝岛眼镜有想过成为行业龙头吗?想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王智民:在这里我要很不谦虚的说,在眼镜零售企业中,宝岛眼镜已经是行业龙头了。你从每年双十一的销量上看就知道了,宝岛眼镜每年都是行业top 1,而且和第二名之间拉开了很大的距离。无论是从线下1200家门店的体量、还是销售业绩、专业程度、影响力、知名度来看,宝岛眼镜都已经是行业龙头。

想成为一家不仅仅是配眼镜、卖眼镜,而且还能为老百姓提供眼健康服务的公司,也就是把宝岛眼镜转型升级为眼健康筛查中心,这几年我们确实也是这样做的。国外的眼镜、眼视光行业起步比我们早,其实你只要观察过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眼镜行业,你会发现,他们的眼镜行业就是眼视光医疗行业,除了验光配镜还承担了筛查眼病、开处方、甚至治疗的功能,这是行业的发展趋势,只不过中国的企业还没有进到这个阶段,只是卖眼镜,这是无法满足消费者对眼健康的需求的,宝岛眼镜就是要做中国企业中率先进入这个阶段的企业。

《联商网》:您认为目前我国眼镜行业有哪些弊病/问题?如何解决?

王智民:问题太多了。

第一个是行业标准不统一,不同的眼镜企业验光配镜的标准差很多;

第二个就是对专业的重视度不够,很多眼镜店只想着怎么把眼镜卖出去,这是对消费者很不负责的;

第三个就是制度层面的缺失,中国还没有验光师准入考核制度,导致什么人都可以上岗给消费者验光,验配水平自然参差不齐;

第四个是专业人才的稀缺,一方面是视光学这个专业起步较晚,设置了这个专业的学校不多,每年的毕业生数量非常有限,另一方面是因为没有准入制度,行业验配水平参差不齐,导致行业眼镜店视光师这个群体没有得到应得的职业尊重和自豪感,那优秀的毕业生就不会选择到眼镜店里工作;

第五个是存在一些不良商家,利用消费者对眼健康知识、对验配工艺的不了解,欺骗消费者,比如欺骗家长购买昂贵的“治疗近视”的套餐,说多少天内可以让孩子不近视。但近视是不可逆的,根本不可能治好!这是一个常识,但是很多人不懂,所以被欺骗。这些不良商家把整个行业的名声都搞臭了。

第六个就是行业对消费者的教育不足,很多近视患者、或者眼病患者,没有眼健康保护的意识,配眼镜很随意,也很容易被骗,比如有些消费者就会去地摊、小店、甚至在微商那里买很便宜的眼镜甚至隐形眼镜,这些粗制滥造的产品对眼睛健康很不好,尤其是隐形眼镜,它属于医疗器械类的,商家如果没有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是不能销售的,那些微商如果被抓到是要被判刑的。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

国家要有相关的行业准入制度,也就是视光师制度,要大力培育专业的视光人才;

行业要发挥自觉性,要意识到不变革就只有死路一条,头部有能力的企业可以共同开展转型升级、消费者教育,确立行业标准,宝岛眼镜在上个月,就通过请毛不易代言的方式,发布了“新鲜视力法则”,也就是“全面了解你的眼、选择真正适合的、爱眼呵护很重要”,这三条法则是经过长期观察行业发展和消费者需求总结出来的,提倡给消费者做眼健康筛查、根据消费者眼健康和外形特点推荐合适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护眼产品,我觉得同行们都可以往这方面去布局业务、满足消费者需求;

当然这里也需要大众媒体的协助,把正确的视光理念传递出去。

《联商网》:媒体曾报道过眼镜行业的验光乱象,在多家眼镜店验光,验出来的度数不一样。您怎么看这一现象?

王智民:这就是我上面回答说到的,众多因素导致了行业水平参差不齐。要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还是国家层面的制度的建设,如果有了验光师准入制度,验光师都是经过了高等教育和严格考核持证上岗的,水平都足够高,这种乱象自然少了。

不过,验光其实和医生看病类似,就算同样是高水平的医生,最后诊断出来的结果总会有细微差异。在验光的过程中,除了依靠机器的客观验光,还有通过验光师与顾客交流所下的主观判断,这个主观判断的目的就是结合顾客的日常用眼习惯,给出最适合的度数。两者结合起来,才是验光师给的最终的度数,既然有主观,就肯定有差异,只要这个差异不会太离谱,都是正常的。

《联商网》:新技术的发展,会对未来消费者配镜体验产生哪些影响?

王智民:消费者的配镜体验会有很大的颠覆,就像我们现在引进了各种高科技筛查设备后,顾客体验后的都是非常惊叹的:没想到眼镜店不只是配眼镜,还可以做这个高科技的检查。

以前消费者进眼镜店,就是对着个视力表指指点点,就算是验光配镜了,后来有了自动化的电脑验光仪,没有那么原始了。现在,电脑验光仪已经是很基础的装备了,针对验光配镜这一块,宝岛眼镜根据国外先进的视光理论和临床经验,独创了“视觉动力1+7”验光法,它不仅能检查双眼度数,更能检查你双眼的调节能力、集合能力这些视功能,目的就是综合评估你的视功能,给出最优的配镜处方,而不是只有度数就够了,这是对消费者体验的一次颠覆;

后来我们又引进了“眼镜店新三件”,完整覆盖了整个眼球的筛查,不仅可以查眼病风险,还能评估全身心血管慢性病的风险,以及做隐形眼镜的验配评估,这都是以前眼镜店没有的,消费者不知道原来眼镜店还有这样的功能,这又是对消费者认知的一次颠覆;

在眼健康的筛查过程中,我们应用了当下最新的AI技术,通过AI大数据来评估视网膜照片的异常;此外我们还会运用AR技术,让消费者通过AR试戴,来选择最适合自己脸型的眼镜。


【对话·零售人】联商网和今日头条财经频道联合推出的微访谈栏目,邀请零售业企业家、专家,聚焦行业发展,解读零售动态。

往期推荐:

第一期:从退市到新零售 银泰陈晓东谈百货数字化

第二期:苏宁卞农:苏宁小店进入“精耕细作阶段”

第三期:周勇:零售人心中最没底的是“效率自信”

第四期:厉玲:零售需要多样化 选边站不好

第五期:侯毅:盒马10年后达万亿规模应该没问题

第六期:每日优鲜王珺:前置仓坪效已达传统商超5-6倍

第七期:陈立平:大卖场处在长期衰退过程中


- 该帖于 2019/8/16 15:34:00 被修改过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