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博文选编 -  贴子
1578  |  1

主题:引爆“五五购物节”,省钱20亿,上海需要更多的阿里巴巴

小郝子

积分:5918  联商币:3022
  |   只看他 楼主

这个五一长假,上海的报复性消费开始爆发。
5月4日晚,“五五购物节”启动,这是上海首创的大规模消费节庆,时间贯穿二季度劳动节、儿童节、端午节等重点节假。
期间,130多项大活动和700多项特色活动陆续推出,“千企万店、全城动员,日日有活动、周周有亮点”。目标只有一个:让消费者买买买,爱上海,爱购物。
而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兼CEO张勇用十级上海话为“五五购物节”打Call。“一枪头买老字号,侠气方便;吃新鲜小龙虾,侠气灵光;米其林餐厅送上门,噶有面子……”
同时,阿里巴巴旗下天猫、淘宝、聚划算、盒马、饿了么等也为上海大牌赋能给力,助它们成为新消费亮点。而支付宝则向上海市民发放数字化消费券。
这套组合技也有一个目标:为上海市民省钱20亿。
数据显示:购物节当天,第一分零六秒天猫上海商品成交额破亿元,总成交额同比翻番;李佳琦上海专场,2万份梅林午餐肉、2万箱光明牛奶、2万份沈大成蟹粉小笼等秒光;盒马上海成交额比平时增长40%,50万只小龙虾被抢空;饿了么上海便利店订单增长超一倍……
截至16点,上海商家创下的成交额达到去年同期的近200%,其中,上万商家超越自我,业绩高过了去年同期。消费者也买得尽兴,上海人在淘宝天猫的“剁手”金额同比去年增长1.7倍。
是的,上海没有错失互联网,更没有错失阿里巴巴。
最新统计显示,135家互联网上市公司中,注册地在上海的占比17%,排名全国第二;而估值10亿美元以上的187家独角兽中上海占比19.8%,同列第二。
所谓“上海没有互联网”,“上海不相信互联网”,不攻自破。
另一方面,“上海出不了马云”的说法,更是扭曲和夸大。
事实是2008-2009年,上海市领导在一重要会议上,提及与马云的会面,马云告诉他,阿里差点落地上海,后来因为一些原因回了杭州。但上海金融条件更好,未来会把支付宝放到上海。
“为什么马云这样的人,在我们这没有成长?可能多少我们有点问题。”这才是当时的原话,结果以讹传讹,变成“上海出不了马云”。
它和“上海没有互联网,不相信互联网”等说法凑到一起,成为部分企业失败时,制造迷障、寻找理由的说辞。
一句话:不是上海的互联网不行,是某些互联网公司不行;不是上海出不了马云,而是太多人本身就成不了马云。
如今,支付宝总部早已落户浦东,是上海第三产业纳税百强;新零售“先锋”盒马在上海建立大本营,辐射全国,而饿了么也继续立足上海,外卖全国……它们都是这次“五五购物节”的主力。
这一切才刚刚开始。疫情后消费重启,正应了《反脆弱》的金句:“不利时,拥有受益的能力,才是拥有终极实力。”对此,上海有十足的底气。

上海,为什么?

不走寻常路,是上海的“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当别的城市急于一股脑发放消费券时,上海却在仔细谋划怎么激发消费更合理,这不该是消费券的一锤子买卖,而应该是有理、有利、有节的一套系统打法。
从数据上看,一季度上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去年同期下降20.4%,与全国平均水平相似,优于北京的下降21.5%。
但从网上零售占比看,上海只有17.7%,北京却有29.7%,同时,网上零售增速,上海只有4.4%,而北京却有15.9%。
综合分析下来,疫情期间,上海的整体消费力依然强劲,但网上零售仍比较弱势,否则,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应该更出色。而北京正是依赖网上强势,才保住消费下降没离平均线太远。
由此可见,网上零售才是带动一线城市消费,增加抗风险弹性的关键。
但别忘了,上海线下零售基因极强。第一部手扶电梯,第一家百货公司等都是从上海发端。上海有全国数一数二的便利店网络,购物中心、百货商场密度也非常高。
这就像欧洲、日本一样,传统商业极度发达,服务水平高,网上消费就会发展较慢。
所以,上海必须用在线新经济的手段,以线上带动线下,紧密结合实体零售,加速它们的“数(据)智(能)化”改造,才能高效地刺激消费水平的回复、提高。
基于此,上海没有像别的城市那样发放消费券,而是在行动前因地制宜,联动阿里这样的互联网大厂,引导上海本地品牌与之合作、共营,定下5.1黄金周的重要节点,通过“政策+活动”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和平台企业的积极性,以国民应用引爆关注,带动消费厚积薄发。
同时,“五五购物节”也成为契机,官方撮合下,上海传统零售升级理念,不再为“乱转型找死,不转型等死”瞻前顾后,它们联合阿里向数字化转型,成为上海魔力挺代言人,实现“日日有活动、周周有亮点”的目标。
正如管理大师德鲁克所说: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艰难困苦,而是人们仍然用过去的逻辑做事。
只有抛弃过去的遗产,接受科技的智识,上海才能应变、改变,掌握战略主动,继续引领新零售、新消费时代。

阿里,凭什么?

没错,先有坚定的神,才有期盼的香。信念与力量相辅相成。
早在2015年,上海市政府就与阿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推动“互联网+”战略落地。2017年,阿里投资上海零售标杆百联集团,并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等,全方位合作。
2018年,上海市和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要以新零售推动上海打响“上海购物”品牌,以数字化力量助力上海城市建设,同时,加速盒马鲜生等新零售生态在上海落地,帮助上海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新零售标杆。
在这些进程中,阿里整个生态与上海企业频繁接触,双方磨合、彼此适应,从水电煤缴费,到地铁扫码进站、公交扫码乘车等重大项目落地,合作接连不断。
去年,就有阿里高管告诉小郝子,近两年阿里最大的收获,是一批接地气、能干事的人。他们来自传统行业,有本地化思维,几年互联网熏陶下来,理解行业的痛点、痒点、甜蜜点,还能和传统玩家高效交流、共振。
再加上支付宝小程序贯穿阿里所有App,技术中台成熟,拼“乐高”一样的解决方案越来越多,这群人带着阿里的商业操作系统,介入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无往不利。
比如,今年1月底,因为疫情,上海美妆品牌林清轩数百家线下店歇业,业绩下滑90%,可房租+2000多人的工资,每天消耗100万元成本,如果一直没进账,4月就可能破产。
淘宝小二看见创始人孙来春写的求助信,迅速与之对接,组织直播团队支持,只用1天时间,就让林清轩在直播间“云复工”,坚持一周后,带货量爆发。
孙来春还亲自上淘宝直播带货,他一人2小时就销售40万元,相当于4家门店1天的业绩。
2月中旬,林清轩业绩V形反转,同比增长45%,线上业务占比超90%,实现“逆袭”。
与之类似,上海米其林餐厅鹅夫人,网红火锅哥老官对接饿了么,迅速上线外卖,还有淘宝主播免费公益带货,让它们在疫情中不再艰难求生。
而这些经验也可以应用到沈大成、大壶春等品牌上。光明、杏花楼、老庙黄金等老字号也不断加码直播、外卖、会员管理等各种“技术+”。
此外,盒马鲜生在浦东金桥跑通模式,复制全国;杨浦大润发完成新零售“改造”,以数字技术重构卖场的功能、品类、影响力。业绩增长率超未改造门店10%,成为商超新零售的改造样板。
基于此,行业效率提高,用户体验优化,上海将不只是“新品首发第一城”、“淘宝直播第一城”、还会站稳“老字号数字化第一城”、“新零售转型第一城”。
毕竟,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全国的2.2倍,增速还高于全国水平,可释放的消费潜力依然巨大。只要新零售方法做对,新消费就能事半功倍。从这个角度讲,上海还需要更多的阿里巴巴参与其中。
这就像投资家查理·芒格所说:宏观是我们必须接受的,微观却是我们能有所作为的。
的确,造节是门手艺,做好需要实力。五五购物节后,上海将进入消费升级的新阶段。或许7个月后,2020年统计年报里,我们将看到又一个新上海,那时,“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会不会又多一个“新消费”的脚注?咱们拭目以待。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