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博文选编 -  贴子
441  |  1

主题: 在拼多多上,我们发现了四川人的另一面

银杏财经

积分:3126  联商币:1568
  |   只看他 楼主

作者 | 耳 令

编辑 | 白 望

四川省统计局前段时间发布了一项国民经济指标:2021年1-8月,四川全省实现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40.6亿元,同比增长20.0%,两年平均增长6.4%。

在疫情影响并未彻底消散的当下,四川人民8个月就消费了15440.6亿元,算是对 “消费大省”这个概念做了又一次注脚。

一时间,有关于“四川人生活悠闲”的段子再度甚嚣尘上,仿佛这里的人都不用上班,成天只用买买买。

“地域刻板印象”是一种神奇的存在,它用几个标签化的词就能将地大物博的中国分割开来,方便异乡人归纳取证。

比如提及上海人,一定是争分夺秒、走路带风、穿衣Internationalfashion,仿佛石库门老弄堂里的闲散原住民成了摆设。你看即便在“内卷”一词已经泛滥成灾的当下,许多外地人提起四川人,一准想到的还是茶馆、采耳、吃火锅。仿佛这里的生活节奏已经慢到可以不用上班。

一种印象的存在自然有其存在的道理,作为“消费大省”,四川人懂生活、爱生活的态度早已刻入文化基因里。但四川人的“懂”与“爱”,对应的从来都不是懒惰。

谁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吹来的,“买买买”的前提向来对应着“赚赚赚”。四川人一边购买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商品,必然也将自己的劳动所得贡献成为GDP。

四川近几年的经济成果有目共睹。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大省,西部物资集散地、长江经济带的一部分。今年Q1四川刚刚登上了全国GDP榜单第六名。

看起来,四川人似乎会赚也会买。为了享乐,对金钱与时间都毫不吝惜。但我们也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所有省份中,唯四川人使用拼多多时“排异期”最短。

四川大概是最早对拼多多告别偏见的地方。这到底是四川人的包容,还是一种看透消费主义的精明?在收入与支出间优雅的平衡,会不会正是四川人自由生活、想买就买的秘诀?

顺着这种思路,我们采访了近百位使用过拼多多的四川人。透过这个神奇的APP,我们洞悉到了四川人的另一面。

网购,四川人的精神茶馆

网购清单很容易暴露一个地方的生活氛围和精神气质,譬如北京人爱买秋裤、广东人爱买搓澡仪。

在过往诸多的调查中,四川人的购买清单一向以“吃喝玩乐”为主。四川人一年可以吃掉8万吨小龙虾和千万吨辣椒,加上绵延不绝的麻将声在这盆地中回荡,造就了四川人“天生会玩”的印象。

然而近几年,四川人网购清单,却有了一些转变。

齐宣是广安某国企的办公室主任,家庭收入条件在当地也算是佼佼者。但生完二胎之后,齐宣明显感觉到时间带来的压迫感。尽管孩子有阿姨照看,可是齐宣并不希望错过孩子的成长,这也使得在工作之外,她的时间几乎都给孩子。

齐宣太需要时间了,于是,拼多多变成了她最常用的软件之一。

一方面,孩子是最野的“碎钞机”,齐宣想为孩子未来的教育保留更多,所以日用品统统都在拼多多上淘。包括大女儿的IPad Air4、自己的手机以及日常的置装,齐宣也用拼多多搞定。

另一方面,齐宣觉得拼多多除了省钱,还省时间,特别是比价的时间。要知道,以前在电商平台比价,感觉只是逛了一圈,关掉软件才发现几个小时就这么没了。

而拼多多的UI设计简洁,算法直戳要点,总是能迅速地帮她找到适合自己的商品。

(齐宣的订单截图)

有别于以往“散漫”的印象,四川人的时间观似乎正在发生转变。除了像齐宣这种忙于工作一线,又要照顾家庭的角色,就连老人也有渐渐学会了把时间掰成两半来用。

李奶奶便是最佳的例子。她是三年前在大儿子的帮助下开始接触到拼多多。但真正促使李奶奶持续拼多多,还是因为何奶奶。

何奶奶是个独居老人,因为思念孙女,自己在家学会了上网。因为一次拼单,她与多年没联系的李奶奶说上了话。接着,两位老姐妹建了个群,到处吆喝当年的老朋友们一起拼单。

都是从少年时代一路苦过来的老人,对于价格的敏感性本就高于许多人。但更重要的是,因为拼单,她们陆陆续续找回了许多“失联”的老姐妹。

何奶奶和李奶奶的微信群里如今已经聚集了18位老朋友。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契机,可能很多话题都不容易打开。而这些因为拼单聚集在一起的老朋友们,在微信群里讨论的早已经不止是拼单。

她们聊家常,也聊时事。天气好的时候,李奶奶还会约上何奶奶等人去天府芙蓉园,她们带上书本,坐在花丛间,给孙子们讲故事。

她们在拼多多上造一个隐秘的“精神茶馆”,把一些不为人知的欢乐,隐藏在买菜、淘货之余的时光碎片里。

提起这些个老朋友时,李奶奶会笑着晃一晃手机,仿佛那些天南地北的老友一直都住在里面。

花钱与省钱,优雅地平衡

某种程度上,“文艺”与“接地气”听上去是两种自相矛盾的气质,但在四川,这两种气质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四川是文化之省,从4500年前的宝墩文化,3500年前的三星堆文化,到3000年前的金沙文化,历史悠久,文化氛围浓厚。

四川也是农业大省,水利条件优越。特别是成都平原,因为都江堰驯服了岷江,使这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饱暖不知饥馑的四川人,似乎天然就比别处多一些享乐的天分,但又因为贴近于农业,多了一些“地气”。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展现的正是大巴山勤劳吃苦的山民形象。

这种精神转换到商业上,反应出的则是一种实干和淳朴。从产业结构上看,比起北上广深高科技+互联网的赛博朋克风,四川畜牧业+农业的组合显得更接地气。

如果四川人民一味地只顾安逸、享乐,那么支撑“消费大省”的优势是显然难以长久的。踏实的四川人,洞悉到消费的精髓,同样也懂得为消费而“省”。这,便是俗话所说的“不花冤枉钱”。

来自达州的吴远,在成都某大厂做高级系统工程师,薪资优渥,存款也有6位数。但除了朋友偶尔取笑他那一头快顶上一辆宝马的植发,其它时候你很难轻易从他的外表中发现财富的端倪。

吴远前年刚在天府新区换了新房子。折腾装修这两年,他在拼多多上了买了一屋子的家具。粗略估算了一下,省了应该有上万元了。

(吴远为家里添置的家具家电)

你很难想象,并不缺钱的吴远会掰着指头算折扣。甚至会粗暴地对此人下一个结论:抠门。

但吴远有自己的说法,他在拼多多数以百次的购物经历中,很少翻车,即便翻车了,售后过程也很丝滑。

吴远也不是没有好奇过拼多多低价的缘由,为此,他还研究过拼多多的产业链。研究过后发现自己不仅省了钱,还有一定的“助农”意义。

吴远算是一名比较有代表性的青年,连“脱发”这个特征亦然。根据全国搜索数据显示,全国有五大城市爱搜有关“植发”的信息,其中成都排在第一。吴远工作的地方,恰是在程序员较为集中的成都。

根据本次接受银杏财经采访的对象来看,和吴远有相似购物经历的人不在少数。其中30%家庭年收入超过35万的用户,皆在使用过拼多多之后,告别了往日的偏见,并觉得拼多多有被污名化的嫌疑。

除了像吴远一样“不差钱”,但拒绝掉入消费主义陷阱的。还有一类使用拼多多的高薪族,多是因为周转不灵,偶然间接触到拼多多以后便爱不释手。

南充的小敏便是其中之一。作为一家江湖菜餐厅的老板,小敏同时也是南充民间动物保护协会的一员。之所以入手拼多多,源于她救助的第7只流浪狗,欢欢。

2020年春天,小敏在垃圾桶旁捡到欢欢时,小家伙还没断奶。当时正处在疫情高发期,此前一直经营顺畅的餐厅,生意一落千丈。

彼时小敏家里已经养了5只猫(其中一只还患有猫传腹),6只狗。再加上欢欢,按照小敏往日对于宠物用品的标准,光是这些小动物每个月的开销,就已经足以抵上一套房的房贷了。

小敏渐渐感到经济上的吃力,但自己救下的流浪猫狗她坚持自己养活。不给动保组织增加负担,一直是民间救助者们心照不宣的规则。

于是小敏只能尝试着降低标准,她开始在拼多多上购买品牌猫粮、狗粮。

“同样的品牌,拼多多上的猫粮狗粮比其它平台真的便宜太多了。我家几只幼崽吃了之后,长得也挺好,个头越来越壮了。”

(小敏家的流浪狗)

对拼多多的信心一点点建立起来后,小敏便撒开手,长期在拼多多上购置宠物粮。趁着百亿补贴的东风,小敏又给自己买了一部IQOONEO5。比官方旗舰店便宜400元,而且享受全国联保。体验与官网旗舰店别无二致。

如今,小敏的手机已经使用了超过半年,质量上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她开始放心地把拼多多推荐给了其他自费救助的志愿者们。

她知道,那些省下的钱,很可能又可以救下几条鲜活的生命。

不止买买买

在古往今来许多文字记载中,四川都被描述成桃花源般的所在,而四川人就是那心性散淡的“世外仙人”。

比如傅崇矩在《成都通览》中就有这样一段描述:

“成都人有一种特别之性质,又未可厚非者,列如下:士类纯正,绝不闻革命谈。民俗淳朴,实难见桀骜气。乡风古板,尚不入靡钰派。”

四川自然是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的“天府之国”,但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农耕文明时期的优势已不再绝对。这片古来“不与秦塞通人烟”之地,已经深深融入了工业社会中。

这里并没有什么所谓的“快”“慢”之分,这里一样有奋斗、有生活、有疲惫、有激情、有爱恨、有善美。

通过消费数据,我们能窥视到四川人对生活的一些热情,但仅仅通过这些去了解一方水土一方人,又容易落入以偏概全的窠臼。或许,在研究四川人“买了什么”之余,更应该先研究他们“为什么而买”。

精明如四川人,内心都有一个“记账本”。那里记的不仅是每笔钱的来龙去脉,更有花钱所创造的附加价值。他们不会为了省钱而做苦行僧,因为他们深知,情感上的享受,才是真正的性价比。

无论是李奶奶、吴远、齐宣还是小敏,这些有血有肉的川味故事都提醒世人。不要用标签去解读四川,因为四川人的消费,从来不止是买买买。

(应受访者要求,为保护隐私,以上部分人物为化名。)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