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联商网&搜铺网
撰文/李瑟
十年一场“时尚帝国”梦,如意集团该醒了吗?
打开如意集团官网,其最新的一条新闻还停留在2020年12月15日,在这一天,如意集团发布了《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债券到期兑付情况的说明》,如意集团在文中指出:自去年(2019年)以来,受自身债务集中兑付以及融资循环受限的影响,公司出现流动性压力;加之今年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公司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影响,上半年营业收入及现金流明显减少,加剧了流动性紧张,致使公司应于2020年12月14日到期的中票无法按期兑付。
到了2022年,如意集团的债务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并且成为如意集团“人设崩塌”的重要因素。
根据媒体报道,如意集团目前债务超400亿,而截至2022年2月25日收盘,如意集团市值仅为15.36亿。从被盛赞为“中国版LVMH”到深陷债务危机,如意集团的身上代表着传统制造企业转型的变革与困境。
01
十年“买出”时尚帝国
2007年,山东如意正式上市,三年后,掌舵人邱亚夫开启了“买买买”之路,通过收购将如意集团塑造成为“中国版LVMH”。
2010年,如意集团走出了收购第一步。
对于第一笔并购,如意集团选择了日本瑞纳,如意集团获得瑞纳旗下23个知名品牌,以41.53%的股权优势成为瑞纳的第一大股东。
此后,如意集团在“买买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越走越快。
2012年,并购韩国服装企业Yeon Seung Apparel集团70%的股权
2014年,入股德国男装生产公司Peine Gruppe
2016年,拿到SMCP集团53%股权
2017年,先后并购利邦控股、英国风衣品牌Aquascutum以及以色列男装集团Bagir
2018年,意图收购瑞士奢侈品品牌Bally
2019年,完成了历时3年对英威达(Invista)旗下3个品牌的收购
据联商网不完全统计,这些收购花费总计超过350亿元。据彭博社援引的彭博终端统计数据显示,如果山东如意整体上市,它将入围全球时尚与奢侈品集团前20,位列16位(以销售收入计)。
反映在如意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数据来看,其营收也从2010年的5.1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13.28亿元,净利润也从2010年的4500万增长至近1亿。
彭博社称如意集团为“中国版LVMH”,甚至给出了“中国人不仅在买奢侈品,还在买生产奢侈品的公司”这样的评价。
邱亚夫解释了自己的大肆购买:“通过资本的力量将国际时尚资源为我所用,是中国服装行业追赶国际水平的最优路径。要想知道如何做好时尚品牌,必须找到时尚的源头,所以如意在法国、意大利、英国、日本做了一系列并购。”
并购的背后,如意集团的触角想从制造业延伸至服饰品牌。
彼时山东如意计划在2019年10月推出名为“如意”的高端时尚品牌,主攻巴黎、米兰市场。
邱亚夫似乎认为掌握了品牌话语权就掌握了品牌发展的核心秘诀,然而时尚源头、国际时尚资源并未能为其所用,“时尚帝国”尚在施工,“帝国崩塌”和债务危机已经逼近。
02
一朝梦碎
2019年,债务乌云就笼罩住如意集团。
葡萄牙的CalvEX首席执行官Cesar Araujo对媒体强调,2019年3月,山东如意已停止付账单,欠下约18.2万欧元。
2019年12月11日,世界信用评级公司穆迪(Moody's)就将山东如意的企业家族评级从B3下调至Caa1,并将前景展望改为负面,理由是考虑到其即将到期的巨额债务,担心其再融资风险增加。
接下来,供应商追债伴随着如意集团近两年的发展。
服装集团Renown公开表示,由于无法向山东如意募集53亿日元的未偿债务,Renown已连续遭受年度亏损。据悉,2020年瑞纳债务数额高达1.3亿美元(约合8.7亿元人民币),2020年5月申请适用《民事再生法》,但没有找到接手整个公司的赞助企业,只能转而启动破产程序。8月,瑞纳已经决定将男装品牌“D'URBAN”和起源于英国的高端品牌“Aquascutum”等主要品牌出售给同行其他企业。至于“arnold palmer timeless”等未找到出售对象的品牌卖场,都已在10月底前全部关闭。
同样在2020年破产的还有如意集团2017年买进的Bagir,据悉,Bagir曾在2020年2月宣布将采取法律行动来应对山东如意的违约行为。2017年11月,山东如意曾宣布收购Bagir集团多数股份,整个交易原计划在2018年完成。但是,因为山东如意一直没有向Bagir支付剩余的1000万美元收购款项,这笔交易至今都未能完成。
宣布收购Bally两年多后,如意集团承诺的6亿美元融资尚未到账。
破产、出售成为如意集团的“关键词”。
利邦集团拥有的英国男装品牌Gieves&Hawkes正面临破产清算。而利邦集团也因未能按时偿还1.5亿美元借款,被渣打银行向法院申请对其清算。
至于最为赚钱的SMCP集团,如意集团也因为旗下位于卢森堡的间接控股公司European Topsoho Sàrl未能到期赎回可转换为SMCP集团股票的2.5亿欧元债券,邱亚夫等5人被踢出董事会。
最新一则报道,也离不开违约带来的恶果。
山东如意科技集团的债权人表示,如意集团2019年早些时候用于收购莱卡的一笔4亿美元贷款于当年5月发生违约,他们将寻求获得这家弹性织物生产商的控制权。
在如意集团官网,其时尚页面目前仅有SMCP集团以及英国 Aquascutum,其它收购品牌已经消失不见。
尽管页面依然有着醒目的“重构时尚版图”,但是如意集团的“时尚帝国”已经摇摇欲坠。
03
消化不良
大量的“买买买”掏空了如意集团的“家底”,为后面的“暴雷”埋下了一系列的隐忧,但这不是唯一的原因,收购之后如何运营其实也一直困扰着如意集团。
以瑞纳集团为例, 2011年,山东如意和瑞纳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希望十年间能在中国开设1000家门店。但2014年,合资公司被叫停,到此时,真实运营中的门店数量不足100家。2016年,Renown 开始提供“D'URBAN” 西装定制服务,由于业绩不理想,2019年停止服务。
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王国平指出:“工厂是做B端的,批量生意;奢侈品做C端,限量生意。工厂逻辑把产能开到最大,效率达到最高;C端客户希望我有你无,最好接近于定制。工厂讲究面料质量好,品牌讲究美感、气场。”
如意集团似乎并没有完全掌握品牌的运营秘诀。
有媒体指出,以利邦集团旗下的Gieves&Hawkes为例,该品牌为英国皇室特许男装品牌,一直走高端路线,然而被收购后却被放进了各种“奥特莱斯店”——销售名牌过季、下架、断码商品的折扣购物中心。
联商网顾问厉玲更是指出:“买买容易,经营难!知道名牌容易,懂名牌难!收购的这些牌子本身经营已经出现问题,发展遇到了瓶颈,你傻傻的买,毁掉这些牌子的结果是当然的。”
这样的判断其实有据可循。瑞纳在被山东如意收购时,已经连续四个财季亏损;利邦被收购的前一年,财务状况是巨亏4.41亿港元……
要想救活这些品牌,至少需要大量资金注资,一面“注资救火”,一面还在“买买买”,那就难怪如意集团“消化不良了”。
何况奢侈品品牌的成功并不仅限于渠道布局,特别是对于争取Z世代,有影响力的营销事件成为品牌“出圈”的关键,而如意集团上一次出圈的营销最让人记忆深刻的还是2000年的“长城走秀”。
而对于收购的品牌,如意集团对于其帮助更多的局限于助其进驻天猫、京东以及开设线下门店,而没有助力其更深扎根中国市场。
再加上新冠“黑天鹅”冲击,资金链断裂的如意集团早已无力让品牌“起死回生”,破产清算也就不足为怪了。
- 该帖于 2022/3/1 8:16:00 被修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