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蓝齐
出品 | 子弹财观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在“找工作”这件事上,经历了接班、分配、北漂沪漂自谋出路等不同阶段,而每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境遇。40年前,父辈们到了退休年龄,子承父业,儿子才有了“工作”。而随着大学扩招,更多高学历的人才涌入就业市场,一些企业开始招揽人才,于是有了新兴的用工、求职需求。
彼时,各类报纸的中缝广告成了企业招聘和人才求职的重要阵地。而专门的招聘信息报纸也格外热销,如北京的“手递手”报曾一度风靡,甚至报亭前的手递手报都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这一时期的中国虽然招聘求职需求开始涌现,但还没有生发出成熟的“人力资源服务”概念来。
但在此后的近20年间,国内人力资源市场无论是供需两端需求、服务形式还是资本市场等层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部国内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发展史,也见证着中国经济的深刻变迁。而行至当前,在国家“稳就业、促民生”的政策指引下,市场又将迎来怎样的变化?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又将走向何方?
2000年前后,互联网在国内逐渐流行开来,不少耳熟能详的互联网公司陆续诞生,如网易、搜狐、腾讯、新浪、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等。互联网的发展也带来了人力资源市场的变化,最为显著的标志是招聘平台的演进:求职的刚需开始迈向线上时代。
国内最早一批招聘网站先后涌现,如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及前程无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三巨头”占领了国内在线招聘市场,它们用大笔的资金,将报纸、招聘会、人才市场等各种线下渠道的招聘信息“搬”到线上,完成了招聘行业的线上迁徙。
身处互联网发展的“黄金时代”,招聘网站借此东风,凭借海量信息、无时空限制以及低成本优势迅速扩张。即使在2000年第一个互联网寒冬到来时,它们也凭借着低于线下招聘成本近80%的优势飞速发展着。
白领招聘在这一时期是线上招聘的“重头戏”。原因之一在于应届大学生屡创新高。数据显示,从2014年-2021年八年间,大学生应届毕业生从700万上升至2021年的909万,呈现持续走高的趋势。
当时,不少大学生求职除了学校的双选会,就是在这三家平台投简历。可以说,因立足白领招聘,这三家平台成为当时人力资源服务赛道上最重要的玩家。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于是砸钱做营销,码人战术等等一直延续多年。而这背后,是竞争激烈的市场。
现实告诉我们,市场残酷远超想象。中华英才网发展过程颇为波折,几易其主之后,于2015年归入58同城麾下,虽一直强调“品牌焕醒”,请到“星女郎”林允担任代言人,但终究没有砸出多少水花。
而有着“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第一股”之称的前程无忧,在市场的竞争及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并不如人意。上市之后的前程无忧股价一直不温不火,2009年前程无忧股价一度触底最低,仅有3美元。而前程无忧财报显示,2017年其服务雇主数量达到峰值51.9万,从2018年起数量就逐年减少,2018年该数值就下降至48.5万,此后两年逐年走低,分别为42.26万和36.08万。
相对而言,智联招聘的表现在三家中相对稳健。2014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在数据解读中,其实也能看出其更多的收入来源于线上,规模和毛利率均超线下。到了2017年完成私有化之外,智联招聘抓住市场浪潮,对外围绕人力资源赛道的社交、薪税保服务、培训测评开展多笔对外投资,对内进行app端转型,开启更多元的布局和打法。或许这也是其成为至今仍活跃在人力资源服务市场上的原因之一。
与此同时,一些更垂直、细分的招聘平台开始出现,如强调和老板直接谈的Boss直聘、专注于互联网领域的拉勾等。后面的故事不难预测,更多的市场竞争者,更加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也让行业进入新阶段。
人力资源行业历来有“金三银四”的说法,意思是每年的3、4月是人员流动的高峰期,无论是企业、求职人员,都会在这一时间段网罗人才。
这也使得所有人力资源服务商在这一时间节点,不遗余力刷品牌存在感、刷业绩的“火拼”。地铁、电梯、电视、户外成为智联招聘、Boss直聘、猎聘等的竞技场,大家都争相押注全渠道广告位。在北京中关村的地铁站,招聘平台更是长年“包站”节奏。
不仅如此,去年以来,包括脉脉、快手等先后入局人力资源服务赛道,理由很简单:人力资源服务市场的渗透率远未到顶。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首先从政策层面来看,今年两会关于“稳就业、促民生”的定调,实质是让行业发展得到根本的保障。就业,一头连接是经济发展,一头连接的百姓福祉,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次,从市场前景来看,人力市场孕育着巨大的行业机遇。世界就业联合会《2020年经济报告》显示,美国的人均人力资本服务费是2409美元,中国是76美元,相差32倍。
加之我国经济发展的持续进化,数字化、人工智能化趋势日益明显,市场对于高端人才的需求也随之攀升。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招聘市场规模达到1489亿元,中高端招聘占比达到86.5%。再从线上招聘渗透率来看,2021年仅为11.2%。
再来看供应端的数据:我国高等教育人数已超2亿,中高端人才突破1亿,并且呈持续上升趋势。这部分人群的就业服务、职业进阶等,同样大有可为。
这一系列数据无不透露着这样的信号:线上中高端招聘空间巨大。但同时,不容忽视的一点是,优质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依然严峻。长期来看,如何提升人才匹配和促进优质人才的跨产业流动,是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重大课题;此外,人力资源服务并非仅限于求职招聘,还应囊括更广泛的“人力资源”服务项目,如中高端人才寻访、招聘流程外包等,而这极有可能成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今年两会报告指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各地都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在稳增长的主旋律下,产业升级持续推进,就业结构随之调整,市场对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趋势很明显,市场对于专业人才服务供应商的需求将比过去更为强劲。那么,未来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会走向何方?
第一,首先来看最基础的招聘求职层面变化。如果说在疫情爆发之初,在线面试的加速度成为招聘行业的一大变化,那么在此后两年间,不少平台早已加快了转型的步伐。因为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对与招聘求职相关的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招聘线上化、招聘全程可视化成为主流趋势。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据媒体报道,智联招聘早在2019年已开始布局视频化求职,2020年空中双选会、空中宣讲会、视频面试在疫情期间快速推广。据称,其已将“构建视频生态”作为重点战略,目的则是通过可视化构建,促成更加高效和精准的人岗匹配。公开资料显示,智联的可视化产品已在招聘、人才发展等业务所构成的多元化业务版图中广泛应用,形成了一个覆盖职位与企业介绍、面试沟通、人才发展环节的全场景视频生态版图。
而随着智联招聘带动的直播招聘兴起,包括猎聘、58同城在内的平台也开始发力。直播招聘以创新形式拉近企业与求职者距离,为求职者提供更公平工作机会,助力企业安全高效招聘,最大程度缓解就业压力。
第二,企业对于针对性服务如服务外包、人才发展如培训、测评等,都有着极为旺盛的需求。其实服务外包和人才发展一直是人力资源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招聘平台不会向基数庞大的求职者收取费用,而是向B端“要收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众多的服务外包等服务需求。而为了满足企业用户的需求,人力资源服务商一般会搭建不同的业务模块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这也是在线招聘网站面对的第一块“天花板”,单纯依赖信息匹配只是做了第一步,拿到了“第一桶金”,而后面是否能够打开格局抢占更大市场靠的是服务。因为在企业HR部门预算中,招聘预算占比仅是最小的一块,测评、培训都是更大的“蛋糕”。
招聘赛道上的各家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解法就是打破僵局,“平台+服务”的模式则是让赛道企业赢得未来的关键。在这一点上,综合性招聘平台的优势很明显。以智联招聘为例,除了线上招聘之外,其智联校园、智联猎头、智联BPO、人才发展等业务线已经发展了多年。同时,除了平台服务,37家分公司几千名员工,专门搭建的顾问团队,能够辐射全国提供属地化服务。多年来沉淀下来的服务优势,让智联招聘近年来政府、国企人才选聘招考类业务激增。
前程无忧也通过对外投资丰富版图,投资覆盖的业务包括职业培训、就业指导、数字化解决方案等多个赛道。
从这个角度看,是否能够把先行优势转化为市场表现,是综合性招聘平台下一步角力的关键。
第三,在求职者服务层面,招聘平台已不再是单纯“投简历、找工作”的介质,而是可以帮助求职者实现职业发展的所在。如智联招聘的职Q社区羽翼渐丰,职场课、直播分享、职场问答不断丰富,帮助职场人自我提升。
此外,除了产品层面的进化,未来在资本市场上,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或将迎来新的变化。
今年3月,前程无忧第三次提出私有化退市申请,也让市场对于前程无忧的前途多了几分好奇。2020年7月,前程无忧甄荣辉曾表示,公司在认真考虑回国上市,后续是在香港还是上海,主要取决于相关政策。
假如前程无忧可以在国内上市成功,那么不仅能够提升其企业价值,改善融资力,更能借助上市机会进行资源的重整与优化。但是,中概股回归大潮之下,前程无忧很难再有此前的稀缺性待遇,并且,在核心业务方面,其主要专注于B端,面对利用社交模式和算法优势的新式招聘平台挤压,前程无忧的压力着实不小。
不过,参照智联招聘CEO郭盛“退市才能做‘不敢做的事’”的说法,或许,目前已完成私有化的前程无忧,很快将有激进的动作。
而已完成私有化进程的智联招聘,看起来已经拥有自己成熟的发展方法论。审视其退市后的5年间,智联招聘的动作和节奏较退市前快了不少,除了通过投资建立自身的资本生态外,更专注于内生能力,致力于从内到外迭代成一家具有科技属性、靠算法、创新驱动的新型人力资源服务企业。
事实证明,智联招聘的一系列举措已经见到成效。不仅是公开数据显示的用户规模和合作企业数的增长。有媒体报道引用QuestMobile最近的数据,今年春招期间,智联招聘近六成用户在线时长在10分钟以上。留存率方面,与去年的春招相比,智联招聘的新用户次日留存率上升也十分明显。用户更喜欢使用平台,在平台停留的时间更久,平台能够做的服务空间也将越多。
人力资源服务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市场上更是流传着“企业的‘秘密’,人力资源服务商们都知道;企业的最新动向,人力资源服务商最先洞察”。毕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企业要布局或退出某一领域时,人都是最大的因素。
过去40年,中国的经济从粗放到集约再到精细化,人才资源服务市场也是如此。而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当下,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也顺应着这一大势持续进化和发展,未来,谁能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谁势必获得更大的市场。
*文中题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