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博文选编 -  贴子
249  |  1

主题:深度:根据地思想的底层逻辑是进攻,不是防守

老谭聊连锁

积分:1098  联商币:550
  |   只看他 楼主

来源/老谭聊连锁

撰文/谭志旺

关于根据地的问题,我思考了很久。因为中国很多的企业都在讨论建立市场的根据地,就是一个听上去似乎很自然就很正确的策略和话题。

但是呢,有多人真的把根据地说的很清楚呢。到底什么是根据地呢?什么情况下和条件背景下要建立根据地呢?包括我们经常讲农村包围城市。为什么一定真的要这么做吗?根据地的这个思路是我党在革命斗争过程中的一个经验和总结。也是一个实际发生的一个过程。但很有趣,苏联当年闹革命怎么没有搞根据地呢?美国南美战争闹革命,怎么也没搞根据地呢?为什么苏联当时没有说要搞农村包围城市?为什么美国搞独立战争,闹革命,没有搞农村包围城市?

我党在1920s年代开始搞根据地,比如井冈山根据地,赣南闽西根据地,以及后面的陕北根据地,有非常深刻的历史背景,最基本的时空背景是敌强我弱,要在夹缝中寻求生存空间。

在《井冈山的斗争》那篇给中央的报告中,毛泽东根据一年多实践中的感受,更明确地写道:“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间,产生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红色政权区域,在目前的世界上只有中国有这种事。我们分析它发生的原因之一,在于中国有买办豪绅阶级间的不断的分裂和战争。只要买办豪绅阶级间的分裂和战争是继续的,则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也将是能够继续的。” 确定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地域,一般来说取决于三个条件:一是双方力量对比的状况清晰,也就是敌人实力相对弱和党组织、群众发动的基础相对好;二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三是经济上有保障红军和根据地能长期坚持的物质力量。这三条缺少哪一条都不行。

所以回顾以上历史我们能看到,创建根据地的背景是非常清晰的,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敌强我弱,关于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这个事情,教员是深刻认知和理解的,他时刻关注双方力量的对比,以制定他的策略节奏,当敌强我弱的时候,我去建立根据地求生存,但是一旦发现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有可能是局部的变化,有可能是全局的变化,那我们看到教员的指导方针是在该进攻的时候坚决进攻,那绝不拖泥带水,也不优柔寡断。

结合前面讲的,关于根据地有几个话题是值得探讨的。首先,搞根据地与军阀土匪的占山为王,搞军事割据有什么差别?比如说西北的马布方,东北的张学良,他们当年也粘着自己的地盘,也根据自己的地盘,那这玩意儿算是和真正的根据地是一回事儿吗?很明显不是的。

我们讲的根据地,一方面要建立有生命力,有战略目标的,积极的有力量的组织,另外一方面有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我们搞根据地可不是为了占山为王,更不是为了当土皇帝,他始终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全局思考,解放全国。这个指导思想从来不是局部而是全局。

那我们想一想,那些军阀的的组织体系是怎么回事,有生命力吗?他们有这么崇高的战略目标吗,他们只是为了割据而过去,从没想过解放全国,并没有如此清晰的全局思想。所以教员是以终为始,对于终局的思考是非常清晰和深度的。在整个历史过程中是很清晰的,一旦出现机会,他就会组织队伍建立新的根据地,以及不断扩大根据地,尽可能把不同地区的根据地连成片,不断壮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同时在有转折重大机会的时候,甚至会主动出击。

所以这个根据地理思想是根据敌我力量双方对比的一种不同阶段的选择,他不是一个纯粹防守性的策略,而更多是一个防守反击型的策略,包含了很强的进攻性。讲到这里呢,我觉得很多企业其实是可以思考一下的,因为我我们看到了太多的企业,占据了一个小的市场,一个小的地盘儿,有时候大家也讲,我在建根据地,我如何如何。但实际上这是山大王的思想,并不是根据地思想,经过对我党的根据地的历史理论的学习,我意识到了这一点。

其次呢,建立根据地这个事情与组织相关的方面,应该建立起什么样的组织?首先呢,回顾我们党的历史,是怎么建立组织的。我们看到人才辈出,各种人中龙凤。

这里是有几点非常重要的,它持续不断的吸纳各方面的人才,他可不是在所谓的根据地本地只招本地人,有黄埔体系的,有来自一二线城市的知识分子学生,有海归青年,当然也有很多农民背景的子弟,它广泛的吸收各类的有共同理想和价值观的人进来,加入组织。同时呢,一方面这些人在斗争中成长进步,另外一方面也非常重要,组织可是建立了学校各种培训体系,统一大家的思想,统一大家的理念,以及各种内部斗争纯洁组织,提升组织能力。所以他可是一个学习型组织。

而且非常重要一点就是这个组织特别重视干部培养,即使团有的部队人不多,但是呢,他非常重视培养干部,也就是基层中层的管理者。这一点其实非常重要,当年中央向山东根据地委派大量的干部,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为后面进攻东北奠定了基础。所以说作为这样一个组织,持续的学习能力,迭代能力,吸引人才,以及培养干部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就这一点对比我们今天的很多企业,我们自己可以照照镜子看一看。我们自己的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我们有没有注意培养自己的组织能力,比如我们有培养干部吗?我们有不断的吸纳各方面的人才吗?我们有建立让外来人才生存发展的土壤吗?

所以我们说根据地思想也好,农村包围城市也好。其实真的要结合背景环境,敌我力量双方的对比,我们自己的资源组织能力来进行,建立我们的策略打法和节奏。当市场出现机会的时候,当对手的力量并不强大,或者没有明显强敌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我知道了,这里的有很多特殊情况。特别是虽然没有特别强的对手,但是自己的组织能力也未必特别强,这个时候我该不该进行跨区域扩张,或者跨出自己原有的势力范围。

这里有几个有案例,我觉得蛮有意思的。以奶茶行业为例,茶颜2016年其实在长沙就开出二三十家店了,当时喜茶其实也就三四十家店,一直到17年底的时候,喜茶其实也就六七十家店吧,而且基本上都在广东或者珠三角很小的范围。

那我们看到这两个品牌其实面临的情况是差不多的。在奶茶当时那么一个市场,全国范围内其实没有很强的对手。也并没有玩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布局。

那么喜茶选择的策略是并没有所谓的只是深耕珠三角根据地。而是采取了一个全国扩张的策略,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进入了一二线的主要城市,全部都进入了特别是核心的购物中心和商圈。但是茶颜色并没有这么做,而是深耕长沙市场。

从我的角度来看,如此优秀出色的茶颜悦色当然在长沙市场做的非常好,无可挑剔,但也有那么一点点遗憾,在跨区域市场这个事情上错过了中国奶茶市场最好的发展时期和阶段。当然啦,后来依然有机会,这是毫无疑问的。

实际上我们想一想,时间回到16年17年那个时候喜茶和茶颜悦色,在区域发展的时候,他们都建立了跨区域发展的能力吗?当然都没有。但我理解,这种能力需要一边跨出去一边建立,在战斗中修炼出这么一个能力。

另外还有一个巴奴火锅的案例,我觉得也很有意思。巴奴火锅其实在产品上做的是非常好的。但是呢,巴奴长期没有进入主流市场,一直只是在郑州。所以当海底捞完成了全国的市场的布局的时候。巴奴才姗姗来迟,进入北京上海的市场。但是很不幸很可惜啊,他刚一出来疫情就来了,而且疫情一搞就三年。大家想想巴奴耽误了多少时间,错过了多少市场机会。机会这个事情稍纵即逝。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有可能投入七分的力气,得到十分的结果。

但当我们在一个更迟的时机里去,再去追捕这个机会的时候。有可能需要花投入10分的力气,但只得到一个5分的结果,甚至三分的结果,这种投入产出的差距真的是巨大的,也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不论是巴奴也好,茶叶也好,喜茶也好等等,当你在一个供需不匹配的时候进行市场进攻,而且其实对手也不强,并没有很强的对手玩家,这个时候你抢市场其实是比较轻松的投入产出非常高的,因为这个时候需求强烈而供给不足。但是当供给已经相对超过需求的时候,你再去抢市场,你需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

当然我们这里也并不是说所有的都需要去对外进攻,不是这么一个概念。这个确实要结合每一个品牌和业态的特殊情况,比如说巴奴也好,茶颜也好,喜茶也好,这些品牌和业态以及他们的产品其实是在跨区域都可以适用的,问题不大。所以我们结合敌我力量市场对比以及供需匹配等因素,早跨区域进攻比晚,可能是更合适的。

而像有的业态和品牌,它只适合某一个区域的市场,不管是它的定价产品结构,业态特点,都只适合某一个地区的时候,那这种品牌其实确实应该深挖根据地,而不是盲目扩张,比如说南城香,这个品牌它的产品服务及业态特点非常特别,是北京市场的一个产物。你说他要是比如说从北京走到周边的济南天津,或者说跑到上海深圳,那肯定问题很大,所以他也不适合。我们讲这事儿呢,要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更多与关于连锁行业的创业、投资讨论,欢迎与无届创新资本老谭以及一群优秀的创业者、投资人交流探讨。

- 该帖于 2023/6/25 16:47:00 被修改过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